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21梁婷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梁婷婷

(合肥市南岗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引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创建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辅导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施有效的家校共育工程等举措,实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的轨道,并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等各方的广泛认可。

一、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在推进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互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其专业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训练;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许多学校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一)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

部分中小学虽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系统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首先,部分教师对课程缺乏全面的认识,也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有些教师虽然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但却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隔靴搔痒”的效果。其次,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训练,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个案咨询经验,无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部署,导致一些学校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内在需求;只注重学生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注重“升学率”,没有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一些学生则埋头于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

二、构建以生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遵循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应该以以生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生本教育符合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随着我国中小学课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个体的成长也越来越重视。实施生本教育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第二,生本教育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与学校素质教育总目标相一致。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这也为我们实施生本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导。我们认为,生本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第三,生本教育符合学生发展心理特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学生在不同时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做好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确保学生顺利度过关键期和过渡期,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指导。

三、构建以生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缺乏长期、系统、科学地规划和制度保障,因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改进。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纲要要求进行授课,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二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仍显薄弱,主要体现在专职教师数量偏少且兼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主要由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等兼职人员组成。虽然一些学校开展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是学生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有较大影响。出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复杂、家长文化程度等原因,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同的问题。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子女要求过高、期望过高、保护过度等。这不仅会对子女的学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亲子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维护和建设。

四、构建以生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要想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将学校、教师、家庭三方组织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首先,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还要想办法滋养学生的心灵。因此,学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心理讲座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其次,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最后,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可以看出,实施“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需要学校、教师、家庭三个方面的共同配合,发挥作用和影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

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活动。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播放视频、听音乐等,学生也可以通过文字、绘画、问卷调查等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再通过专业的知识来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校可以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校园环境。如开展“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健康宣传周”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长,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自信、全面发展。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制作“心理小报”“心理知识讲座”“心理观影”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另外,学校可以每学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包含如读书节、趣味数学、科创信息、校歌合唱、非遗绘画、足球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同时,学校还可以组建社团课程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心仪的社团,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积极向上。

(四)注重“家校”联合,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

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决定了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要想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重视“家校联合”。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家校合作,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作为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以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进课堂、给家长推送家教知识等方式来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以及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

由于家庭是学生成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网络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更加方便地交流、沟通和互动,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例如开设“家长学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方面的讲座,利用校园公众号定期推送家教知识给家长,不断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及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构建基于“以生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总之,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学校既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更要有针对性地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日常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让学生全面发展,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