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祛瘀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临床研究*

2024-01-10曾振华伍建光

河南中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急性期通络氧化应激

曾振华,伍建光

1.新干县中医院,江西 新干 343000; 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高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因素使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脑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乏力所致[1]。脑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急性期症状危重,且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脑组织的缺氧、坏死会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面瘫、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多采取降低颅内压、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治疗、营养神经等,但是远期疗效并不显著[2]。急性期脑梗死从中医角度上看,属于“中风”的范畴,较为常见证型是风痰入络证。其病机主要是由于风痰入络,风痰痹阻,导致患者气血逆乱,筋脉失养,损伤脑部[3]。因此,治疗时应以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以改善患者脑部损伤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为探讨化痰祛瘀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的临床效果,选取70例被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新干县中医院内科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0~82(67.59±10.38)岁;病程1~10(5.55±2.13) h。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2~81(68.63±10.49)岁;病程2~9(5.67±2.48)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JXXGXZYY-LLSC-KYXM-20201015),且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诊断标准符合《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中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CT或核磁共振被确诊的患者;发病时间在24 h内。

1.3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该病的辨证,属于风痰入络证: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手足拘挛;舌质黯淡,苔白腻,脉浮滑。

1.4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签署相关同意书。

1.5 病例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禁忌的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合并其余病变;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1.6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控制患者血压、血脂,降低颅内压、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营养神经等治疗。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研究组给予化痰祛瘀汤治疗,方药组成:天麻(先煎)20 g,钩藤(后下)30 g,姜半夏9 g,茯苓 15 g,胆南星15 g,天竺黄10 g,地龙10 g,白僵蚕 10 g,石菖蒲15 g,炒栀子10 g,川牛膝 15 g,炒郁金12 g,生甘草6 g。水煎服,两日1剂,每天2次,每次150 mL。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主症(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感觉减退)四项,分值按轻重程度分0分、2分、4分、6分。次症(头晕目眩、舌质黯淡、痰多黏、脉浮滑)四项,分值0~3分。主症、次症的分值越高,其症状越严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取放射免疫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损伤程度越高。采用Barthel 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8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相关标准并根据临床症状制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以上;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较前有缓解,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9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后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低于30%。

有效率=(显效+好转)/n×100%

2 结果

2.1 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MDA、SOD、GSH-Px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4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3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MDA、SOD、GSH-Px水平比较

表4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分)

5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高发病、常见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疾病的80%[6]。急性期脑梗死起病突然,常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等情况,严重危及生命安全,需要及时加以有效干预。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常采取药物对症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相比较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更理想[7]。中医治疗不良反应少,更为经济、安全,疗效稳定,有很大的优势。中医学认为,急性期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多存在机体正气不足,在此基础上由于劳欲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洁或外邪侵袭所致,进而导致患者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气血逆乱,进而上冲犯脑,风、痰、火、瘀侵袭经脉,脑脉痹阻或是血溢导致患者病发[8]。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是由于风痰侵袭经脉,风痰闭阻,导致患者气血运行失常,失去筋脉濡养,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9]。因此,对于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的治疗应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采用化痰祛瘀汤进行治疗。方中天麻[10]归肝经,具有熄风止痉、祛风通络、平抑肝阳的功效,钩藤[11]具有活血化瘀、平肝、安神、镇静的作用。天麻、钩藤共为君药,发挥平肝熄风、通络的功效[12]。地龙、白僵蚕、胆南星、天竺黄为臣药,其中,地龙[13]能够起到清热、熄风通络的功效,白僵蚕[14]能熄风止痉、化痰散结,胆南星[15]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清头面风痰,天竺黄[16]清热化痰、凉心定惊。姜半夏[17]具有和胃健脾、燥湿化痰、消肿止痛的功效;茯苓[18]健脾、化湿、宁心安神;石菖蒲[19]祛痰宣窍、醒神;炒栀子[20]泻火除烦、清利湿热;炒郁金[21]解郁行气、活血凉血,气血行风自灭,痰消;川牛膝[22]能逐瘀通经、祛风活血;甘草[23]调和诸药。从现代药理学角度上看,天麻[24]能改善损伤血管的内皮功能,对局部脑缺血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钩藤[25]具有抗氧化、抗感染以及调节神经递质的功效;地龙[26]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白僵蚕[27]能起到抗凝血、抗血栓、营养和保护神经的功效;石菖蒲[28]能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脂,保护神经;半夏[29]中含有的多糖,能够起到抗氧化、抗感染等功效。诸药合用,可达到化痰、祛风、通络的功效,祛除内风,平肝熄风[30]。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更高,中医证候积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NIHSS评分更低,说明采取化痰祛瘀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氧化应激反应是由于氧化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出现紊乱,导致自由基的产物增多,进而致使抗氧化的防御能力下降,不能保护体内组织免受氧化性的损害,致使潜在细胞损伤。而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发作、发展中具有促进效果。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自由基以及其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关系[31]。而MDA、SOD能够间接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MDA能够反映脂质氧化物产生的自由基,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意义[32]。而SOD、GSH-Px属于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达到防止细胞裂解、死亡的目的,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神经元造成损伤,可反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组SOD、GSH-Px水平更高,MDA水平更低,说明采取化痰祛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化痰祛瘀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证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损伤情况,进而改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猜你喜欢

急性期通络氧化应激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