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2023-11-06杨艳秋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集中式资源配置医疗器械

吴 静,杨艳秋,徐 艳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扬州225000)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全院提供各种各样的敷料与无菌器材的重要科室,一旦消毒供应中心出现工作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甚至会直接威胁医院内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随着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对于医院内感染控制要求的逐渐提升,我院逐渐尝试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以满足再生医疗器械的重复清洗,因为在医疗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下,难以包装、难以清洗与难以灭菌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多,所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可以满足医疗器械消毒需求[1]。但是在医院财力、人力与物力的制约下,消毒供应中心中原有的人力资源情况无法适应转型下的新挑战,因此,人力资源配置已经成为目前消毒供应中心中最需解决的问题[2]。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进行消毒工作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并对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作为实验组,其中器械清洗人员6名,物品检查包装人员7名,器械装载灭菌人员3名,为检查抽检合格率:其中防护抽检100件、清洗抽检200件、灭菌抽检300件、包装抽检300件;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消毒供应室中采用分散式处理的科室作为对照组,其中器械清洗人员5名,物品检查包装人员7名,器械装载灭菌人员3名,为检查抽检合格率:其中防护抽检100件、清洗抽检200件、灭菌抽检300件、包装抽检300件。本次抽检器械主要来源与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外科等。两组在人员配备与医疗器械数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处理中应用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首先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临床进行医疗器械的回收,并将回收后的医疗器械集中放置在污染区内,其次针对一般患者所用的医疗器械,并不需要进行消毒剂的浸泡,而是可以直接在清洗机中进行自动清洗,对于特殊感染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则需要在消毒剂消毒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清洗,同时器械清洗小组应该配备防水的一次性橡胶手套、帽子与防水鞋等物品,这样可以保障自身安全[3]。医疗器械经规范的清洗流程消毒干燥后送至检查包装区,以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4]。

1.2.2 对照组 消毒供应中心中采用分散式处理的科室,其中包括手术室、门诊手术室、膀胱镜室与产房等15个科室,每个科室均指派2名护理人员对本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常规处理,根据器械包内器械种类和数量进行清点,并与供应室人员进行交接[5]。同时所有科室均需要准备处理一般感染器械的消毒桶,以及针对特殊医疗器械浸泡的浸泡桶,并在器械浸泡后将其进行人工洗涤,待器械干燥后打包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集中消毒处理[6]。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分析目前两组灭菌物品控制合格率、器械清洗合格率与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以总结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势[7]。②手术室器械消毒供应质量认可度,其中非常满意为认为器械消毒和供应超出手术量,基本满意为认为器械消毒和供应与手术量对等,不满意为认为器械消毒和供应无法满足手术。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人数+满意度人数)/总人数。③抽检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比较两组外科器械防护、清洗、灭菌、包装的抽检合格率。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监测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名(%)]

2.2 手术室对两组器械消毒供应质量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手术室对两组器械消毒供应质量满意度比较[名(%)]

2.3 两组器械抽检合格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器械抽检合格率比较[件(%)]

3 讨论

现如今,为了适应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内感染控制不断提升的要求,我院通过建立消毒供应中心,以便于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与清洗,从而不影响临床对其使用[8]。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灭菌物品控制合格率、器械清洗合格率与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等各项监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由于实验组监测指标发生率仍偏高,故需要通过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解决问题。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知,目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可以分为四点:一是人力资源结构配备不合理。因为消毒供应中心中工作人员大多存在老龄化、身体素质较差与思维固化等原因,部分人员都是不能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或者在不能值夜班的影响下到消毒供应室进行过渡,尤其一些年资较高的护士,为了不想过早退休,寻找各种原因进入消毒供应室进行工作,致使供应中心人员存在老少比例严重失调情况。二是以往医院采用分散式处理措施。突然转变为集中式处理,虽然可以减少科室内人力资源配置,但是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而言,不仅加重其工作量,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为了完成器械消毒处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以完成工作目标,从而致使人员不足或者工作无序等情况[9]。三是与消毒供应中心中人员资历有关。一般人员年龄均>45岁,虽然在工作中具备认真肯干的工作态度,但是其盲目性与随意性也较为严重,接受新业务的能力普遍不强。四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不注重自我防护。对职业暴露的危险认知不足,因为怕麻烦而致使自身通过器械进行病原体感染的因素大幅度增加,从而加重自身工作危险性。五是手术器械量增加、人员不足且工作时间延长。当前医院可重复使用外科器械较多,而集中式器械管理方式虽然可节省人力资源,但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工作量,科室负责人需在增加班次和延长工作时间两方面以确保工作效率,导致当班人员并非最佳组合、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与经理、器械清洁不彻底、器械丢失等现象。

随着我院在尝试中不断进步,针对以上五项问题也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①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安排人力资源。首先根据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结构与顺序进行人力资源配备,按照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和保养、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等十大流程进行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其次将集中式处理医疗器械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主要以配合手术室手术器械的供应为时间调整基础。②配备合适且足够的人力资源。因为器械的回收与消毒均需要足够人员进行操作,所以应该扩大消毒供应室招收力度,尽量招收较为年轻的新鲜血液,并在护理组长的管理下指导新鲜血液进行清洗与下收工作[10]。同时灭菌组内需要由男性进行承担,最好是具备高级技工职称的人员,这样可以提升消毒供应室人才阶梯的建设。③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质量与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与质量息息相关,首先应该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技术的更新,不断开辟出新的岗位培训,继而鼓励人员参与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能力[11]。其次应该扩大人员知识面,通过外派学习的方式给予人员全新的知识注入,促使人员能够更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模式,继而促使供应室专科知识能够不断发展。④提升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消毒供应中心需要清洗与灭菌的医疗器械包括具有感染性与不具有感染性的器械,一旦人员与具有感染性器械直接接触,就会增大人员感染率,因此,消毒供应室需要不断通过开展自我防护大会等方式,提升人员职业防护意识[12]。在工作中应该养成戴手套与口罩的好习惯,一旦出现锐器刺伤事件,就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接种相应疫苗,并在跟踪调查中保证人员安全性。⑤选派继续教育。医院应选派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高的供应中心人员,前往高等级医院进行进修、参加专业培训班,专职对手术室器械回收、器械清洗、器械保养、器械包装等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培训,一方面便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强化专业技术[13]。⑥调整工作时间。将原有的8:00~12:00;13:00~17:30,改为8:00~14:00;14:00~18:00,以实现配合手术室器械回收与供应[14]。⑦按需设岗。按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无菌储存、下送7个流程分为清洗下收组、包装下送组、消毒灭菌组,各流程的环节质量由质量控制组监控[15]。 ⑧满足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经常与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其工作状况、生理及心理状态,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及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工作人员的合理需求,使其更好地胜任工作[16]。 ⑨帮助工作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经常采取不同方式宣传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中的重要性,逐渐改变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消毒供应中心是“养老”科室、在消毒供应中心是“被养着”的观念,从而理解和尊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积极争取工作人员晋升、外出学习深 、增加保健费及每年1次体检的机会,帮助其提高工作能力、提升经济收入、体现自身价值[17]。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与分散式处理的科室相比,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充分利用医院人力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但是由于其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仍存在监测指标发生率偏高现象,故需要不断构建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在降低医院内感染风险的同时将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成本减少。

猜你喜欢

集中式资源配置医疗器械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组串式、集中式逆变器的评估选定浅析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接触网隔离开关集中式控制方案研究
光伏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