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困境及出路

2024-01-05张洁

今日财富 2024年1期
关键词:岗位事业单位单位

张洁

会计内部控制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可知,会计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事业单位应不断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打造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控,从而促进自身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首先论述了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就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探讨了解决策略,以期为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内部控制旨在确保自身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并保障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与此同时也要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并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资金支出,全面防控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的潜在隐患。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高效运行,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尽管国内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近些年来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有不少不足之处有待解决。从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果的视角来看,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对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实践价值。

一、会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其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保障。会计内部控制属于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在内部控制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作用。

(一)会计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会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结构性、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等特点,它不是单纯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制度,而是通過制度解决问题,从根源上消除腐败,弥补权力反腐存在的不足,可获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由此可知,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内部控制,是打造廉洁服务单位的有力保障,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会计内部控制有助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需积极推进会计制度改革工作,构建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以全方位呈现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运行成本以及收入费用等。另外,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内部制度,并严格加以落实,设立并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岗位。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是推动会计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有力保障。

(三)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

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大幅提升了单位的相关职能运行质量。另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顺利推进的同时,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中。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

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事业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拓展业务上,重业务,轻内控,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管理属于一件简单的事,在工作实践中未严格执行内部控制要求,将内部控制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甚少,也不予以重视。另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需要。比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对新会计制度不够熟悉,了解得比较粗浅,不够系统,在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业务素养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这或多或少地制约了财务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的事业单位未设置内部控制部门或专门的岗位,有的虽然设有专门的岗位,但岗位设置不当,未遵循不相容岗位原则,岗位职责模糊,难以确保不同岗位与部门各司其职。另外,也未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中,没有根据有关要求加以落实,造成内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效果差。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与具体程序不够健全、不够细化。部分事业单位未从实际出发,针对自身业务范围去构建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全面覆盖单位的全部业务,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效用,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

(三)风险评估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故它的业务活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部分领导认为,单位的业务活动与自身关系不大,没什么风险,只需抓好本职工作及服务就行,因此,没有构建一套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其实,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也会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由于单位缺少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导致在风险评估的时候考虑不周,无法及时察觉风险并加以防范,造成单位应对风险能力欠缺,存在错误与舞弊的几率较高,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与浪费。

(四)合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事业单位缺乏明确的合同管理归口部门。部分单位合同管理粗放,没有严格实现归口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对合同的签订、履约等情况无法做到详细掌握。加之岗位设置缺乏独立性、各部门沟通配合不畅等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二是缺乏明确的合同签订范围和管理程序。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因为没有明确规定签订合同的经济范围及条款,造成其无法有效控制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以及变更等关键环节,最终可能导致合同内容出现履行不到位等风险。三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足,存在私自保管合同,随意出借合同或毁损合同等现象。

(五)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当前已经有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财务、资产、内部控制等信息化系统,但并没有实现各个系统的有机结合,导致各个系统之间难以有效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专业人员负责,但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具备这类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导致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不高。

(六)内部监督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内部监督工作独立性不足,没有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或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兼职内控工作,导致内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没有有效分离不相容的岗位,兼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职能,致使内部控制工作形式化,容易产生舞弊风险或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一方面,事业单位管理层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内部控制的学习和动员,树立正确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观念,使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是贯穿于事业单位整个业务流程的,因此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行动上主动落实,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事业单位业务培训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员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增强各部门及各崗位之间的业务交流,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内部控制工作职责。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建言献策,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一是要明确岗位职责设置。事业单位要以具体工作为出发点,安排责任意识强且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职工担任相关岗位的工作,以此实现对人员配置情况的优化,并将其以书面形式落实到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中,确保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实现不同岗位的相互制约。例如清楚规定会计和审计、经办、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具体职权,借助于签署岗位职权确认书,让其全方位了解和熟悉自身职责,进而更加规范高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应当对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定期测评,全方位了解其专长、能力,如此才能够实现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

二是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好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作。内部控制管理属于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如构建财产安全管控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构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确保各项决策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构建重要岗位监管机制,避免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出现失职或者渎职的问题;构建审计监察机制,对审计监察流程进行有效规范,确保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都能够受到全面监控,让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三)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主动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同时开展好风险管理宣传工作。风险防控属于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相应的预警机制,细分业务流程,确保风险管理能够融入到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反思,结合本单位具体需求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对风险预警机制予以更新和完善。比如,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置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着重针对事业单位内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做好预测工作,借助于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相关手段,对各项业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及时清除,有效降低单位可能承受的损失。

(四)建立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清楚规定归口部门具体权责,贯彻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进而构建有效的制衡格局。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沟通联系,进一步实现业财融合。在此基础上要委派专门的人员对合同专用章进行保管并做好用章记录工作,防止合同章滥用,对于以单位名义所签署的合同应当通过负责人授权同意后使用合同章,充分维护公章的严肃性与可靠性。其次,做好合同签订以及管理工作,明确规范合同具体签订流程与条款内容,对后续的条款执行情况予以全方位监管。针对部分关键的重要性合同需要委派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及时处理好可能对合同履行带来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最后,做好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档案柜进行存储保管。建立健全借阅审批流程,构建业务台账,确保相关数据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超出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在通过单位负责人同意后予以统一销毁。

(五)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首先,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财务、采购等信息系统予以充分整合,实现业务开展一体化,促进相关部门数据信息互通共享,不同业务模块之间能够紧密衔接并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促进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其次,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好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如可以委派内部工作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并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根据本单位各项业务的具体需求来调整工作方法,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措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六)完善内部监督

首先,为确保内部监督的有效开展,提升其客观性与公正性,避免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造成影响,内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自身独立性,内审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独立给出客观的审计意见,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常情况下,其他各部门岗位人员禁止兼任内审职务,需要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清楚规定相关权责,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其次,事业单位内审部门需要定期对单位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实施全面监管,第一时间找出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强化外部监督工作,定期面向社会公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借助于信息披露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得以不断提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让更多单位领导层日益关注和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促进各岗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推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各项业务工作效率,让事业单位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充分满足市场与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岗位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