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临床价值

2023-11-17王西宇

大医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收缩期三尖瓣右室

叶 俏,王西宇,叶 松

(1.临沂市中医医院超声科,山东 临沂 276037;2.临沂沂州医院心内科,山东 临沂 276000;3.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山东 临沂 276023)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多见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由多种病因导致肺血管功能改变而引起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可进一步发展至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该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进行性右心功能不全作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右室功能不全加重,患者可出现下肢、全身水肿。因此,评估右室形态和功能对肺动脉高压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目前,右室功能评估以超声心动图、胸部CT 及右心导管检查术等方法为主,其中超声心动图通过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与频谱多普勒技术综合评估,可观察心脏各腔室结构、血流状态,在评估和诊断右室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相比于其他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具有重复性高、无创、操作简单及价格低廉等优点[4]。本研究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探讨该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该疾病患者右室功能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 年2 月至2023 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 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肺动脉高压分为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100 例)和研究组(伴发肺动脉高压,10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4 例,女性46 例;年龄60~90 岁,平均年龄(78.24±6.72)岁;BMI 18.6~28.8 kg/m2,平均BMI(23.56±2.32)kg/m2。研究组患者中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61~95 岁,平均年龄(78.61±6.45)岁;BMI 18.3~28.4 kg/m2,平均BMI(23.43±2.57)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研究组患者符合《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5]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静息肺动脉压力<26 mmHg(1 mmHg=0.133 kPa);②均有心脏病史;③能正常交流;④临床资料齐全;⑤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近6 个月内行心脏手术;③合并恶性肿瘤,且生存期<6 个月者;④伴精神分裂症、躁郁症、产后抑郁症者;⑤伴肺结核、急性肺炎者。

1.2 检测方法两组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型号:iE33)进行检查,选用S5-1 探头,将频率调至1~5 MHz,采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采用二维超声多切面扫查,采集参数,包括右室游离壁厚度、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右室射血分数、右室心肌做功指数。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右心形态指标。右心形态指标包括右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右室面积变化率及右室游离壁厚度。②比较两组患者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功能指标包括右室心肌做功指数、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及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右心形态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右室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容积、右室面积变化率、右室游离壁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右心形态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右心形态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右室心肌做功指数、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及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进展性肺血管疾病,因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损伤动脉管腔,引起小动脉和肺动脉阻力增高,造成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出现右心室功能衰竭[6-7]。如肺动脉高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右室功能早期评估对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便于临床更好治疗和改善预后。在肺动脉高压右心形态及功能评估中,右心导管造影技术是诊断金标准,但创伤性较高,操作复杂,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也不利于该疾病患者病情监测,应用有局限性[8]。

随着超声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心动图已逐渐应用于右心室功能评估中。本研究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并与非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面积变化率及右室游离壁厚度较大。由此可见,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变化情况。分析原因,右心室是较为靠前的心腔,几何形状及结构较为复杂,在正常负荷、循环下,右心室可以维持机体体循环与肺灌注,而当肺动脉压力增高时,右室游离壁>5 mm[9]。因此,通过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增厚情况,可反映肺动脉高压发生情况。

此外,本研究采用辛普森法获取右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容积,以此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该技术不受心室充盈状况、心内膜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准确测量有关数值,反映右室形态变化情况[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右室心肌做功指数、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这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评估其右室功能。究其原因,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是指右心室三尖瓣侧瓣环收缩期的纵向偏离距离,当右心室纵向心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时,三尖瓣侧瓣环收缩期纵向偏离位移小于17 mm,增加患者死亡率[11]。但在测量收缩期位移时,会受到右心室前负荷与取样线角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右心室节段收缩活动出现异常时,右心室前负荷增加,导致位移增加,难以反映右心室整体功能改变情况。

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反映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功能,对心脏大小依赖性较高,单独评估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不能全面评估右心室功能。右室心肌做功指数是超声心动图有效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参数之一,通过脉冲血流多普勒技术进行检测,与右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不易受到心率、容量负荷、右室形态和压力负荷等因素影响[12]。当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右心舒张功能不全时,提示心功能更差,预后不良。

右心舒张功能评估指标包括三尖瓣血流多普勒速度、右心房容积等,其中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减小、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大提示右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情况,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减小提示右室舒张功能减退情况,但其血流速度会受到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13]。

三尖瓣反流与肺动脉高压发生有一定关联,正常情况下,三尖瓣不会出现反流,但当肺动脉阻力升高,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增加右心容量负荷,会使右心室增大,造成右房和右室之间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从而引发三尖瓣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不会出现显著症状,当三尖瓣发生中重度反流时,会引起肺动脉高压,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疼等症状[14]。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差,能判断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也可反映肺动脉高压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变化情况和右室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有利于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收缩期三尖瓣右室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并功能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42例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一讲 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
浅谈急性右室梗死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