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成果影响因素探析
——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2023-11-27郑姗姗梁腾飞张雨童孙亚静

山西青年 2023年21期
关键词:计价定额工科

郑姗姗 梁腾飞 张雨童 孙亚静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建筑行业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计算机建模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1]。《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此课程除了应用到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还与机电工程、智能建造、工业管道、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机械设备、通风空调工程等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这些工程在各高校的工科专业中都有其独立的对应专业设置,因此本课程突出体现了新工科概念的发展特点,非常适用于新工科的理念与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建筑设备识图知识基础,还要求学生熟悉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省定额计量及计价规则及地方造价文件规定。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的学科[2]。

在联系实际案例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授课过程中,难点一方面在于实际规则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还在于全国通用的清单与各省份不统一的特点,导致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经验和补充规则应用的行业默认的常规做法。加上当前在新工科背景下,BIM 技术处于快速发展并初步成熟的阶段,安装工程相关的建模软件蓬勃发展,并能较为成熟的运用到建模过程中。

虽然本课程的教学有很多难点需要克服,但是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学生以后毕业提供了更广的就业面。本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今后从事安装工程预算毕业生的工作质量。更进一步说,本课程也对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求职范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为学生选择相关近似工科专业提供了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机电工程、智能建造、工业管道、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机械设备、通风空调工程等,在本课程讲授过程中都会涉及。因此,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索、教学成果影响因素的探析显得极其重要。

一、清单规则与定额规则对本课程的教学影响分析

(一)清单规则分析

目前,我国通行的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通行的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为《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当前清单规范为全国统一的,为教学中的计量规则提供了统一平台,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以清单计量与计价规则展开讲授较为科学,为学生今后从事安装相关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善科学的知识体系框架。

(二)定额规则分析

当前,我国通行的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为住建部修编并发布的《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TY02-31—2015),该定额按照通用安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分类进行编制,既适合建筑安装工程又适合工业安装工程,本定额做到了量价分离,体现了全国安装工程的定额消耗量的平均水平,在计算安装工程定额量时可以此消耗量为参考。但是结合不同省份目前定额应用情况不同的特点,以陕西省为例,本省份应用2004 年的《陕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2009 年的《陕西省安装工程价目表》,因其比较早使用了量价分离的做法,因此至今仍沿用此版本的定额。在实际教学及案例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耗量定额中存在大多数的人材机消耗水平,以及有些管道的常用材料与市场脱节,甚至存在部分定额不符合当前市场现状的情况。因此,在本课程讲授过程中,应以全国统一实施的清单为主线,以高校所在省定额规则作为辅助,引用具体施工案例,在讲解各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将对应清单定额的规则进行计算分析,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讲授思路。

二、BIM 技术对本课程的教学影响分析

(一)BIM 建模技术发展分析

目前,BIM 的发展与应用已步入到了深水区,从工具应用向企业及项目数字化管理方向、产业重构发展。然而BIM 的实践应用技术主要还是采用revit 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BIM 在工程中实际应用还普遍局限在了设计阶段。面对BIM 发展现状存在的核心障碍,BIM 技术的普及以及深入探索可以从校企合作入手,实现产学研资源互补。举办各专业相互融合的BIM 类全国大学生的应用技能比赛,一方面可以在新工科融合背景下在各专业学生广泛参与比赛过程中,推广应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专业融合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技术升级与深化应用。同时,建筑企业应加强基于BIM 的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研究,建立适用于各自企业内部的BIM 数据库。企业应加大数字建筑的人才储备数量,通过技能培训逐步培养全员的BIM 应用习惯,提高BIM 应用技能,培养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数字建筑人才。高质量的BIM 模型信息将为城市数字化规划、智慧化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3]。

BIM 技术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全生命周期应用的项目很少。2.应用点主要集中在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3.各阶段都集中在简单直观的应用点上。4.BIM 咨询行业过度分散。5.国产软件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4]。

