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的影响

2023-11-17王庆娟滕雪莹张倩影

大医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王庆娟,高 玲* ,滕雪莹,张倩影

(1.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康复科;2.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大部分患者存在功能障碍,以偏瘫侧运动障碍最常见[1]。其中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步行等日常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下肢肌力、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是影响平衡功能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常规训练及以患侧下肢为主的训练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平衡与步行功能[2]。肌电生物反馈可通过信号反馈,将体内微小功能变化转变成可视、可听信号,指导患者通过信号训练达到治疗的目的[3]。因此,本研究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与下肢训练结合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收治的83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1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 例,女性17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63.16±10.75)岁;病程15~25 d,平均病程(17.53±2.07)d;身高155~175 cm,平均身高(165.74±6.42)cm;体质量48~70 kg;平均体质量(59.45±8.73)kg;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3 例,脑梗死29 例;偏瘫侧:左侧23 例,右侧19 例;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4]:Ⅲ期30 例,Ⅳ期8 例,Ⅴ期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 例,女性12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64.07±10.52)岁;病程14~24 d,平均病程(17.34±2.01)d;身高158~175 cm,平均身高(166.21±6.23)cm;体质量50~77 kg;平均体质量(60.24±8.31)kg;脑卒中类型:脑出血8 例,脑梗死33例;偏瘫侧:左侧27 例,右侧14 例;Brunnstrom 分期:Ⅲ期31 例,Ⅳ期6 例,Ⅴ期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5]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②均经CT 或MRI 检查确诊;③单侧病灶初次发病;④病程<6 个月。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稳者;②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③伴有限制活动并发症者;④伴有认知、沟通障碍者;⑤合并严重骨科疾病者;⑥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下肢训练,采用下肢运动评估及反馈训练系统(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iMove 2.1.4)进行下肢训练。患者仰卧于设备上,身体向上倾斜约15°,患侧脚置于踏板上,健侧放于固定位置,得出患侧屈伸移动范围及脚蹬力,以此来训练患者活动范围及加码重量(每个患者存在差异,需在第1 次治疗前进行评估,并保存训练数据,以供下次训练时调取),然后进行下肢训练,30 min/次,5 次/周,共治疗4 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下肢训练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另外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型号:WOND2000F0)进行治疗。清洗皮肤并干燥,患侧下肢腓骨后方置三极电极,另一极置于胫前肌下方。表面电极连接仪器,默认治疗程序,让患者尽力进行踝背屈运动,训练系统反馈给患者,肌肉表面肌电值达到顶阈值时,电刺激1 次,持续时间9 s,间歇15 s,频率为55.6 Hz;以最高信号为初始数据,让肌电图信号越过基线,并以此高点为新基线,以不能超过新基线为1 次治疗。治疗过程中系统通过声音指导患者练习,50 min/次,1 次/d,5 次/周,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Ashworth 量表(MAS)评分。采用FMA[6]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分值范围0~34 分,得分越高表明下肢运动功能越好。采用MAS[7]评估患者伸肌肌张力,量表分为5 级,分值以0~4 分计,分值越高表明肌张力越差。②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AROM)值、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采用AROM 评定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取坐位,屈髋屈膝90°,以量角器测量背伸角度,活动范围为0°~30°,角度越大说明活动度越好。采用BBS[8]评估患者平衡力,分值范围0~56 分,得分越高表明平衡力越好。采用MBI[9]评估患者生活能力,0~100 分,得分与生活能力成正比。③比较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采用WHOQOLBREF[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领域4 项,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MA 和MAS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MA 和M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高于治疗前,M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MA 和M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FMA 和M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FMA: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AS:改良Ashworth 量表。

?

2.2 两组患者AROM 值、BBS 评分及MBI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ROM 值、BBS 评分及M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OM值、BBS 评分及M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ROM 值、BBS 评分及MBI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AROM 值、BBS 评分及MBI 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AROM:关节活动度;BBS:Berg 平衡量表;MBI:改良Barthel 指数。

?

2.3 两组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 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

?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高级运动功能受制,下肢肌力下降,易并发足内翻、足下垂等[11]。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取决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肌力增加情况,下肢感觉缺失或损伤会对综合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提高形成较大阻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2]。随着脑卒中偏瘫后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其中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下肢训练能够提高患者下肢肌力及活动能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因此,本研究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下肢训练对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下肢训练改善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更好。本研究所采用的下肢训练,可通过无线传感技术采集数据,个性化定制康复方案,为患者下肢康复提供适当的负荷,促进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恢复,并且负荷控制下的训练对平衡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13]。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近年逐渐广泛应用的物理治疗方式,涉及多个学科,能够将体内无法意识到的生理信号转换成感知信号,并反馈至中枢,对肌电信号加以调节,提高强度及精度,在可视听信号下,患者可有意识地进行调控训练,掌握自身肌肉功能,促进上、下肢肌力恢复,诱发分离运动,促进运动功能改善[14]。可见,两种方式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下肢肌力功能的效果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ROM 值、BBS评分及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式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研究证实,下肢训练可提高患者下肢肌力,从而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15]。肌电生物反馈可放大输出微弱肌肉收缩信号,反复刺激肌肉收缩,利于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可增强肌力;且有研究指出,肌电生物反馈可提高偏瘫早期患者肌肉兴奋性,降低患肢肌张力,提高患侧肢体肌肉灵活性、肌力,改善肢体平衡、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结合下肢训练利于肌力增强,改善卒中患者平衡、运动功能,提高活动能力[1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BREF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两种方式结合干预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踝关节活动度及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结合下肢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平衡、运动功能,提高肌力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