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台市沿海地区“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及种植效益

2023-12-13郜微微杨玉萍朱秋兵花劲薛根祥王国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东台市食味轮作

郜微微 杨玉萍 朱秋兵 花劲 薛根祥 王国平

(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东台 224200)

东台市是江苏省油菜种植大县(市)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油菜种植面积最大曾达26 666.67 hm2,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劳动成本的上升、油料进口量的增加,东台市油菜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为了充分挖掘耕地资源潜力,有效利用冬闲田和冬季光温资源,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响应国家油料产能提升的号召,全面完成国家冬油菜扩种任务,构筑“稳粮扩油”安全网,东台市沿海地区探索总结出了“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的机械化栽培模式,该模式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不仅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益,更能促进耕地质量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更好地满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2]。现笔者拟对“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及其具体种植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1 油菜栽培

1.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在东台市种植、“双低”、优质、高产、抗逆的油菜品种,如‘秦优10 号’‘沣油737’‘宁杂1818’等。

1.2 大田准备

具体措施为:(1)为给油菜播种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大田宜在前茬水稻收获前7~10 d 断水。(2)在前茬水稻成熟后,适期抢收,且在收获时直接将水稻秸秆切碎,随后匀铺在大田进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3)在前茬水稻收获后,立即进行耕翻整地。(4)建立高标准的进排水系统,以确保大田内外沟系配套、沟系进排水通畅,达到雨止田干、降渍排盐的目的。(5)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每667 m2施45%三元复合肥30 kg、尿素10 kg作基肥。

1.3 机械播种

1.3.1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以杀灭油菜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活力,防控油菜根腐病、霜霉病、菜青虫、蚜虫等苗期病虫害。一般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或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进行拌种,待种子晒干后即可进行抢墒播种。

1.3.2 播 种

在“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中,油菜一般在10 月中旬进行机械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200~300 g(整地质量高、播种期早的大田,可适当减少播种量;整地质量差、播种期迟的大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后压实土壤,以提高出苗效果,增强植株抗性。

1.4 田间管理

1.4.1 苗前封闭化除

在播种后3 d、油菜种子出苗前,每667 m2施50%乙草胺乳油70~100 mL 兑水30~40 kg 对大田进行杂草封闭化除。值得注意的是,施药时需避免药液与油菜种子直接接触。

1.4.2 苗期管理

具体措施为:(1)在油菜种子出苗后,及时治虫,以防害虫损伤幼苗。(2)在油菜植株3~5 叶期,根据田间出苗情况进行移密补稀,确保每667 m2大田留苗2 万~3 万苗(播种期早的大田,可适当降低留苗数量;播种期迟的大田,可适当增加留苗数量)。(3)若油菜种子未进行处理,宜在油菜植株具有3片真叶时,每667 m2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或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 g 兑水40 kg,均匀喷雾进行适度化控,但不得重复喷药。(4)对于“脱力落黄”的大田,每667 m2施尿素5 kg“捉黄塘、促平衡”。

1.4.3 花薹期管理

具体措施为:(1)在翌年2月中旬、油菜植株抽薹前,每667 m2施多效唑 40 g 控旺促壮。(2)在油菜植株抽薹后,每667 m2施45%三元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作薹肥。(3)在油菜植株花薹期,施用17.5%精喹·草除灵防除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施用甲基硫菌灵、腐霉利、多·酮、咪鲜胺等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4)结合药剂喷施,每667 m2施硼钾钼100 g 进行根外追肥,以防油菜落花落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

1.5 适时采收

在油菜籽成熟后(一般在6月5日左右,此时油菜全部角果转黄色,籽粒变色且坚硬),用约翰迪尔联合收割机进行适时采收。值得注意的是,油菜的收获适期较短,一般仅为3~5 d。

2 优质食味水稻栽培

2.1 水稻育秧

2.1.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在东台市种植、适应性强、丰产、稻米品质突出、植株综合性状协调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如‘南粳9108’‘南粳5718’等。

