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联合亲情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

2023-11-06楚雅欣白亚娟张晓宇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帕金森亲情专科

楚雅欣,白亚娟,赵 玉,张晓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帕金森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与神经系统老化、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1]。该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如禁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等,还时常伴有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若帕金森患者在病情发展中可逐渐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语言障碍及吞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日益严重的负性情绪累积会使患者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患者自我效能下降,进而影响其在后续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专科护士指的是在某临床护理领域具有强大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及精湛的护理技术的精英型护理人员;相较普通护理人员,更加擅长处理临床疑难病症的相关工作[3]。协同康复指的是协调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资源及个体,目标一致地完成某一共同任务的过程。这种康复干预模式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中参与人员单一的局限性,综合了护理人员、主治医生、康复科及精神科医生的医学机能及家属的辅助作用,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4]。亲情护理干预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的就诊和住院环境、充分的关心体贴为患者提供亲情陪护措施[5]。本研究旨在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模式联合亲情干预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帕金森患者护理方案的选取提高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6]者;②年龄≥65岁者;③患者具有基本的理解、配合能力,能够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相关测评。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肌肉强直等临床症状者;②患者在确诊前即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抑郁症疾病史;③在入院治疗前3个月内曾自行服用精神类药物者。将2022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7~81(74.66±3.57)岁;体质量指数(BMI)(20.56±1.49);病程(6.05±1.28)年;肌强直型21例,震颤型17例,混合型9例。将2022年8月1日~2023年1月 31日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66~82(74.86±4.08)岁;BMI(20.37±1.55);病程(6.14±1.33)年;肌强直型24例,震颤型15例,混合型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并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保持患者住院环境良好;对患者日常饮食及生活作息给予专业化指导;主治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辅助检查指标对为患者开具处方并指导用药。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帕金森的基本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定期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并询问是否存在生理性不适,及时向临床医生告知患者情况。观察组接受专科护士主导下的协同康复干预联合亲情干预护理。①组建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协同康复联合亲情干预护理小组:该小组成员包含专科护士2名、责任护士3~5名,主治医生、精神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各1名。首先,专科护士和临床医生全面评估帕金森患者的综合情况,充分考察患者既往病史、家庭环境、生活作息习惯及既往用药史。根据其发病特征、基础疾病,结合循证素材及既往案例制订最为优化的临床干预与护理措施。对存在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制订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对按计划完成训练的患者给予奖励。②入院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细致的医学教育与知识科普,结合文献资料、多媒体演示、护理小组成员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若帕金森患者已存在沟通交流困难者,则在家属的协助下与患者进行日常交流互动。③心理干预:在精神科医生的辅助下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存在明显社交障碍、运动功能受限、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者给予专业心理干预,通过改善住院环境、播放舒缓轻音乐等多种方式促进患者进行放松。了解患者患病前的兴趣爱好,通过沟通交流激发患者对日常生活的热情,帮助其树立积极面对疾病的自信心。④亲情干预:护理小组成员模仿家庭成员扮演的角色,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陪护,向患者表达充分的关怀、爱护,日常询问其需要并结合其个性化需求满足其心理需要;与家属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日常喜好,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痛苦情绪并给予充分的安慰与鼓励。与患者日常沟通和交流发现其情绪变化,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排查,同时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日常心理状态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Ⅲ)[7]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该量表共14个条目,总分56分,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障碍越明显。②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8]评价患者干预前后平衡能力,该量表总共包含14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9]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每个量表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分,总分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④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根据其评分标准及换算公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⑤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11]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计43个项目,单项评分为0~4分,总分172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⑥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家属对就医体验的满意情况,该调查问卷每个维度共包含10个题目,总分100分,评分≥80分为满意,计算上述研究对象人数占据全部研究对象的百分比即家属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UPDRS-Ⅲ、BB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UPDRS-Ⅲ、BBS评分 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SF-36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ESCA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较多发,除了疾病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存在密切关联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等均可能成为帕金森病发病的诱因[12]。虽然帕金森的主要临床症状不致命,但伴随着运动功能、咀嚼功能及消化功能的异常加重,患者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其自身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应对帕金森病主要的治疗方案中,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占据主导地位[13];然而,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使用更具人文特色及个性化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对其进行充分的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联合亲情干预应用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帕金森患者制订护理方案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UPDRS-Ⅲ低于干预前(P<0.05),BB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观察组接受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均获得了更显著的提升。分析其原因: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通过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制订专业性强的目标计划,并逐步逐项落实,从而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等症状的改善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14]。专科护理人员具有相对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及理论基础,在应对患者的主要症状的同时,结合循证医学的处理模式及患者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另外,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充分利用了精神科、康复科、营养医学等多领域的医学理念,避免了由于护理人员专业领域的局限性在护理过程中造成的短板。由于帕金森患者获得了更全面的康复措施、营养支持及风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因此其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联合亲情干预应用于老年帕金森患者中,可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其原因: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联合亲情干预通过模拟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亲密关系,让患者感知到周围人群对其的关怀和爱护,从而增加其自我认同及归属感。孙赵娜等[15]将亲情干预模式应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现亲情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及精神状态,同时消除不良情绪,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另外,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模式充分发挥了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学指导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作用。在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中,自身对疾病的认知获得到提升,因而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综合上述多方面原因,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ESCA、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其原因:专科护士主导的协同康复干预能在护理措施及生理学机制对老年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发挥作用;而亲情干预护理能够在心理及精神层面改善患者状态,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与罗欢等[16]研究结果一致。总之,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照护能力均获得提升。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所选取的病例数有待进一步扩增。另外,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受限于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研究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及物料因素对试验设计的影响,因此,最终结论难免存在一定偏差,更确切的研究结论还有待大样本数据以及前瞻性研究的证实。

猜你喜欢

帕金森亲情专科
永不凋零的亲情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清明话亲情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