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2023-11-23江苏省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倪晓媛

天津教育 2023年30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江苏省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倪晓媛

“双减”政策是现今教育教学中提及率十分高的一项政策,是相关教育部门依据当前时代孩子学习、发展和心理等多个条件提出来的教学理念。“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全面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优化作业设计,以带给学生一个“少量多质”的作业引导和“高效有趣”作业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成果。小学英语教师作为作业的设计者,在作业设计优化上责无旁贷,但是如何优化,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则需要教师深入思考、不断地探索。本文围绕“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希望为教师在作业布置上提供一些思路。

一、改变作业设计的盲目性,让作业效率更高

(一)明确作业目的,使作业更有针对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良好的作业结果是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直接反映,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英语作业上,更多看到的是教师的不重视,是学生肩上沉重的作业负担。许多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通常依循“重数量、轻质量”的原则,认为学生练习得多了,经验便会丰富、能力便会突出。但实际上,这种作业常常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杂乱感”,如因作业量太大、考量的点太多,导致学生形成的思维杂乱;作业设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教师形成的目的杂乱等。久而久之,作业便渐渐淡出师生的重视范围,每次作业的布置好似不是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倒像是一项教学任务。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准备、没有目的,不管作业的布置耗费了教师多少心血和学生多少时间,都有可能成为无用之功。因此,为了“双减”政策更准确地落实,教师应在作业布置前明确作业目的,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以提升作业质量,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作业布置前综合分析本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结合起来设计作业目的和内容。如果发现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行,那么作业中就可以基于学生的能力添加一些阅读内容,如果学生在新单词上缺乏深度理解,就可以布置一些趣味的单词作业等,这种立足于问题本身设计作业的模式可以适当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作业实践更有意义,让学生的付出更有收获,使“少量多效”的要求得到准确落实。

(二)设计分层作业,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的集体性质使多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通常是整体性的,简而言之,就是所有学生的作业内容、难度、模式都一样,这种作业设计忽视了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最终促进的也只是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比较人性化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引导,以便所有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投入作业,继而使自己在作业的引领下实现能力的提升。这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所有学生践行一套作业内容的观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设计作业内容,依托分层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的实践中感受到力所能及,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收获实质性的成功。

例如,在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Holiday fun”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有不同的理解和积极性,其中造成学生理解不同的是学生英语基础具有差异,造成学生积极性不同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浓厚程度不等。基于此,教师可以据实设计分层作业,如在理解力方面,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学习水平,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低水平学生的作业要简单、直观,中水平学生的作业要具有巩固性和进阶性,高水平学生的作业要有发展性和创造性,以推动班级学生共同发展和个性发展。在积极性方面,教师则需要深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考虑,如可以为喜欢英语的学生设计偏难的作业,为其提供进阶发展的机会,为不喜欢英语但喜欢玩耍的学生设计趣味的游戏型作业,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能力强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促进其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升,从而通过投其所好、人尽其才来推动学生科学作业,真正体现作业的价值和意义。

二、多样化作业模式,提升学生的作业参与兴趣

(一)布置视频观看类作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作业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千篇一律,往往以纸质的形式呈现,内容也不外乎抄写、听写、问答等,学生早已没了新鲜感,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视频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如教师讲课时用到的多媒体、学生用来学习的软件等,都为让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不小的助力。很多学生在视频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比教师口述讲解更强烈。可见,新时代下的视频教学模式在效用上已然不可小觑,值得教师去深入探究。对此,教师便可以立足于这一优势,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添加视频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作业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教学中,视频内容就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和看得懂的方式来呈现,可以是对本单元内容的一个微课总结,也可以是一个易错题分析、一段练习听力的演说或一个有关问路的故事讲解。除了内容,教师还应重视视频的呈现方式,最好是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体会到快乐的同时完成作业实践。当然,为了切实提高视频作业质量,教师要积极进入视频教学领域,从整体上认识到视频观看类作业的好处以及学生对视频作业的态度,因材施教地设计视频作业内容、时间和难度。起初,视频作业内容可以相对偏少、时间偏短、难度偏低,避免学生产生退却心理,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加,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使视频内容更契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作业方式既具有吸引力,又很轻松有趣,学生不会明显感受到作业的压力,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作业模式,会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注意力更集中,同时推动作业目标更快达成。

