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在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运用

2024-03-10高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手法课件环节

高峰

特色与亮点

1.情境引领,游戏为王

《我的小手最干净》课件设计来源于小班在健康领域中开展“七步洗手法”时遇到的教育问题,以新入园小班学生在洗手中遇到的问题和“谁的小手”之问创设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极具悬念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将“学会七步洗手法”这一目标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将“课程知识”和“游戏内容”相结合,通过“我会洗手”和“什么时候洗手”这两个游戏互动环节,完成从初步的健康认知到健康态度的转变再到健康行为养成的过程。

2.直观形象,便于操作

小班学生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认知具有直观化及形象化特点,通过数字技术将“不洗手的危害”这一抽象事物制成形象、清晰、生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了解细菌对身体的危害,树立勤洗手的观念,增加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储备。在课件的游戏互动环节,鲜艳的标识色块、简明的位置布局使学生能够轻松通过拖拽、匹配等方式进行游戏挑战。

3.重点突出,层层递进

以情境引入,通过初步认识手的作用、洗手的重要性、介绍“七步洗手法”、如何洗手、什么时候洗手和实践巩固六个部分让学生在情境发展和游戏操作中习得洗手的方法。游戏互动环节全部围绕“七步洗手法”进行,突破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4.领域渗透,多元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在借助数字化技术设计此次活动时,在“认识手的作用”“如何洗手”“什么时候洗手”等流程中设计交流表达环节,以发展学生听、说的能力。引入数概念和空间概念,以发展学生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空间智能。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中的领域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不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同一学生不同层次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5.利用有度,实践巩固

数字化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是当前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新焦点,但基于学生发展的身心规律和特点,如何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本课件设计留足了师幼互动的机会,放弃情境导入部分播放预先录制的音效,而是由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在“手的重要性”“不洗手的危害”“如何洗手”等环节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回归现实进行实操巩固。

制作背景

2022年,“教育数字化”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数字化”为技术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供了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新设计和改进教育过程,为师生互动提供更多可能。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健康领域的活动排在教育首位,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健康目標,积极尝试利用数字技术来优化活动效果,为学生发展打基础。在目前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艺术、语言和科学领域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产出较多,但数字化技术在健康领域活动组织中的应用案例较少。在开展《七步洗手法》及其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时,大部分教师首先采取“讲授+演练”的方式,将教材中的健康知识以语言描述的方式展现,接着采取动作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被动参与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地对健康知识进行识记,自主性被剥夺。面对此情况,笔者尝试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动漫形象和互动游戏,并将其运用到健康领域教育活动中,以优化活动形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洗手方法。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学生要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小班学生初入园所,尚未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结合学生尚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笔者决定以“情境导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而游戏情境只有与学生真实经验相关,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对健康领域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笔者利用学生在园一日的真实案例创设情境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图谱展示、动漫视频、交互式游戏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性。笔者将活动目标设计为:通过图谱多媒体课件人机互动、实操,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基于学生实际和《指南》要求,确定活动重难点为:通过活动,初步掌握“七步洗手法”。

2.内容结构

(1)情境导入,引起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

洗手方法不正确是小班学生的普遍性问题,笔者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展现学生在园生活、游戏的场景,结合课件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教师提前收集的学生手部图片提问,鼓励学生大胆猜猜是谁的小脏手,并跟随情境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手的重要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勤洗手,然后一起去看看新朋友(动漫人物)遇到的问题。

(2)动漫视频演示,使学生认识洗手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观看动物朋友看病的故事,知道不及时洗手手上的细菌就会通过口腔和眼睛等部位进入体内,引起身体不适。因此,笔者设计小医生动漫形象,通过小医生的医嘱启发学生及时洗手,并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出示动图图谱,初识“七步洗手法”

本环节延续动漫小医生医嘱的故事情境,为学生带来保持身体健康的秘籍—“七步洗手法”,出示“七步洗手法”动图图谱,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并请学会的学生做示范。

(4)拖拽排序互动,学习“七步洗手法”

这一环节利用数字化技术,设计拖拽排序游戏,请学生在认真观察图谱的基础上,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将图谱排序,学生可单独操作,也可共同合作。这一环节可借助排序给学生渗透数概念和空间概念。

(5)拖拽匹配互动,牢记洗手常识

这一环节通过直观的“什么时候洗手”人机互动游戏,明确何时洗手,同时缓解部分学生在上一环节出现的畏难情绪。在此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拖拽匹配技术,分辨不同活动的洗手时机,如要在踢足球、上厕所之后洗手,在吃饭之前洗手。此环节作为延伸游戏相对简单,可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水平需要。

(6)实操洗手巩固,掌握正确方法

由于本课具有习惯养成的特性,需要让学生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故在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在欢快的《洗手歌》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去盥洗室洗手,巩固“七步洗手法”,此外,结合学生爱模仿的特点,评选健康小卫士(发挥榜样作用),以带动全体学生掌握“七步洗手法”。

关键技术处理

①课件设计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图谱和动漫人物,将活动的各环节有效衔接,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为“七步洗手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②将教育目标有效融入课件中,启发学生利用拖拽排序和匹配技术,在“我会洗手”“何时洗手”的游戏互动环节中达成活动目标,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突破活动重难点。

③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课件设计中的优势,运用动画演示、拖拽排序、匹配、声音特效、放大、缩小、移动等技术功能,增强课件的情境性。课件设计融合了画面设计、动画、互动等多个元素,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有较强的游戏体验和代入感,满足学生多感官学习的需要。

④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活动组织形式,实现高质量师幼互动。改变以往卫生习惯,养成用“七步洗手法”来组织活动,探寻数字化技术与健康领域的有效融合,将洗手方法通过人机游戏交互的形式使学生“无痕”掌握。整个活动过程不用教师讲授示范,而是转变为有视频、有音乐、有游戏、有挑战、有实操的游戏互动过程。

幕前幕后

2022年教育部頒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提出“教师要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有序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交流的主动性”,这使得教师的角色有了更进一步的改变,使得教学由单纯的语言讲授变为教学中辅助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同时,推动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是课程融合创新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名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理应锚定学前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新视点,以游戏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探寻数字化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路径和模式。小班健康领域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感知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从而实现健康发展。面对现实教育场域下洗手方法活动组织的局限性,结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笔者设计《我的小手最干净》课件,旨在为这一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提供更多可能。

在设计之初,如何让学生理解不洗手会有细菌进入身体?如何让学生以轻松的方式习得“七步洗手法”?这是笔者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数字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使笔者设计了《我的小手最干净》课件。数字技术带来的直观视觉、听觉感官刺激能激发学生想象力,迁移学生经验,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将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化为游戏挑战。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主动建构,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有效促进了多元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生活阅历与经验,同时,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笔者在使用课件组织活动时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在学生活动组织中的优势,但鉴于学生心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观念,在组织活动时将数字技术呈现的内容与示范、学生探究、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真正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避免造成技术的滥用。因此,在课件设计中应适当“留白”,为师幼互动、同伴互动提供机会。

猜你喜欢

手法课件环节
层递手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