(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1.全国清单是统一的,定额不尽相同,虽也有共通之处,但因各省市场情况不一样,计算规则不一样等因素,预算定额在消耗量、价目表、市场单价、常用材料及常规做法和工作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高校是以所在省份的清单规则、定额规则的版本进行讲解,而学生就业却是面向全国就业,这两者之间就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2.案例工程一般都很复杂,传统课堂根本无法展示复杂案例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实例分析与教学演示。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平板、大数据的网络后台,可以创新性地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案例工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交底,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利用云课堂、微课、云端数据等方式,对复杂工程进行复盘与操作。运用上述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效率获得提高,最大程度实现教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3.《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特点一部分集中于计量计价也就是清单定额的掌握,此外一部分特点集中体现在安装工程专业的特点上。安装工程涵盖专业广泛,总结来说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采暖与刷油绝热工程、电气工程、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工业管道工程等专业工程,专业跨度大,涉及范围广,知识点零碎,在上课过程中,在有限的课时里,通常是48 ~64 个课时,教师会花大半时间在普及专业常识方面,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甚至占用了清单定额的理解时间,传统课堂无法满足要求,大数据云处理BIM技术三维直观立体易于讲解。

(三)BIM 技术与本课程联系分析

基于云技术的BIM 软件,能够实现设计到施工阶段自动化传递数据的互联网在线转换工具。在自动转化的过程中,标准信息及产品信息如材料颜色等,以及施工安装信息和保修信息等,都可以有效实现具象化,具象化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节省了讲解时间,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量中收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

BIM 技术可以直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各安装工程专业管道的三维建模,让本课程的学习变得直观简便更容易理解。当然BIM 技术为本课程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质上是增加了学生学习任务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基本的会手算工程量,还需要会应用软件建模,去解决更复杂的安装工程项目,而这对应届毕业生直接上手工作,都会产生直接正向的影响。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势必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安装造价专业师资对本课程的教学影响分析

高校教师大多数课堂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企业从业经验。本课程的知识应用又必须与企业实际项目建立联系。因此,培养安装工程造价的师资队伍,对本课程的教学也会从根源上起到改善教学条件的作用。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本课程的相关专业教师会定期参与本课程相关教学的学术探讨会,也定期与企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均参加了2022年度和2023 年度BIM 安装造价特训营的师资培训课程,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有助于安装工程造价相关日常课程教学知识储备。

四、基于OBE 教学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法应用分析

(一)项目化案例的教学过程设计

从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举例,提出该课程项目化[5]的教学设计思路,选取OBE 教学大纲中“能力单元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表”中的“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以管道工程量计算(某住宅楼给排水工程)工作任务为例,设计项目化的教学过程。

(二)BIM 实训中心

BIM 实训中心可以直接作为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平台。通过成立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BIM 实训中心,鼓励安装工程造价的专业教师开展BIM 技术学术研究、承接企业项目、参加BIM 学科竞赛,同时使学生参与其中,使得教师和学生在科研中、项目中、竞赛中提升理论知识,强化实践锻炼。

五、新工科背景下本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清单规则及清单规则的特点、BIM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专业课程师资培训、项目化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实践,可以得出《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清单定额规则研究、BIM 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师资培养、项目化教学法等具体方法为基础,不仅可以作为安装工程预算核心能力的专业基础,还可将此信息反馈到教学大纲的编制中,并以教学大纲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日历的编制、设置更科学合理的课程进度,课程讲授体系的更新并丰富课程的讲授内容,设置更为科学的考核方式。同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教学实施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本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 所示。

图1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六、结语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工程造价的专业方向课程,基于本课程各专业融合交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处理工科类复杂交叉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当前新工科背景的特点可以发现,本课程教学成果的影响因素有清单规则与定额规则、BIM 技术、安装造价专业师资、OBE 教学理念、项目化教学法的使用等。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本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该实施路径的有效应用,对今后《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成果的提高有着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计价定额工科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