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3-12-13贾汀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果林金山区林果

贾汀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599)

金山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部,西与浙江省接壤,南濒杭州湾,是上海市连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也是上海市重要的产业发展基地,2022 年金山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目前,经济果林产业是金山区农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推进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金山区经济果林总面积为1 331.38 hm2,年总产量为1.5×104t,年总产值达2.59亿元;全区注册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有142 家,注册商标总数为36 个,获“绿色果品”认证43 家、“有机果品”认证4 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 个,建设上海市经济果林标准化示范园12 家、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15 家。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面临土地面积受限、品种结构单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对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此提出进一步推进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为其他省(市)的林果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1 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现状

1.1 资源气候优势

目前,金山区耕地总面积为2.65×104hm2,土壤类型有青黄泥、黄斑青紫泥、青紫泥、青黄土及黄泥头5种,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丰富(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4.4 g/kg)。同时,金山区水系处于黄浦江上游、杭嘉湖下游,太湖流域碟形洼地东南端;浙江省通向金山区的河道口门达72个,主要通航河道达18 条,金山区属于典型的南方丰水地区和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此外,金山区属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较长,宜于果树生长,且在果实成熟期(7 月—8 月)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的后期发育、果面着色和糖分积累。因此,金山区具有发展经济果林产业的资源气候优势。

1.2 林果种类优势

截至2022 年底,金山区的经济果林总面积达1 331.38 hm2,年总产量为1.5×104t,年总产值为2.59 亿元,拥有桃、梨、葡萄、柑橘、猕猴桃、火龙果、蓝莓等10 余种经济林果,果类齐全且分布广泛,果实品质好。其中,桃树的种植面积为537.73 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40.39%;梨树的种植面积为257.46 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19.34%;葡萄的种植面积为336.65 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25.28%;柑橘的种植面积为92.41 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6.94%;猕猴桃、火龙果、蓝莓等小水果的种植面积为107.13 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8.05%。

1.3 果品品牌优势

近年来,“金山蟠桃”“施泉葡萄”等品牌在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创造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金山蟠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且在发展蟠桃产业的生产经营中,金山区以上海皇母蟠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的一大批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生产、严格管理、推进“五个统一”(即统一产品、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认证和品牌建设战略)等措施,使金山区蟠桃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优;“施泉葡萄”多次获得国家级及市级葡萄评比金奖,且“施泉葡萄”早在2014 年即把“施泉”品牌整合到12 个合作社(种植面积约100 hm2),并成立了长三角金山区葡萄产业化联合体,旨在面向长三角,把符合“‘施泉’标准和‘施泉’品牌”的葡萄实行分级包装、统一销售,实现了共同致富。

1.4 政策技术优势

经济果林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此,上海市、金山区两级职能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对经济果林的基础设施、生产投入品、保险等进行补贴,为果农铸就了一道确保基本收益的屏障[1]。同时,上海市、金山区两级技术推广部门多次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并充分发挥“乡土专家”的作用,以果农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组织合作社及种植户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种植经验,以提高培训的专业性与针对性。

2 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面积受限

2019年—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金山区也相应出台了退林还耕的补贴政策,这些均对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导致很多果园改种粮食作物,经济果林面积逐年减少。

2.2 品种结构单一

目前,金山区蟠桃种植面积为210.39 hm2,占金山区桃树种植总面积的39.13%,品种以“玉露”为主,成熟期集中在7月下旬;黄桃种植面积为249.61 hm2,占桃树种植总面积的46.42%,品种以‘锦绣’为主,成熟期集中在8 月上旬;葡萄品种以‘巨峰’‘醉金香’‘阳光玫瑰’等中晚熟品种为主,成熟期也相对集中。由于果品成熟期过于集中,导致果品售价较低,给果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非果品成熟期,上海市市场出现了无果可卖、外地果品挤占市场等现象[2]。

2.3 果园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金山区部分果园基础设施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例如,桃树为喜旱怕涝树种,根部连续浸水48 h,会导致树体死亡,故桃树建园时的排水系统建设至关重要,但是金山区部分桃园的排水系统不健全,导致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遭受超强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时,金山区桃树受灾面积达416.27 hm2、死亡114 794 株;同时,金山区部分橘园的设施保暖水平偏低,导致在2021年初遇强寒潮天气时,金山区柑橘树受灾面积达53.2 hm2、死亡36 420 株。

2.4 种植水平偏低

目前,金山区多数果园的果树种植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表现为株行距小、树形不适宜机械操作(桃树多为三主枝开心型,葡萄多为V 型)、栽培模式落后(部分葡萄及柑橘仍采用露地栽培模式),再加上防寒避雨设施建设和果园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压力较大,造成了金山区经济果林种植水平偏低、经济收益低。

2.5 采后处理技术落后

金山区主栽果树(桃、梨、葡萄等)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7月—8月,果品成批集中大量上市,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压力,再加上大多数果园的果品采后处理技术落后(表现为贮存条件简陋,没有冷库,果品采后处理简单粗糙,缺乏专业的分选设备和果品保鲜处理设备),造成果品的货架期短,果品质量很难保证[2]。

3 进一步推进金山区经济果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发展现代经济果林产业

根据国家严格管制耕地用途的政策要求,金山区要结合区内不同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和林果品种特点,遵循“巩固规模,提升质量”的原则,改变原有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方式,注重果品质量和果林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现代经济果林产业。

3.2 提升果园种植水平

在巩固现有林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创新现有的栽培技术,推广林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开展省力化、宜机化、避雨栽培模式,提升果园种植水平,从而助推金山区林果产业结构升级。例如,在桃果生产方面,重点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和集成示范;桃园采用起垄栽培和宽行窄株距栽培等模式,培育Y 字树形,以便于进行机械操作、减轻修剪等日常果园管理用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在葡萄生产方面,重点开展宜机化绿色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的研究;葡萄园采用大株距稀植模式,培育“一”字型、H 型、V 型等轻简化树形,采用设施栽培或避雨栽培等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柑橘园采用设施栽培等措施,以减少极端低温天气引起的冻害。此外,要制定统一的果品质量标准。

3.3 调整品种结构

根据金山区林果资源特点及品种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桃、葡萄等主导树种,并在以主推品种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与之相配套的早中熟品种选育,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

3.4 改造果园基础设施

应加强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例如,采取客土、起垄栽培等方式抬高地势,结合地下埋置暗排管,安装强排泵站,在果园周围打造小包围等,以提高果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5 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

具体为:(1)在果品采收后,做好分级处理、预冷处理、防腐处理及保鲜处理等,如根据果实的大小、着色、均匀度、缺陷等进行分级,处理有损伤、病害的果品,以便日后贮藏和分等级销售。(2)在果品流通运输环节,实现全链冷藏,以延长果品的保质期和货架期。(3)鉴于果品分选设备和冷库等的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实现果品的机械化、自动化分选。

猜你喜欢

果林金山区林果
谁最重要
我与风的故事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退耕还林经果林种植后的经营管护浅论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榕果林的米粒之奇妙的自己
闵行区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梨花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