APP下载

关于“同时代人”的一点联想

2024-03-12计璧瑞

南方文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阿甘本文学批评层面

黄子平老师用阿甘本“同时代人”概念来引发话题思考,当人们接触它的时候,会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层面是概念的原始意义,也就是阿甘本论述中“同时代人”的几重寓意;另一个是结合我们自身的感受,更多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它,或受它启发而产生某些联想和引申。两者当然彼此联系,时而倾向于一个层面,时而倾向于另一个层面。这里的理解比较接近于黄子平老师在《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中的意思,更突出共享时空下的“同时代性”。

“同时代人”并非“同代人”,同时代的时段明显要大于同代,在同一个时代中可能存在着好几代人,每一代各自的经历、经验、痛苦和快乐可能都不相同,特别是在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些经验会有一定的交叉重合,却很难完全复制。就个人的理解来看,常常可见其中出现“同时代人”,他们在时代的断裂处出现,有着非凡的勇气,追逐着黑暗中的微光,能够跨越时代,创造出卓越的成就。今天在座的三位创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述的学者就是这样的“同时代人”,他们发现了一个断裂时代文学研究的症结,建构了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学研究话语,引领了相当长研究时段的潮流。这也让人想起谢冕等老先生在《回顾一次写作》中对当年的文学情怀、合作盛况的追忆。能够分享这些“同时代人”的经验,无论与他们是否同代,都是幸运的。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在同时代的不同代际之间如何沟通,也就是多年前常常出现的一个词叫做“代沟”现象,存在新一代人对前行代经验的无感。自我感觉对前行代的经验比较能够理解,比如对一些经典文学文本的理解、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与前辈差异不大,也能感同身受,毕竟有一段漫长的时間和前辈共处于同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形态中;但却不知道怎样向后辈解释。这可能和自己步入过渡的一代有关,因为现在轮到这一代人承担解释者了。而后辈由于成长于与以往经验没有交集的社会形态中,这就向过渡的一代提出了如何传承历史经验的问题。如何将不同代际的经验勾连起来?这些经验是可传承的吗?以怎样的途径?除文本的传播之外,还有哪些有效形式?有的时候会感到经验言说的困惑。那些有勇气的“同时代人”已经承担了他们的任务,而我们中的一些人享受到了他们的努力成果,接受了他们的光辉照耀,却对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同时代人”感到茫然。

以字面意义理解“同时代”的另一个问题是可否引进性别视角。同处于共同时空中的女性和男性,是“同时代”的人吗?恐怕会有疑问。当面对同一事物或境遇时,女性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格格不入的,这里的格格不入不是阿甘本所说的“格格不入”,而是当今世界在性别意义上仍然是两个差异世界,女性的世界可能在男性世界面前难以融入。非凡的女性可能会战胜这些格格不入,使自己进入与男性相同的时代,甚至成为阿甘本所说的“格格不入”的“同时代人”,而更多的女性仍然会保有一直以来的角色认定。当然,女性可以依靠性别经验在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文本中感知“同时代性”,成为“同时代人”。

具体到文学批评与时代关系这个话题,我觉得子平老师的引言非常有意思。以前大家固然说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或者学术研究的当代性。但他强调我们做人文研究的,在当代思考里边,总是会跟历史建立起联系来。这非常对。如鲁迅的批评,他对中国做“社会批评”、现实批评的时候,总是跟他的“文明批评”、历史批评联系在一起。就是说,在时间的维度上,在我们当今的现实里面,当下跟历史其实是交织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做批评、做思考的时候,就需要积极地把历史的内容和联系带进来,因为这个就是文明,就是人文。如果没有了这个,是不可能存在一个纯粹的“当代”的。至于文学,应该忠于时代,还是超脱时代?应该“积木自焚”、获得新生,还是与黑暗、罪恶、腐败共生?这是文学与时代意志间的永恒张力吧。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一切意义的寻找和建立,都需要自我、自主、自由的工作。文学及其批评的意义,倘若失去文学者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只有在与时代的关联中,文学才能展现其与人类社会、与人类自我和与自然的全部丰富内容——在我们的时代文学中,文学批评不啻肩着文学的闸门,而文学创作则肩着社会和历史的闸门,放人类的希望和光明出来。而求真、致善、尽美,则是文学及其批评的“应许之地”,也是它之所以存在的最好理由。

(计璧瑞,北京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阿甘本文学批评层面
文学批评新生代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二重秩序的悖论:施密特和阿甘本对马勒布朗士哲学的再解读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遭遇阿甘本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乔吉奥·阿甘本“大音”思想探明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作为症候的门槛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