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 理念的《风景园林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23-11-27曹湘波刘文苑

山西青年 2023年21期
关键词:概论风景园林理念

曹湘波 刘文苑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风景园林是一门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其中,理论性较强的导论课程包括《风景园林概论》《风景园林艺术原理》《中外园林史》等,涉及实践性的设计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等。《风景园林概论》作为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导论课,主要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结构的梳理,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本文从基于产出导向(OBE)的教学理念出发,选取《风景园林概论》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OBE 教学理念概述

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21 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产出(Learning Outcomes)。[1]OBE 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做什么,是围绕学习产出并关注到教育系统中所有要素的教育模式。在整个模式当中,教师只是引导与督导学生的管理者,学生才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基于OBE 理念预估教学的未来产出效果,进而反向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可以确保教学针对实际需要。[2]

二、《风景园林概论》课程教学特点

(一)课程特点

《风景园林概论》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有助于新生在入学后对整个风景园林学科进行初步的了解,并结合学习内容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本课程侧重于引导性,对园林学科整体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概述。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学科概述。讲述风景园林发展过程简史与学科属性;2.设计基础。重点介绍从风景园林环境与构成要素、设计理论和方法;3.基本技能与技术,包括图纸表达、工程与管理。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与绘图基础,对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分析

1.课程重视程度偏低

《风景园林概论》作为园林专业启蒙的导论课程,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认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只需简要讲述整体课程结构体系中课程之间的关系,并未重视概论课程是引导新生从普通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作用。在课程教授时,也缺乏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好奇心与探索心,从而致使学生对此类导论课程的学习失去主动性,重视程度也逐步降低。

2.课程内容繁杂,缺乏逻辑性

目前,部分概论课程的讲授方式主要是课堂的理论讲解,主要理论包括风景园林概论、风景园林简史、城市设计和工程等知识,几乎涵盖了园林专业所有课程概况。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缺乏逻辑的连接,只是分章节进行总结,知识点间缺乏“点、线、面”体系性建构和逻辑关系,导致老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迷茫。[3]而缺乏逻辑关系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无法将知识点进行串联,造成学生在后续设计课程中实践能力不足。

3.重理论讲解,轻能力培养

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风景园林概论》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进行学习。教学的方式大部分院校采用讲授的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最后的考核方式也是闭卷理论考试,学生在考前背一背重点,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会忽视概论课程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表达的学习,没有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启蒙,待到后续《风景园林制图》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时,大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笔。

三、基于OBE 理念的《风景园林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016 年6 月2 日,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第18 个正式成员国,这一协议的成员国(地区)大多采用“产出导向”之认证标准。[4]因此,《风景园林概论》课程如何围绕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OBE 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课程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大局。目前风景园林在学科改革的新形势下,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应运而生,比如“景观生态学”[5]“园林史”[6]“设计构成”[7]。但《风景园林概论》课程相关的改革却少见期刊发表。本文就《风景园林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措施。

(一)确定“学习产出”,提炼教学内容

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OBE 教学理念,从确定学习产出到构建课程体系提炼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同一目标,即完成最初确定的学习产出。因此,“学习产出”既是OBE 教学的终点,也是起点。[8]在《风景园林概论》课程中,学生要达到的“学习产出”应当是在教学中使学生从框架中,深层次了解《风景园林概论》特有的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并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从而明确个人专业发展分析与规划。

确定“学习产出”之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润色,本课程教材选择,部分高校选取的是丁绍刚先生所著的《风景园林概论》一书,书的内容由风景园林基础理论、实践范畴、基本技能与技术三大部分构成。在课程大纲编写时,部分高校会注重理论部分,将实践与基本技能不纳入大纲范围之中,这便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完概论课之后,并不能对园林专业产生认同感,甚至部分学生在结束一学期的学习之后,也不能清晰了解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授课时,可以根据风景园林的6 个研究方向对课本进行归纳总结(见表1),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整体关系,才能将学习的脉络梳理清晰,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达到学习的成果。

表1 《风景园林概论》课程内容设计

(二)创新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将学生和教师之间角色进行互换,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他们通过课下的学习,找出课程的重难点,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再进行完善,教师的身份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这也需要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专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但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学生会有懈怠的心理,注意力也会有所分散,因此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到《风景园林概论》的课程实践当中时,可以只在部分章节讲述时引用,比如在讲解风景园林简史课程之前,教师可选择国内外经典园林案例,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分组课堂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内容开始答疑并提出问题,而章节中的重难点在汇报与答疑的过程中便逐步凸显与解决。但此种教学方式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对学生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2.仿真情景式教学

设计类导论类课程在授课时,学生很难通过理论的讲解去领会实际的空间与景观,在《风景园林概论》课程中有章节是涉及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与细部景观设计,部分老师在授课时通常采用多媒体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在课后多注意校园内景观的表现,或带学生去现场考察。例如构成要素的章节,风景园林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水体、道路、植物、建筑与园林设施,而这些在校园景观中也是很常见的元素,可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参观;还有细部景观设计章节时,可带学生到校园中的景观节点学习,通过测绘将现实的场景转换成为平面图展示,可助于学生对空间和尺度感的把握。仿真式教学方式,能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景观。

3.竞赛机制式教学

风景园林专业作为一门设计类科目,在国内外有许多享誉盛名的竞赛。例如,IFLA 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大学生景观设计竞赛、园冶杯、艾景奖等。而这些竞赛的开展让许多学生以开创者的身份介入设计中,学生会尝试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调研的实践来思考设计理念,并自发地学习各种专业相关软件对设计作品进行润色,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与专业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例如细部景观设计章节时,可选取学校中实际用地,让学生从场地调研到设计都完整参与,并设置竞赛环节对小组做出的图纸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参评小组给予“加平”的鼓励机制。竞赛型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比较,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性也更高。

(三)“多元化”考核形式

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产出最重要的形式,《风景园林概论》课程的考核形式部分院校均采取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共同组成,而期末考试的方式多为闭卷理论考试,其中选择、判断和名词解释所占比分较大。基于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OBE 教学模式下,应当将考核形式从原本的闭卷考核形式进行转变。首先,可对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调整到40%左右,包括出勤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等;其次,在试卷考核中,可提高开放性试题的分数占比,如本课程中可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阐述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设计手法等类型的题目。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从实际出发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结合“学习产出”为导向的OBE 教学理念对《风景园林概论》课程做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使该课程从课堂的学习延伸至课外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了设计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将在OBE 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对本课程进行研究与探索,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概论风景园林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