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3-11-06刘昭媛高小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预见性

刘昭媛,陶 蓉,邹 凤,高小红

(宜春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336000)

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多数患者会因对自身病情的认知不足、对检查方式是否安全的担忧等因素,检查前出现紧张、焦虑等悲观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1]。因此,提前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安情绪进行预估和找出解决方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成了重要课题。预见性护理针对每例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明确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依据循证证据找出预见性干预方案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减轻不适感[2]。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所言及一种心理行动,其原意为教师的期待对学生成绩产生的正面作用,表示人的感情、认知、观念等主观要素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对事情的决策和走向具有引导性[3]。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医生对患者进行良性暗示,使患者精神层面得到松弛,缓解其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对肠胃镜检查的排斥感[4]。本研究主要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无消化内镜检查禁忌证者;②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状况不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者;②合并消化道穿孔者;③处于休克状态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31~58(47.78±6.35)岁;病变部位:胃部9例,直肠18例,结肠17例,其他12例。B组男24例、女32例,年龄30~59(48.46±7.62)岁;病变部位:胃部10例,直肠16例,结肠16例,其他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患者对本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内镜检查前进行常规检查,并告知其禁饮禁食与检查注意事项,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了解其既往史、过敏史等。B组采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皮格马利翁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心理医生1名、消化内科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6名。由心理医生通过培训的形式向其他小组成员普及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关知识,要求每名成员熟练掌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应用,并结合患者的家庭情况、既往史、身心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全面分析,制订将皮格马利翁与预见性护理相结合的针对性护理方案。②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关心与尊重,拉近护患关系,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科普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检查的必要性、消化内镜知识、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向患者表明本次护理所使用的心理护理方式,使其了解五行音乐护理的目的与优点。③积极暗示,针对患者对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的担心,小组成员使用规范的心理支持语言积极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有效沟通与激励,减轻其对内镜检查的抵触心理,并于检查前30 min、检查时以明确的态度告知患者及家属胃镜检查是一项十分安全的检查项目,操作医生已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胃镜检查中只需患者保持身心放松、积极配合,以消除其顾虑。④创造舒适的检查环境,确保检查室内干净、卫生、整洁、空气清新,严格进行消毒质量控制,将室内湿度、温度调整到合适状态。患者在候诊室等待时播放《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嘎达梅林》等音乐,分贝维持在60~65 dB,以舒缓其情绪。⑤由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进入内镜检查室,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针对敏感型患者,在麻醉与进镜前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与重要性、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出现不适则及时告知,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的方式来放松心情。⑥不同性格类型患者给予针对性预见护理,责任护士根据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行为表现,可判断患者性格特点,并针对不同性格给予不同护理方式,如表现急躁、焦虑的外向型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做好解释、询问工作,通过告知其检查的安全性安抚患者;孤僻、消沉的内向型患者,责任护士与患者主动交谈,掌握患者心理活动变化,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对室内温度是否满意,并根据需要调整。⑦胃镜检查,责任护士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反复强调检查中陪护在患者身旁,增强安全感,并给予鼓励与赞扬,利用心理暗示促进患者配合检查事项,树立其完成检查的信心。⑧完成内镜检查后,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入恢复室留观,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心电监护,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撤除氧气面罩、心电监护,拨出输液留置通道,无头晕方可下地,步态平稳后由家属安全陪同。⑨肯定成果,患者清醒后责任护士可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告知患者检查成效,使患者有信心迎接检查后的恢复过程,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异物感、咽痛等情况,嘱患者检查后24 h内避免驾驶交通工具,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等。

1.3 观察指标 ①生理应激指标:护理前后,采用NICAP-T18无创连续血压监测系统记录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②心理弹性:护理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评价两组心理弹性,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25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弹性越好。③舒适度:护理前后,采用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6]评价两组舒适度,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变化4个维度、28个项目,满分为11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舒适程度越高。④依从性:根据两组检查配合情况,评价其依从性。依从性佳:患者完全配合检查;依从性一般:患者需在医护人员劝导下进行检查;依从性差:患者不配合检查。⑤不良反应:对患者检查完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BP、DBP及HR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BP、DBP及HR水平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CD-RISC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CD-RISC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GC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GCQ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比较[例(%)]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无痛消化内镜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将消化内镜检查与麻醉技术相结合,通过使用麻醉药物让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保证检查能顺利进行。与传统消化内镜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程度,但其依旧属于侵入性操作,许多首次进行检查的患者因缺乏对检查安全性的认识与了解,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检查配合度[7]。鉴于此,本研究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联合使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与预见性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查环境,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护理前后B组SBP、DBP与HR较A组更平稳,且护理后B组CD-RISC评分高于A组(P<0.01),与张婷婷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改善其心理弹性。分析原因:患者在候诊室等待期间,对内镜操作的恐惧与对检查结果的未知,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刺激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血压调节机制被打破,导致血压短暂升高[9]。针对这一现象,医护人员采取“五志为恐者”“思胜恐”的五行相克原理,选择宫调式为主的五行音乐在候诊室重复播放,整个播放过程中严格控制乐曲的音量,使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从而以轻松状态迎接消化内镜检查[10]。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式,护理人员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使患者对自身应对消化内镜检查产生了足够的信心,消除患者的顾虑,并通过积极沟通使其感受到自身对检查过程的掌控感,形成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后,B组GCQ评分高于A组(P<0.01),检查依从性高于A组(P<0.01),与储冬梅等[11]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依从性。分析原因:本研究主要通过借鉴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检查的各个步骤对患者进行积极正向心理暗示,入院时使其对消化内镜相关知识了解,通过观看检查成功检查案例增强患者对胃镜检查的信心,并感受到胃镜检查的必要性,从而减轻对检查的抵触心理;且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心理支持语言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缓解患者对未知事物产生的恐惧感、紧张感,通过有效的沟通与激励提升消化内镜的配合度[12]。但由于胃镜检查依旧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患者产生局部刺激,检查结束后出现不适感,而本研究针对不同性格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以获得患者的配合与理解,且医护人员时刻陪伴在患者身旁,为患者调节好舒适体位,以增强其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便于进镜,从而降低检查后的咽喉部不适感。同时,护理后,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与毛红玲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调节好其检查时的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内镜检查人员的操作,从而减轻因检查器械引起的消化道损伤。

综上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下的预见性护理在消化内镜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检查依从性、舒适度,有助于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预见性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猪皮格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