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筋针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软组织张力、颞下颌运动情况的影响

2024-01-10赵铮

河南中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经筋下颌针刺

赵铮

郑州大学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涉及颞颌关节、咀嚼肌出现异常的一组疾病总称,多以患者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疼痛、下颌关节弹响、下颌运动异常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耳部疾患、精神压抑、睡眠障碍等症状。多数患者可有几种症状同时存在,少数患者也可能只有单一症状。其病因大多与心理社会因素、咬肌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关节解剖及寒冷刺激等有关[1]。中医将本病归属于“颌痛”“牙关脱臼”“口噤不开”等范畴,是因气血与风寒湿邪互相混杂,导致经脉受阻,气血不畅,不能濡养筋脉、肌肉、关节,导致不通则痛。故应以通经活络、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近年来,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咬合板、关节腔注射等,其中,针灸治疗时间较短、疗效显著。普通针刺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整经络和脏腑功能,配合热敷使气血运行通畅,加快血液循环,可有效缓解颞颌关节区及其周围肌肉疼痛,还能改善颞颌关节功能[2-3]。筋针疗法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所创立的针法,遵循《灵枢·经筋》中“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则,选取“筋穴”,浅刺皮下,无感得气,导气布津,舒畅经筋,适用于治疗经筋病的一种特殊针刺法。临床上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张口受限多与关节卡顿、粘连有关,关节弹响多与关节盘的移位、肌肉运动协调障碍有关。而筋针通过对局部经筋的治疗,疏调经筋,宣导卫气,可快速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疼痛[4-8]。故本研究观察筋针联合热敷对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软组织张力、颞下凳运动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医院医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8~28岁;病程2~21 d。试验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 19~28岁;病程3~22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患者主要症状为颞下颌关节活动异常,如张口受限,一般仅为2 cm左右,或张口时中线偏移;咀嚼时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有时放散到颞、头、颈、肩部;张口闭口时出现弹响等;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常规检查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相符。

1.3 病例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证;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颞下颌区域处于异常位置或器质性病变;同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常规组给予普通针刺联合热敷治疗,选穴:太阳、下关、听宫、颊车、翳风(以上穴位选取患侧),合谷(对侧),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使用华佗牌0.25 mm×25.0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0.5~1.0寸,平补平泻手法至患者觉酸胀感,留针 30 min。配合TDP灯(神鸟牌CQ-BS8中芝生物灯),预热3 min后,再将TDP治疗仪对准患处,应注意治疗仪头与患处不宜靠太近,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烫伤皮肤,照射30 min,每日1次。

试验组给予筋针联合热敷治疗,使用华佗牌0.25 mm×25.00 mm无菌针灸针,在关节局部上下循筋寻找筋结点:(1)上至太阳穴附近,找有线条状,长短不一的筋结,局部常规消毒后对准针刺,患者会自觉紧绷感减轻。(2)在上关穴与下关穴附近,找有按压轻微疼痛或酸胀感的筋结,局部常规消毒后对准针刺,患者会自觉张口疼痛感减轻。(3)下至翳风区,胸锁乳突肌上缘,找有条絮状,触之紧绷感的筋结,局部常规消毒对准针刺。以上操作均沿皮下筋结点进针10~20 mm。嘱患者张口、闭口活动,如疼痛减轻或张口受限改善即可留针30 min。配合TDP灯(神鸟牌CQ-BS8中芝生物灯),预热 3 min 后,再将TDP治疗仪对准患处,应注意治疗仪头与患处不宜靠太近,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烫伤皮肤,照射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0 d。治疗过程中嘱患者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尽量避免张嘴幅度过大的动作。

1.5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咀嚼时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咀嚼时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咀嚼时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无明显改变[9]。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6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及颞下颌运动情况,治疗前后应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测量患侧3次,取平均值;下颌运动指标包括最大开口度、最大前伸运动幅度、侧方运动幅度[10-1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包括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值0~1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越优[1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13]。观察两组治疗前后OHIP-14量表评分,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残障、总分,分值为0~56分,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14]。

2 结果

2.1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常规组有效率为69.70%,试验组有效率为90.91%,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及颞下颌运动情况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及颞下颌运动情况比较

表3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比较 分)

2.4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2.5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OHIP-14量表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4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5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治疗前后OHIP-14量表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属于较为多发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多起病于一侧,逐渐累及两侧,患者常受到疼痛困扰,并诱发心理失调等不良影响。如单侧咀嚼食物、经口呼吸、磨牙症、不良情绪、免疫力下降等均可引发该病,打哈欠、咬坚硬食物、大笑等致使下颌过于张开活动则会加重病情[15-16]。中医学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属于“痹证”“颊车骱痛”等范畴,中医古籍多认为风、寒、湿三邪是引起本病的根本病因,如《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当患者机体功能逐渐减弱,增加风、寒、湿三邪的入侵概率,进而使机体经络不通,筋骨、肌肉处于病理状态,最终限制关节活动。

针灸疗法治疗本病有着显著优势,《针灸甲乙经》云:“颊肿、口急,颊车主之”“失欠……下关主之。”颊车穴、下关穴均归属足阳明胃经腧穴,针刺可调节面部神经功能,起到祛风止痉的作用;合谷归属手阳明经,刺激本穴可通经活络、滑利关节,本穴为改善面口疾患的主穴;太阳穴归属经外奇穴,针刺太阳穴可调节局部气血[17-18]。以上穴位从局部解剖看,分布在颞下颌关节周围,涉及本病相关咀嚼肌,如咬肌、颞肌、二腹肌,其供血源于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神经分布集中于耳颞神经、咬肌神经;通过刺激穴位能够消除肌肉炎性反应,减轻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上述神经早日恢复至正常状态,最终平衡神经、肌肉、牙合系统[19]。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医治板,是依据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经过科学配方涂制而成的医治板。在温度的效果下,能发出带有多种元素特征振动信息的电磁波,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促进气血运行、调整机能的效果[20]。筋针疗法源自《黄帝内经》,通过对《灵枢·经筋》的挖掘整理,基于经筋理论创立,其理论包含了全身韧带、肌腱等组织维持关节结构的牢固性、保持骨关节之间的正常联动,是对全身肌肉、附属组织机能的总体归纳。以往研究者多从肌肉功能的角度出发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而筋膜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却往往被忽视。下颌关节由多种肌肉、软骨等组成,共同联络关节、协助肢体正常运动,属“经筋”范畴。“筋针”作用于皮下,疏调经筋,横向浅刺,宣导卫气,卫气充则邪气出,筋结散则疼痛止。正如《素问·调经论》云:“卫气得复,邪气乃索。”在本病的治疗中,“筋针”以痛为腧,以结为腧,通过循筋取“筋结点”进行针刺治疗,疏调经筋,宣导卫气,而此疗法的优势在于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调整针刺方向,进而快速缓解疼痛[21-23]。

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颞下颌关节运动障碍会引起非正常的张闭口及饮食言语,致使颞下颌部肌肉出现同频收缩,肌肉受损,增加疼痛感。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是对患者疼痛及颞下颌关节活动情况评价的客观指标。软组织张力能有效反映患者受损部位皮下组织和肌肉位移值[24]。故本研究选取上述指标观察筋针与普通针刺联合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软组织张力、颞下颌运动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OHIP-14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相较于普通针刺联合热敷治疗,筋针联合热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更佳,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软组织张力,有利于预后。与普通针刺相比较,筋针不要求针感,疼痛轻微或无痛,且治疗部位多在皮下,患者依从性更好[25-26]。

猜你喜欢

经筋下颌针刺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有礼貌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