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1-21李中春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李中春

(亳州市第三小学 安徽亳州 236800)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自主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场景的搭建,选择切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中融入生活化内容,从而优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比于其他学科,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体现了生活化的学科特征。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味向学生灌输公式和规律,整节课会显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只会被动进行学习。而在教学环节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不但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帮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与问题,数学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数学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如购物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一味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发散思维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建立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主思考,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体现之一便是照本宣科,过分依赖课本,反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举例来说,“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除此之外,还应该包含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来衡量道路、土地面积,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积极联系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时刻关注学生与引导学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可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他们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去讲解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点。这种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方式不能有效保证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某种程度上学生虽然明白了数学理论知识,但是数学应用能力却并未提升。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性、惰性,从而降低主动思考分析的能力。另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供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比较少,给予学生思索的时间也相当短,有的时候学生还没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就急于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说出来。学生总是作为旁观者被动地接收数学知识,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无法提高。

(三)教学素材选择不恰当

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素材选择要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置生活场景。成人的生活场景与孩子的生活场景并不完全相同,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年龄比较小和生活经验不足,选择的教学素材难以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背景、生活状况来合理选择教学素材,避免生搬硬套,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提高素材的针对性。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思维

教学理念关系到教学质量,老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思维。作为教育活动的执行者,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水平的重要一步。教师必须积极地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教学现象,突破常规教育思维局限,不但要做好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也要协助学生训练数理思维,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随处都是,老师要留意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教学资源,同时善于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举例来说,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列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之后以提问“利用什么安排作息时间”的方式引入钟表,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

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素材,不仅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生活性,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产生亲近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数学教学不能停滞不前,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在整理教学素材时既要尊重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另外,小学生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能力还较弱,在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教师应善于结合生活原型,利用他们了解和关心的事物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便其更好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到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举例来说,在讲授“速度、时间、路程”时,学生可能对于速度的定义不太理解,教材中提供的例题所给出的数据较为抽象,缺乏生活性,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脱节。为此,老师可以从学生日常上学放学的场景构建入手,让学生明确速度其实就是每分钟开车、步行、骑电动车所走的路程。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学会举一反三。挖掘数学教学素材不能生拉硬搬教材内容,而是要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素材和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情境关系到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研究。课堂是老师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必须要牢牢把握课堂,灵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贯彻落实生活化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老师在设置情境时应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具体体现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知识巩固和合作学习方面。新课导入中创设生活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创设在商店购买文具的情境,引入人民币的新课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教学“连加连减”时设置分糖果的情境,学生都比较喜欢吃糖果,因而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巩固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借助开门和推拉窗户的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例如,学习物体重量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日常用品的称量,开展“数一数”“找一找”“掂一掂”等情境活动。

(四)善于提问,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传统数学课堂多以老师讲解为主,整节课都较为枯燥无聊,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和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老师必须在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才是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进行人民币知识学习时,老师可以开展整理钱包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散乱的人民币进行整理,之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展示整理的结果。当一个小组展示完

(五)合理布置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教学离不开生活化实践,老师要灵活变换课后作业形式,联系生活丰富课后作业内容。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题海战术”不可取,应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例如,要求学生携带一定数额人民币进入商店购买东西,使他们懂得合理利用人民币,同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数字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知识的价值。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少学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解放天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魅力,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结语

现实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除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还存在缺乏系统教学理论指导,老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并结合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思想,探索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数学生活化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