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医学院校考试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29刘洪付刘晓陈仲全王亮刘栋姜海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试卷考试信息化

刘洪付 刘晓 陈仲全 王亮 刘栋 姜海明

考试管理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环节。尽管高校围绕课程考试已开展了相关的基础性工作,但传统的考试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考试观念、考试服务、命题质量、试题反馈等方面存在不足,考试中的考务组织、考场管理、成绩管理、教学效果管理、考试试卷档案管理等数据散乱,呈碎片化,无法对考试数据进行及时地分析反馈,更无法满足专业认证对学校的要求。试题库建设是推进教考分离、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手段。网络考试可将随机抽题组卷、智能阅卷评分、试卷分析以及学生在线自测等功能汇聚于一身,在授课教师、教务人员、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网上评卷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书写公式符号线路图之类的题型无法网考的问题,逐渐受到高校的欢迎。在课程考试命题中,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要求的试题库和考试模式,是一个急需的问题[1-3]。本研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培训、探索构建并完全实施以网络考试评卷和网上评卷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高校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 高等医学院校考试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传统的课程考试重选拔学生,轻教学反馈,命题阅卷包括由任课教师命题、组卷、送印、试卷领取、手工翻阅、人工合分、成绩录入、试卷回收等环节,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且存在考试内容呆板、试卷标准化程度、重复率等方面难以控制,客观性试题多,综合性思考、分析论述等主观性试题少,题型不合理等弊端,多数教师把试卷批阅后录入成绩就算完成任务,试卷分析也只是统计整体及格率,排分数段等肤浅应付。教师难以对纸质试卷上的每个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难以统计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教育测量学指标,导致无法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弊端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同[3-5]。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标志着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4]。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5]。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6]。当前,大学课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转课堂、混合式课程、微课、慕课、雨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正深入推进,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方向,而高校里“考试管理模式”的发展速度却显得有些滞后于时代,以网络考试、网上评卷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在影响着高校的考试改革,是高校考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方可适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7-9]。

2 信息化考试管理运行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通过对高等医学院校考试管理的实践探索,学校构建起了集网络题库、网络考试、网上阅卷、电子化档案管理、学业检测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考试平台系统,实现学校从题库建设、抽题组卷、考试、阅卷、评测分析、试卷存放等考试相关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教学、学习、考试等工作的高效管理,见图1。

图1 高校信息化考试管理模式线路图

图2 网络题库系统线上考试平台模块图

2.1 提升信息化考试管理的制度保障,更新新时代考试管理观念

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的“全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各国标准都对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医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该遵照培养目标、多种评价方式、覆盖全过程以及注重反馈[10]。根据医学培养岗位胜任力要求,修订出台学校考试工作管理办法、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相关文件,以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建立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采用多元化、多方式、多层次考核与评价机制,确保考核覆盖科学和学术、临床实践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严把教学质量关,实施教考分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结合课程特点,及时调整题型比例,减少记忆类客观题型,增加综合应用能力的题型,突出专业能力考核。在考试组织环节,要求“所有必修课程均需通过网络考试或线下考试网上阅卷的方式进行”。在成绩管理环节,“课终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注重过程性考核,同时增加“必修课程考试结束后均应按专业、教学班进行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用于教学反馈。”从制度上规范高校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严把教学质量关,提高教师对考试相关工作的参与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11-13]。

2.2 加强考务考试培训服务,提高考试工作专业化水平

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多场试题库建设与使用培训会,结合国家级职业考试命题特点以及试题库建设要求,从试题数量、试题类型、试题内容格式、保密制度等方面进行培训,在提高试题命题质量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支既懂课程实际又懂行业标准的专业化医学考试命题队伍,达到反馈指导教学的目的。在考试组织环节,对标国家考试标准,构建监考-网上巡查-巡考三级考试监督体系,学校所有考试均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加强安检,加强考试考场、监考及巡考等环节的育人工作,在每场考试的试卷袋内放置监考操作明白纸,及时处理应对考场内的突发事件,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进一步规范考试工作、明晰责任,优化考试流程,以最严密的考试监督管理体系,确保考试安全[14]。