2.1.2 播 种

水稻种子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 d,然后进行药剂浸种(具体浸种时间视气温而定,气温低时浸种3~4 d,气温高时浸种2 d 左右),以预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种传病害。在“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中,水稻一般在5月18 日至20日进行播种,且一般采用育秧流水线播种。具体播种方法为:秧盘底部先铺厚度在1.8 cm左右的育秧基质或营养土(优先选用质量优、效果好的育秧基质),在浇足底水后,每盘播干籽130 g,播种后覆盖厚度为0.3~0.5 cm 的干细土。

2.1.3 秧床管理

在播种前2 d 做好秧床,要求秧床“平、光、浆(板面有泥浆)”,且无杂物、无“脚印塘”、沟直而清。在水稻种子播种后,秧床应及时灌“爬畈水”,以洇湿秧盘土,并开好平水缺,防止水淹没秧盘。在秧床落干后,覆盖无纺布。在水稻齐苗后至2叶1心期,秧床实行干湿交替,以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含水又透气,一般要求秧床“晴天满墒水、阴天半墒水、雨天墒无水”。在水稻植株2 叶1 心期,揭除无纺布,并控水、炼苗,促秧苗盘根,要求秧床以旱管为主,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在水稻秧苗期,依据秧苗长势进行施肥。在水稻秧苗栽插前2~3 d,施用“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

2.2 水稻秧苗栽插

2.2.1 大田耕整

在前茬油菜收获后,及时进行大田耕整,要求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 cm,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且上水后无浮渣。同时,结合大田耕整,每667 m2撒施45%三元复合肥25 kg、尿素10 kg、硫酸锌1 kg 作基肥。在大田整平后,灌浅水层,待沉实1~2 d、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机械作业不陷机时,即可保持1~2 cm 深的浅水层进行秧苗机插。

2.2.2 适时栽插

在“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中,水稻一般在6 月8 日至10 日(此时秧龄在22 d 左右、叶龄在3.8 叶左右)进行秧苗机械栽插。秧苗机插时,坚持周转箱运秧,且要求随栽随起,以防栽前植伤。建议使用行距25 cm 的插秧机进行栽插,株距保持在14 cm 左右,每667 m2栽插1.9 万穴,每穴栽插3~4 苗,机插深度以2 cm 左右为宜。

2.3 大田管理

具体措施为:(1)分别在秧苗机插后5 d 和10 d 施用1 次分蘖肥,每次每667 m2施尿素5~8 kg,以促分蘖早发。(2)在水稻植株活棵立苗之前,大田进行间歇浅水湿润灌溉。在水稻植株立苗后,大田以保持薄水层为主,但要求适当露田,以通气、促根、促蘖;同时,大田需做好杂草化除工作。(3)在水稻每667 m2在田苗数达22 万苗、达到预期穗数苗的80%时,大田开始进行排水搁田。(4)在水稻植株叶龄余数为4.0~3.5 叶时,每667 m2施45%三元复合肥 10 kg、尿素 10 kg 作促花肥,在促花肥施用后15 d,每667 m2施尿素5 kg 作保花肥。(5)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大田采取浅水勤灌的方式,且要求田间保有浅水层。(6)在水稻穗期,防治好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7)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大田采用间歇灌溉的方式,实行干湿交替的水浆管理[3-4]。(8)在水稻收获前7 d,大田进行断水,以确保下茬油菜能及时、适墒播种。

2.4 适时采收

在水稻成熟后(一般在10 月10 日左右),即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适时采收。

3 种植效益分析

2020 年—2021 年,位于东台市弶港镇的东台市金川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应用了“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应用面积为66.67 hm2。据统计,该模式的油菜平均每667 m2产量在250 kg以上,按售价6 元/kg 计算,每667 m2产值在1 500元以上;水稻平均每667 m2产量在600 kg 以上,且稻米品质较好、出米率高,按售价3.06~3.10元/kg计算,每667 m2产值在1 850 元左右;合计每667 m2产值在3 350 元左右,扣除每667 m2生产成本1 950 元(油菜生产成本350 元、水稻生产成本700元、土地租金900 元),合计每667 m2纯利润约为1 400 元,比同期稻麦轮作模式每667 m2增加纯利润400 元左右。因此,“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可在东台市及其周边适宜区域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东台市食味轮作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洗书记
练琴记
食味·食美·食空间——餐饮空间设计专辑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不同产地稻米的食味品质与化学组成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