(二)布置美术音乐相关类作业,让作业多彩地绽放

没有一门科目是独立存在的,所有科目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都可以在其他科目中得到体现。美术与音乐对小学生而言,不会像其他科目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而且这些科目理论知识少,没有考核任务,学生每进入这些课程的学习,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轻松愉悦之感。将美术与音乐融入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一来能够为小学英语作业带来纷繁的色彩,使单一的内容变得丰富,二来能够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推动学生愈加主动地投入作业,三来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淡化消极的学习思想,逐步突破传统作业的机械与乏味,使作业内容和过程变得多姿多彩。

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提前寻找一首简单且朗朗上口的歌曲,然后用本单元有一定难度的单词或句子来替换原本的歌词。教师可以邀请音乐老师完成演唱并录制,以便学生在进行音乐跟唱作业时运用。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美术设计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家或心中期盼的家的模样用画笔描绘出来,同时将画作中提及的所有物品一一标上英文名称,并尝试用英语来介绍画中描绘的一切。在第二日检查作业时,教师就可以请学生站起来歌唱,或者用英语阐述画作内容,借此逐一检查学生的作业成果,避免新的作业模式有形而无质,为后续作业模式的多元发展创造条件。这样的作业方式改变了既往小学英语作业太过单调的局面,为作业赋予了活力,提升了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积极性,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提高给予了强大支持。

三、设计发展类作业,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班级学生并非来自同一个区域,同时出于对小学生安全的考虑,既往在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教师很少布置合作型作业。但是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有同学在集中注意力学习,旁边的学生极大可能会受其影响,也进入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可见,合作完成作业是值得教师费心考虑的一个突破点。为了使区域和不安全因素不构成阻碍,教师可以在学生五、六年级时再布置合作型的作业,或作业模式从面对面变成线上视频或语音,让学生可以切身融入合作学习氛围,接受不同思想的熏陶,实现思维的连接,让一个问题出现多个思路,帮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将问题彻底解决,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优化。

例如,在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8 Our dreams”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合作作业的任务。为了使学生面对面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并建议那些回家顺路或离家距离较近的学生成组,对一些没有距离优势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借助聊天设备展开合作型作业,从而使所有学生的合作任务都能有效地践之于行。像这样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合作作业模式,不仅不会让学生对作业产生负累感,还能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提高学生作业质量,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英语综合素质越来越强。

(二)布置创造类作业,保证学生能力的突破和创新

作业的作用不只是巩固当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传统教学观念使教师在教学上更倾向于循规蹈矩,作业上极少会有创新学生思路和推动学生进阶发展的意识,即便会设计一些思考题和探究题,也大多会因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草率收场。这种心理使许多师生逐渐忽略了作业也是促进英语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便可以添加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引导下,在英语学习中不再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来参与,而是主动投入和积极探究,不断促进自身英语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综合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At weekends”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在正式开课时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讲一节内容之前,引导学生自行讨论,以深化预习效果,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又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周末外出参观的作业,如参观家附近的博物馆或名人馆,然后以“My fun weekend”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这种在观察中写作文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使其在观察中迸发新的思考,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看待英语学习。

教师还可以设计让学生思考和归总的作业,如思考今日课堂中学习了哪些内容,自己又得到了哪些收获;反省自己是否认真听课,如果没有,分析原因;让学生设计一个记忆单词和复习单词的好办法,并在得到教师认可后持久贯彻落实。这些作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教师怎样说就怎样做的局限,使作业的单一性以及学生的亦步亦趋思想得到改观,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使作业设计进一步完善,作业目标更好地达成。

四、结语

基于“双减”政策设计课后作业,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当前“双减”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无目的、无系统、无创造性,导致大多数的作业实践既不能收获预期成效,又耗费了学生的时间和体力,付出的努力无法得到相应的收获。对此,教师可以从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创造性等方向出发考虑教学策略,改观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