2.3 推进网络题库、网络考试、网上阅卷“三网并行”,大力提升考试信息化管理效能

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考试信息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加大投入,确保所有考试安全平稳。学校所有课程考试均通过网络试题库库系统生成并提交试卷。对无需纸质答题的课程实施网络题库系统线上考试,对数学、化学等公式符号较多的课程采用纸质试卷线下考试,然后通过扫描试卷的方式,将试卷电子化存储到网上阅卷系统平台,并在网上评卷系统阅卷,客观题由系统评阅,主观题由阅卷教师通过登录网上阅卷系统平台进行盲评,评阅记录电子化存储,形成电子化试卷档案,考试系统平台与学校教务系统的成绩录入无缝对接,形成对试卷的每道题进行信度、效度、区分度等考试测量学的分析,形成课程和班级的试卷分析报告,向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同时,命题教师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及时对试题库命题修正、校对,从而促进学校试题库建设,见图 1,2。考试全过程均在系统平台进行,从制度和技术上有效杜绝的考试舞弊或者失误等行为的发生,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3 实施信息化考试改革成效分析

3.1 信息化考试改革极大提高考试效率

通过网络题库、全面推进网络考试或线下考试网上阅卷并行的考试平台全面无缝对接教务系统、全力加强网络技术保障等举措,实现校内课程考试命题、阅卷、考试分析等环节的全流程网络管理,保障了每年200 余门次课程近4 万人次网络考试以及500 余门次课程近7万人次线下考试网上阅卷高效平稳运行,网络考试通过随机显示试题的方法打乱试题顺序和控制答题时间等方式,有效地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发生。减少了试卷领取、翻阅、合分、成绩录入、试卷回收、试卷整理归档等环节,所有阅卷过程均在系统中完成,客观题由系统评分,主观题由阅卷教师盲评,有效避免了因合分、誊分、复分等环节出现的阅卷失误,确保了成绩计算的准确性,极大的节约了教师阅卷时间,公共课阅卷时间由原来的2 周降低到3 天,减轻阅卷负担,切断人为因素影响,保障考试公平。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对新事物产生抵触心理,通过先培训、再试行、逐步带动、全面推开的方式。通过实施信息化考试改革,减轻了考务人员的组考压力,为考试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利用分层抽样方法,在课程负责人名单中随机抽取50 名,发放问卷165 份,收回有效问卷139 份;从使用过该平台的授课教师中随机抽取100 名,发放问卷300,收回有效问卷232 份;从使用过该平台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00 名,发放问卷450 份,收回有效问卷399 份。调查问卷发现,信息化考试管理改革,得到了任课教师、考务人员和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对平台系统的有效满意度达92.8%(129/139),有94.0%(218/232)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的考试系统平台能够满足课程考试的使用需求,有89.0%(355/399)的受访学生认同学校的信息化考试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考试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3.2 信息化考试改革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考试管理数字化

学校通过将构建信息化考试平台的思路与研发企业密切沟通,促进了校企合作,让企业从高校这个需求者的角度设计考试平台,更加实用,实现了考试管理的成果转化,为高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并积极申报相关专利。构建平台3 年来,省内外多所高校通过来校考察或线上咨询的方式就信息化考试改革进行交流,同时,该平台在20 余所高等院校中进行推广使用。在做好信息化考试管理的同时,信息化考试改革的模式也在改变这教师对考试的观念和关注度,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对考试工作的研究积极性,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可以直接为教师所用,在反馈教学和提升后续教学质量的同时直接用于教学研究。近3 年,学校教师发表与考试相关的教学论文20 余篇,获得信息化考试相关省级教学课题2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

3.3 信息化考试改革强化了学校育人成效

信息化考试平台的网上盲评试卷、与教务系统的成绩录入无缝对接,规避了考试阅卷环节的众多人为因素,在入校教育环节就让学生明白大学学习没有捷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试环节是考试管理的核心,监考人员执考力度与学校的学风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监考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考试的心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考试管理,修订的考试违纪办法,对考试违纪行为零容忍,加强诚信教育,在学校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诚信考试氛围越来越浓厚,考试育人的效果愈加明显[15-17]。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考试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阅卷管理进一步规范,阅卷效率进一步提高,试卷分析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为教师减轻负担,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校节约运行成本,促进大学教育考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猜你喜欢

试卷考试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