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应用促成长 融合创新出品质

2024-03-10黄华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趣事空间站太空

黄华文

特色与亮点

1.特色

①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本课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有的放矢,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材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比较抽象,笔者通过课件突破学生思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③沉浸体验,感知不一样的收获。通过形象的动画、微课和视频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2.亮点

①学习内容全面。本课件既包含核心知识,也提供了丰富的拓展学习材料,如主界面、情境导入、温故引新、新课讲解、实践活动、拓展延伸、总结提升等模块,提供了符合学生个性特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内容。

②呈现手段丰富。课件包含色彩丰富的动画以及听写、认读等人机互动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式、情境式、探究式、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制作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最火热的科技词莫过于中国航天、天宫、梦天、问天、太空出差三人组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梦助推中国梦,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宫”建设迎来重大里程碑。2022年11月,中国空间站在历经11次发射任务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行,将为人类太空探索和开发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机会。看到这些消息,笔者激动不已,联想到能否创作一个教学信息化作品向学生普及我国的航天知识和伟大成就,彰显祖国的荣耀。恰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太空生活趣事多》的课文,于是笔者就有了本作品的创作初心。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设计思路

①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课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课件设计思路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进行设计,将主导权巧妙给予学生,让学生在“太空中”游玩、生活,在体验中感悟、学习,突破语文传统课堂教学难点。

②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设计思路。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化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通过导学案、设计课题呈现、情境导学、课文研学、字词讲学、微课助学、拓展践学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内容结构

(1)教学案例概述

①教材分析。

《太空生活趣事多》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二年级下册(读本)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用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

②教学理念。

本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操作,将知识点应用到不同的太空生活场景,通过动画、微课、视频等资源领略太空生活趣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③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写一段文字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2)教学评目标

能力训练:通过课文学习认识文中14个生字,并会书写“杯、件、住、须、能、飘”这6个生字。

阅读素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熟读课文,再由文到句、由句到词、由词到字,逐步进行认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探索:分析课文中的太空趣事,追寻产生的原因,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社会责任:了解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为祖国自豪和骄傲,引导确立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意念,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

(3)课件呈现内容

①主界面。

在星空下,有一个正在慢慢旋转的地球,航天器和空间站围绕地球不断穿梭,上方配有本课课题“18 太空生活趣事多”,右邊为呈现课件内容的菜单栏(随时可以跳转到相关的板块),右下角有“音乐”“帮助”“退出”等交互式按钮。“音乐”按钮用来播放音乐,“帮助”按钮用来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件操作方法等,“退出”按钮可以退出本课件。

②情境导学。

笔者以“太空出差三人组”这一热点事件作为情境主线(如图1),播放微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月球上的土壤能开花吗”“第一批火星移民一定很酷吧”“620光年外的开谱勒星,真的有外星生物吗”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向太空发出呐喊:“太空,我们来了!”

③课文研学。

笔者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动画作品(如上页图2),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太空生活。课文中的插图比较模糊,笔者参照课文中的插图1∶1重新使用矢量软件进行绘制,并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动画创作,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与文字阅读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

④字词讲学。

在本环节中,笔者通过课件将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列出来,通过部首、结构、辨析、组词、造句、书写笔顺、字词朗读等多种形式展现,让学生一步步地了解和掌握生字词。

⑤微课助学。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中国航天员化身为“太空教师”,在空间站中为学生讲解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小知识,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深受学生的喜欢。笔者在这一环节适时添加了若干个微课,如“航天员们如何对抗失重”“航天员如何在太空中行走”“太空中的乒乓球水中浮不浮”。通过微课的播放,将课文内容情境化,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⑥拓展践学。

笔者增加了三个课外知识拓展板块,分别是“中国航天”“航天寄语”“拓展练习”。这个环节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知晓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通过航天员对学生的寄语,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关键技术处理

①利用按钮元件和编程进行交互导航的设置,以达到随时的互通互联,具有较强的界面友好性和交互性。

②笔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主题创作,并使用FLASH 8.0动画制作软件创作了相应的动画,使用Photoshop创作了课文中相应的图片。

③本课件设置了大量的微视频,但FLASH软件处理视频的能力较弱,影音往往不能同步。在创作时笔者充分利用FLASH软件的影片剪辑特点进行处理,将MP4视频文件通过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FLV文件导入到FLASH中,做成影片剪辑,使用Audition软件导出视频的音轨,增加到影片剪辑中,从而实现视频的影音同步并能流畅播放。

幕前幕后

1.前期准备

(1)片头动画的设计和创作

笔者之前的作品一般都是直奔主题,直接进入作品的主界面。去年笔者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研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也观摩了一些优秀作品,受到了很多啟发。于是笔者思考了一个问题:“能不能像视频作品一样,有一个片头?但是片头动画应该怎样呈现才能契合作品的主题?怎么样的风格才能和作品呼应?”几番搜索,笔者在学习强国号中得到灵感,从而创作了片头动画。

(2)课件作品文案以及课文教学设计的撰写

在制作课件前,笔者进行了文案的撰写,对教学内容、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效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3)天宫课堂的视频课

天宫课堂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契合本次的课题《太空生活趣事多》,于是,笔者在制作课件之前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摘选了相关视频。

2.创作体会

本课件耗时3个月,在这3个月里,笔者在作品的选题、资源的收集、作品的创作以及技术的攻关上耗费大量精力。同时,笔者也体会到,一个作品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还需要有美术教师的艺术设计、信息科技教师的技术攻关等。在今后的课件制作中,笔者会继续融合多学科知识,以丰富课件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趣事空间站太空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自制空间站模型
空间站日记
上太空,安个“家”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蟹棒趣事(5)
蟹棒趣事(4)
太空遇险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