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整体护理结合新型康复训练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2023-11-06程清连秦梓妍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弹力偏瘫康复训练

程清连,秦梓妍,吴 玮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景德镇333000)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50万人发生脑卒中,其中70%~80%为缺血性脑卒中,20%~30%为出血性脑卒中[1]。脑卒中后导致肢体偏瘫、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因此,加强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是当前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效果有限且可能引起不良反应[3]。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便捷、个性化的康复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个性化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模式[4]。个性化整体护理能够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促进康复效果[5]。新型康复训练带是一种利用弹力带对偏瘫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的拉伸、弯曲、旋转等运动的装置[6]。新型康复训练带能够增加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增强肌力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7]。新型康复训练带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弹力和角度,适合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训练[8]。2020年7月1日~2023年2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和新型康复训练带,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9],经头颅CT或MRI确诊者;②发病时间≤3个月者;③年龄18~75岁者;④有单侧肢体偏瘫,Fugl-Meyer评分20~60分者;⑤能够配合康复训练和评估者;⑥无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⑦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外伤者;②严重的感染或出血倾向者;③严重的关节畸形或骨折者;④其他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3±9.2)岁;发病类型:缺血28例,出血12例;发病时间(45.2±12.4)d;偏瘫侧:左侧19例,右侧2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7.6±8.7)岁;发病类型:缺血29例,出血11例;发病时间(46.3±11.7)d;偏瘫侧:左侧20例,右侧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降血压、降血脂、神经营养等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电刺激、超声波、磁场等方法,1次/d,每次20~30 min;功能训练主要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方法,2次/d,每次30~60 min。干预12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和新型康复训练带。①个性化整体护理: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a.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原则、康复方法等,增强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和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b.心理护理。通过交谈、倾听、鼓励等方式,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康复信念,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c.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偏好,制订合理的生活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如进食、排便、穿衣、洗漱等,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d.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订合理的饮食指导,提供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e.安全护理。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护,预防跌倒、压力性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②新型康复训练带:新型康复训练带是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等方面的训练。由弹力带、固定带、连接带和调节器组成,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弹力和角度,适用于上肢和下肢的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方法为:a.上肢训练。将弹力带固定在床头或墙壁上,固定带套在患者手腕或手指,将连接带连接到弹力带和固定带,调节弹力和角度。指导患者进行上肢的被动或主动的拉伸、弯曲、旋转等运动,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2次/d。b.下肢训练:将弹力带固定在床尾或地面上,将固定带套在患者脚踝或足部上,将连接带连接到弹力带和固定带上,调节弹力和角度。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被动或主动的拉伸、弯曲、旋转等运动,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2次/d。干预12周。

1.3 观察指标 ①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10]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运动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疼痛。本研究只采用运动功能部分,该部分包括上肢(满分66分)和下肢(满分34分)2个方面,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②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11]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平衡功能,该量表包括14项测试项目,每项测试项目按照0~4分进行评分,满分56分,评分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③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12]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生活自理能力,本量表共10项内容,包括进食(10分)、洗漱(5分)、穿衣(10分)、大便控制(10分)、小便控制(10分)、如厕(10分)、移位(15分)、行走(15分)、上下楼梯(10分)、洗澡(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④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关节红肿、肌肉痛、恶心呕吐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Fugl-Meyer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Fugl-Meyer评分 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Berg、B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Berg、BI评分 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10.00%),对照组为12例(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脑卒中后常导致肢体偏瘫、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3]。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旨在通过各种方法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的康复训练方法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效果有限,且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便捷、个性化的康复方法是迫切需要的。本研究探讨了个性化整体护理结合新型康复训练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个性化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模式。个性化整体护理能够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本研究采用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整体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营养护理和安全护理等内容。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和信心,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康复信念,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这些护理措施与康复训练相辅相成,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新型康复训练带是一种利用弹力带对偏瘫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的拉伸、弯曲、旋转等运动的装置。新型康复训练带的认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品质量认证。新型康复训练带作为一种医疗器械,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生产许可证等。同时,新型康复训练带需要通过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②产品创新认证。新型康复训练带作为一种创新型产品,需要体现其在技术、功能、效果等方面的创新性和优势,通过科技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和评价,获得相关的创新认证证书和奖励等。同时,新型康复训练带需要申请并保护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版权等。③产品服务认证。新型康复训练带作为一种服务型产品,需要提供完善的配置服务和售后服务,通过民政部门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和评估,获得相关的服务认证证书和评级等。同时,新型康复训练带需要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信用评价和监督,获得相关的信用认证证书和荣誉等。

新型康复训练带能够增加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增强肌力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同时,新型康复训练带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弹力和角度,适合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训练。本研究采用新型康复训练带对患者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康复训练,2次/d,每次10~15min。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刺激患者的神经肌肉系统,促进神经可塑性,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这种训练方法与个性化整体护理相互配合,可以形成一个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本研究采用了Fugl-Meyer评分法、Berg平衡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评估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些指标均为国际通用的评估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康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Berg、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整体护理结合新型康复训练带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该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既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又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康复方法,从而达到了协同效应的效果,与黄冬和等[14]报道一致。

有报道显示,个性化整体护理结合新型康复训练带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可能是因为该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药物用量、物理治疗强度、功能训练难度等因素,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患者神经肌肉系统,同时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式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然,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观察指标较少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因此,今后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增加观察指标等,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猜你喜欢

弹力偏瘫康复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弹力球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