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

2024-01-10邓伟华李长秀肖宁陈斌

河南中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透药肩袖肩部

邓伟华,李长秀,肖宁,陈斌

宁都县中医院,江西 宁都 342800

肩袖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系因肩部急/慢性撞击损伤、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肩袖韧带退变、韧带断裂等病变,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外展受限、肌肉痉挛或萎缩等症候群[1]。人们在诊疗中常认为肩关节痛就是肩关节周围炎,给予封闭治疗,局部注射麻醉药后,短期内可止痛,但由于肩袖韧带结构没有修复,故长期疗效不佳[2]。也有切开方式行肩袖韧带修补术,但局部创伤大,术后易出现疤痕粘连,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且术中破坏肱骨头的血供,可导致其缺血性坏死[3]。临床研究发现,在关节镜下修补断裂的肌腱,对局部的创伤小,能有效保护肱骨头血供,具有手术切口小、疤痕粘连少、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4]。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将中医学、仿生学和现代微电脑技术有效结合,利用电场形成的单向作用,促进带有电荷的中药成分离子形成固定方向运动,对病灶产生靶向作用,促进药物吸收,把药物定向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治疗技术融为一体,有效促进腱骨愈合[5]。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可减少政府的大量投入,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宁都县中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研究组中,女11例,男22例;年龄35~55(45.36±3.25)岁;病程3~7(4.52±1.21)个月;损伤情况:全层撕裂28例(含巨大撕裂8例),部分撕裂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8~57(45.54±3.61)岁;病程3~8(4.60±1.09)个月;损伤情况:全层撕裂13例,局部撕裂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6]诊断标准:有确切外伤史、慢性撞击损伤等导致肩袖组织退变的因素。肩部范围呈明显疼痛且活动受限,夜晚疼痛感觉进一步加重。结合影像检查:肩部NMRI显示肩袖组织未完全撕裂,判断为轻中度损伤;肩部超声结果回声增强、有积液等影像;肩部X线显示存在骨质增生现象或者无明显的异常现象。

1.3 病例纳入标准经MRI诊断结果判断,契合肩袖损伤诊断标准[7];患者均为成年;外展上肢无力或肩关节疼痛;患者知晓且自愿同意本研究方案。

1.4 病例排除标准合并患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合并患有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关节盂唇损伤(SLAP、Bankart损伤)、肩袖撕裂巨大无法修复的患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全身插管麻醉后,采用健侧卧位,患部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后侧、前侧及外侧入路,进入肩峰下间隙,行肩峰下探查,根据不同撕裂程度,使肩峰成型,打磨去除骨刺,清理肩袖撕裂处,暴露止点部骨面,进行局部打磨,于关节面外缘处旋入5 mm 缝合锚,并于锚钉外侧拧入螺钉,过线后抽紧并将撕裂冈上肌腱缝合固定,冲洗引流关闭,切口包扎。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于术后局部加用自拟中药方行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具体药物组成:伸筋草、香加皮、透骨草、秦艽、陈皮、海桐皮、三棱、莪术、红花和木香各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后,加入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 min,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两组患者均在支具保护下,经专业指导进行肩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并在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结果进行随访。

1.6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8]评价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0~35分)、日常生活能力(0~30分)、运动范围(0~25分)、上肢肌力(0~15分)等,分值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好。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主动前屈、外伸、内旋、外旋等活动角度。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存质量评价量表[9],具体包括整体健康情况(general health,GH)、身体疼痛(physical pain,BP)、活力(vitality,VT)、生理功能(physiologic function,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情感职能(role emoficnal,RE)等8个项目,各个项目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7 疗效判定指标治愈:肩部活动正常、无疼痛感,MRI结果判断为完全恢复;显效:肩部活动基本正常、少许疼痛感,MRI结果判断为基本恢复;有效:肩部活动进步、疼痛减轻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MRI结果判断为未恢复。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度)

表3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5.7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两组肩袖损伤患者 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肩袖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随着关节镜治疗术的不断完善,关节镜下肩袖重建取得一定疗效[10]。肩袖损伤中不同撕裂形态、尺寸、受损肌腱数目等因素均会对修复成功率产生一定影响[11]。因此,随着人们对术后恢复健康需求的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救治方案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肩袖是肩关节作外展运动的支点,包括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围绕在半月形的止点处肌腱组织周围形成增厚隆起的组织,即肩袖索,在肩关节作外展运动时从上方、前方和后方提供三维稳定结构,其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会导致肩关节的主动外展运动障碍[12-13]。临床上经常将肩关节痛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后,短期内可镇痛,但是由于局部的韧带结构没有修复,故其长期治疗效果不佳[14]。以前也有采取切开方式行肩袖韧带修补术,由于肩袖组织位置较深,手术时局部创伤大,术后肩关节周围易出现疤痕组织粘连,易遗留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且术中破坏肱骨头血液循环,可能导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15-16]。

相关研究报道,肩袖修补术、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等方法具有多项优势。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较好地修复肩袖韧带解剖结构,能够较好地恢复肩关节本体感觉,外展运动支点的功能得以恢复[17]。肩袖损伤属于中医学肩痹、痹证范畴,当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等手术治疗后,气血循环不畅、局部经络痹阻,易引发血液循行受阻、肢体外展受限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在行肩关节镜等手术治疗后,仍需结合中医治疗预防术后并发症,同时畅通肩部气血,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肩部肌肉痉挛。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将中药离子直接引达病灶而起作用,可起到舒筋活络、祛瘀止痛和解除痉挛等功效[1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范围、上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明显提高,说明关节镜下肩胛修补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有利于患者肩关节恢复,其原因可能是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局部解剖结构的创伤小,能更好地保护局部血液供应,有手术切口小而且美观,疤痕粘连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9,19]。方中伸筋草、透骨草、香加皮、海桐皮和秦艽等有舒筋活络、祛风湿和止痹痛等功效[20];红花、陈皮、当归和木香等有行气化瘀、活血止痛等功效[21];三棱、莪术具有破血消积和行气止痛等功能。诸药合用,共奏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和解除痉挛等功效[22]。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有效率为96.97%,其原因可能是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将传统中医学、仿生学和现代微电脑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利用电场形成的单向作用,促进带有电荷的中药成分离子形成固定方向运动,对病灶产生靶向作用,促进药物吸收,把药物定向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治疗技术及热治疗技术融为一体,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靶向作用于肩袖韧带和肩袖索,能促进肌腱组织愈合[23-24],指导患者在支具保护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以缓解肢体疼痛症状,使其功能更好地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能精准修复撕裂肩袖韧带的解剖结构,恢复肩关节本体感觉,外展运动支点的功能得以更好恢复,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起到舒筋活络、祛瘀止痛和解除痉挛等功效。

猜你喜欢

透药肩袖肩部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