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学在骨髓细胞形态学带教中的应用

2023-10-29刘海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学时

刘海波

信息社会背景下,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各领域的建设,我国医疗健康领域也顺应时代脉搏进入医疗数字化和数字医疗阶段,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和人工智能医疗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逐步普及[1]。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从“简单应用”加速走向“深度融合”,医学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时空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将面临着变革,针对医学教育模式进行的结构性、技术性优化,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2]。骨髓形态学检查属于内科学四大常规有创操作检查之一,对诊断血液病、遗传代谢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血液病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传统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以语言讲授与静态图像结合的方式为主,学生反映其内容枯燥且抽象,不易理解,以难记忆。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提升骨髓形态学教学质量,深入探究数字化教学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了部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生实行数字化教学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12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实习的本科生62 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1 名。研究组男11 名,女20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2.50±1.10)岁;对照组男13 名,女18 名,年龄21~24 岁,平均(22.10±1.30)岁。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021 年3 月—2022 年12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实习的本科生;自愿参加本项教学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听力、视觉、认知缺陷的学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带教老师确定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的讲解,重点讲述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变化规律,然后,带教老师在显微镜下进一步示教,展示骨髓细胞形态学图像,最后,实习学生在各自的显微镜下进行骨髓形态学的读片及讨论。教学时长共4 学时,每个学时50 min,其中理论授课1 学时,显微镜下示教1 学时,学生阅片实践和讨论共2 学时。

1.2.2 研究组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

带教老师介绍数字化骨髓形态学教学系统,利用其讲解骨髓形态学基本知识。数字化骨髓形态学教学系统由“血细胞的演变篇”“造血系统的发生篇”“血液系统疾病篇”三部分构成:该系统通过3D 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血细胞的发育、演变规律及其形态变化;讲解了不同系统细胞的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等,并附有文字描述;涵盖了正常的骨髓象以及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的大量图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情况,利用骨髓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完成细胞形态学的辨认,反复强化练习及阅片,并通过系统中的测试题库进行强化训练及纠错,对薄弱环节可针对性反复学习。教学时长共4 学时,每个学时50 min,其中理论授课1学时,骨髓形态学教学系统使用及操作介绍1 学时,学生在骨髓形态学教学系统学习及强化训练共2 学时。

1.3 观察指标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以及骨髓形态学读片,满分为100 分,基础知识分数占比60%(60 分),骨髓形态学读片占比40%(40 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越好,教学效果越好;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数字化教学运用的效果包括医学知识掌握、激发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级别为优、良、中、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授课后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基础知识、骨髓形态学读片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授课后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授课后考核成绩比较(分,±s)

2.2 两组数字化教学运用效果比较

研究组医学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数字化教学运用效果比较[名(%)]

3 讨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项目,同时对评估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测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一直是临床检验以及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3-4]。传统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以语言文字讲授与静态图像结合的方式为主,内容抽象且枯燥,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可将骨髓细胞、血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以视频及动画的形式展示,同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强化单个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有助于提升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教学效果[5-7]。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全面信息化时代,同时大跨步进入到了以信息化为基础支撑,并借助信息化为支点进行创新引领,国家以及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均进入到信息化新阶段,信息化浪潮会不断超越快速前进。近些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新技术深刻改变着这个世界,从社会生产模式领域带来新变革,并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同时拓展了国家治理的新领域。互联网行业呈现出高度的活跃性和深度赋能化,并加速向各产业进行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相互融合渗透,推动制造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8-10]。个性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成为“新制造”的新标签。生产领域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社会交流交往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改变,新型的智能化模式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以及民生中,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数字化学习、智能家居等已经颇为普及并持续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应数字化新时代的产物,是与数字中国、智慧医疗、高端制造等热点领域具有同根同源性。从数字社会角度优化和升级数字化学习环境、再次深度思考人才培养规格,革新教学和评价模式,助力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应智能时代的公平、透明、高质量的智慧教育体系[2,7,11]。同时数字化教学转型能够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并有助于突破学习的年龄界限,建立终生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体系和模式。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然后教育数字化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一,教育数字化的实现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从区域和学校角度,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持续建设信息网络、平台系统、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新型基础设施,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同质化[12-13]。其二,着力推进可视化数字化的教学课堂;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变迁,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的主要舞台,而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教学转型的重中之重,探索基于各种生态的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方式,从教学理念开始深入,影响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资源、教学过程、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在新模式下,传统的纸质课本和练习本作为有力支撑,新的电子教材等数字设备,以及智能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成为重要革新点,让课堂教学过程的数据可用、能用、好用,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真正实现服务学生新型能力的培养。其三,改革数字化教学评估体系;学习的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与学的方式。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对教育系统的评价方式进行变革,制定数据采集的标准,促进数据的共享性和可实用性,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数据的采集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制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标准,推进学生新型能力建设[14-16]。优化组合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紧密结合,才能有助于数字化教学的持续发展[17-18]。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历来是临床教学以及临床实践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单个骨髓细胞形态的特点、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规律、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全貌凝练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依据。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器械的限制,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中充分掌握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更加无法完成独立阅片;对于形态学授课教师来说,这部分内容近似于“看图说话”,通常无法用语言文字形象地描述细胞形态特征,学生反馈骨髓形态学教学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无法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及自主学习的兴趣。一项教学研究将微信平台与演讲式教学法联合应用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实习教学中,重点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临床细胞学图片识别能力,夯实学生细胞学诊断理论基础,塑造其正确的诊断思维,实现了现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19];虚拟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上海中医药大学形态学实验室开展的一项教学研究,通过建设形态学虚拟切片资源库,推动形态学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不同院校间实验资源共享的需求[20]。本研究以“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作为血液病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代表课程,针对传统教学的痛点进行教学改革。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点涉及面广,内容多,学生反馈枯燥乏味,难以记忆,设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数字化教学模式将骨髓细胞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单个细胞的形态,同时针对特定的疾病骨髓形态学改变收纳了大量的图谱,这种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变革,将骨髓形态学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特征以动画及图片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学习及理解骨髓细胞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文字授课,画面感十足的授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骨髓形态学阅片能力及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研究组在医学知识掌握、激发学习热情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研究组在理论成绩、知识点掌握、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数字化教学提高了血液科实习医师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其学习潜能、拓展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数字教学以及其带来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推广到血液内科其他内容的教学实践中。

综上所述,血液内科实习医生骨髓形态学教学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帮助实习医生提高骨髓形态学阅片能力及理论考核成绩,并激发了实习医生对骨髓细胞形态学课程的兴趣及热情,进而促进了医学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形态学学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