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字赋能 助力体育教学

2024-03-10时少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运球足球环节

时少雄

创新整合点

①将AI技术应用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智慧体育教学模式。通过监测学生在足球运球教学中的运动数据,如心率、运动强度等,实现了对体育教学的精准高效安全指导。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能个性化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②通过AI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的运动表现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这种个性化指导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③AI技术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运动数据的分析,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运动中的不足之处。

④通过AI技术,更加科学地设计课程和结构,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例如,通过对学生运动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第八章球类运动第一节足球,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托,结合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强调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地,在足球运球技术教学方面,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强调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材的这些特点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使得AI赋能的智慧体育课堂得以有效实施。

本节课所学技术为运球技术,运球是用脚连续控制球的技术。运球技术动作连贯,方向、速度变化多,而且经常与过人技巧连接起来,在比赛中运用合理,将会取得以少打多的人数优势,突破防守创造射门得分的时机。足球教学中的过杆运球技术是提升学生运球技术的重点训练内容,良好的过杆运球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盘带技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升运球时脚步的频率。

难点:运球时身体重心要自觉下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群个性鲜明、乐于表现自我的中学男生。他们虽然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但在身体素质方面仍然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这些学生在足球基本技能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因此他们渴望学习更为实用的足球战术。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不仅动体,还要动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和掌握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运球的技术要领、规则及其应用;能够在实际比赛中应用这些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学习足球技能的能力;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和个人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足球和体育活动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公平竞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强化通过体育活动实现自我提升的意识。

教学环境与准备

为实现高效的智慧体育教学,课堂环境需配备先进的智能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和多媒体大屏幕,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学生的运动数据。教师需提前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并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和工具。此外,为保证教学安全,教师预先制订应急计划并检查运动场地的安全性。对学生而言,他们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并熟悉智能设备的使用,通过这些准备,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

1.准备环节: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1)队形队列

学生两列横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智能穿戴技术,实现学生静息心率无感采集,为体育课安全把好第一关。

(2)准备活动

①学生观看视频,找到视频中的错误技术,教师纠正。

②学生成一路纵队绕球场慢跑,调整呼吸使身体进入运动状态,到达指定位置后原地踏步,前后左右两两对齐,然后进行热身活动;接着一路纵队依次拿球后跑回到指定位置进行球性热身。

(3)安全措施

负荷调控:当实时心率达到预警值时,系统自动预警,提醒教师实时调整运动强度,让体育教学更安全。

安全隐患:学生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不强,经常使足球不在可控范围之内,场上球多容易出现脚踩球现象;学生精神不集中,容易出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鸣哨,所有技术动作停止;提醒学生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教学中不允许大脚踢球,传递球采用地滚方式。

设计意图:球性的熟悉是足球训练的开始,球性热身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球的控制力。通过智能臂带实时监测学生运动心率,精准计算运动负荷,科学分析课堂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安排是否合理。

2.主体环节:技术学练

(1)组织与场地布置

运球比赛时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在讲解点评时,学生适当集中,如在讲解示范时教师位于两组之间,在练习时教师可站在足球场边线上,学生都在教师视野之内便于观察、管理、交流。

(2)学、练、赛、评四步教学(如下页图2)

①“学”的环节。

首先利用视频导入本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明确技术要领。同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可以总结技术口诀,如“抬脚跟、触球心、低重心、高步频,抬头看、左脚右脚都要练”。在这个环节中,以小组学习为基础,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技术并改进不足之处。

②“练”的环节。

四个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第一步是无球高频率绕杆,此项练习重点改善运球时脚下频率太慢的问题,通过高频率的无球绕杆跑动来提升运球时脚下频率能力。第二步是无球降重心跨步绕杆,此项练习重点改善运球时身体重心太高的问题,通过降低重心和每次变向时的提前跨步来改善此问题。第三步是结合前两步,进行持球绕杆练习,在过杆的过程中要做到脚型准确、触球准确、低重心快频率、提前变向跨步等几个环节,将运球技术逐步转化为运球技能。第四步是通过师生点评,分析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期的目标。

③“賽”的环节。

设置“绕杆接力”运球比赛,针对教材重难点提出让学生思考战术要点和价值点,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断进取的品质。在体能练习部分,将功能性动作与足球相结合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

在力量练习环节,本节课的下肢力量参与较多,所以出于全身发展的考虑,在力量练习时以上半身和核心力量为主。

④“评”的环节。

在“评”的环节,采用的评价体系是:参与态度评价、技能评价、体能评价,做好过程性学、练、赛的记录。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足球技能和提高运动水平。

设计意图:在学的环节,学生适当集中能方便地解决调队问题;在练的环节,采用体育教学外设装备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运球技术,将功能性动作与足球相结合进行练习,能科学地提高本课的运动负荷;在竞赛环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结束环节:放松整理与讲评

①放松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肌肉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缓解紧张和疲劳,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②在学生进行拉伸的同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智能系统对本节课心率、负荷的整体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的运动表现,发现不足之处。

③最后,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要点。此外,布置课后作业,并强调学生可通过小程序了解本节课个人运动强度的详情分析。

设计意图:智能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学生能够根据数据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为今后的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将智能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参与度。然而,技术的使用需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需求紧密结合,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更多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技术赋能的体育课中受益。此外,教师在运用这些技术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并充分利用这些技术资源。

猜你喜欢

运球足球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