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建议

2023-10-27许艳超

天津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卓越分区

许艳超

(江南大学《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江苏无锡 214122)

科技期刊作为记录、传播科学新发现的重要载体,是反应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担负着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任务,体现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软实力,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发展的需求。

中文科技期刊作为传播国内最新科技成果的载体,直接体现着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突出专业化导向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做精做强专业类、综合类学术期刊,带动学科和行业发展”[1]。《意见》的出台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为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同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2],遴选出285项进行支持,其中164项为中文科技期刊。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3],提出了论文代表作制度,要求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 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文件的出台将改善目前盛行的“唯SCI论”的风气,同时呼应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托举部分国内期刊的快速发展。在当前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的被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研究也越来越多。初景利等[4]通过对比中外文科技期刊办刊宗旨与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外文论文和中外文期刊的差距,再次明确了中文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内科学研究、服务科技人才培养、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定位与作用。刘莹等[5]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中的中文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文影响力、影响因子、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等情况,提出吸引优质稿源、扩大期刊容量、树立期刊品牌、搭建交流平台、扩大期刊宣传、提升服务等措施促进一流期刊建设。王婧等[6]统计分析了2021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等情况,得出2021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步伐稳健、近3年文章内容质量逐年提高。刘静等[7]通过对Scopus数据库收录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进行分析,建议中文科技期刊根据Scopus收录标准进行完善,并借助国际数据库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丁燕[8]从期刊集群化、出版数字化、新媒体传播、编辑专业化等方面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升策略。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的第5个年头,通过分析入选中文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国际影响力变化,研究中文卓越期刊的国际发展水平,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启发。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1 统计源期刊

选择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领军类、重点类、梯队类项目中语种为中文的100种科技期刊(以下简称为“中文卓越期刊”,其中含95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和5种科普期刊)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指标统计

数据库收录及核心期刊通过万方数据库(CSCD、EI、SCI)、《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7版)》期刊(简称“核心期刊”) 查询,2022年数据库收录参照中国知网统计结果(EI数据库收录情况根据2022年6月6日发布的最新名单进行调整)。国际影响力期刊(TOP期刊)变化参阅(统计年2016—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 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 5%~10%)期刊数量变化。期刊分区统计参照《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统计年2019—2021年),部分期刊因学科交叉,会被分入不同的学科进行统计,故分区统计按照所属学科最高区进行统计。分区变化根据期刊所属学科只要有分区变化就计入统计,如《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在学科头部及神经外科学、外科手术学、耳鼻咽喉科学2019年分区分别为Q4、Q3、Q4,2020年分区分别为Q4、Q3、Q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最高分区为Q3,分区统计则按照Q3统计;在学科耳鼻咽喉科学《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由Q4上升至Q3,若有分区变化,则计入分区变化统计中。

2 国际影响力情况

2.1 TOP期刊变化

通过分析统计年2016—2021年TOP10%期刊(TOP 5%期刊175种,TOP 5%~10%期刊175种)中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及中文卓越科技期刊数量发现(表1),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 5%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 5%~10%期刊)中的中文科技期刊总量逐年减少,中文科技期刊总量占比由50.86%降至29.14%,其中TOP 5%中文期刊数量降低了67.92%,表明在期刊发展新形势下,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发展水平较英文期刊发展态势较慢。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95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中只有约50%的期刊入选TOP期刊,且入选总量呈逐年递减;减少较为明显的为TOP 5%中文卓越科技期刊数量,2021年比2016年降低了58.62%;而TOP 5%~10%中文卓越科技期刊数量变化不大。在2016—2021年,荣获2项荣誉的中文卓越科技期刊总量变化较缓,虽然TOP 5%期刊数量降低较多,但TOP 5%~10%期刊数量略有上升,且中文卓越期刊总量占中文期刊数量由32.58%上升至42.16%,中文卓越科技期刊整体下降率要低于中文期刊下降率(表2),表明在卓越行动计划及国家各项期刊发展政策的扶持下,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发展虽得到了有力保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优势期刊的发展。

表1 2016—2021年我国中文TOP期刊国际影响力期刊数量变化Tab.1 Changes in number of Chinese TOP journals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from 2016 to 2021

表2 2017—2021年我国中文TOP期刊国际影响力期刊下降率变化Tab.2 Changes in decline rate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TOP journals from 2017 to 2021

2.2 WJCI分区变化

通过分析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中的分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在全球期刊中的发展水平和位置,已有超过2/3的中文卓越科技期刊进入Q1和Q2。2020年进入Q1的期刊较2019年增长了24%,且全部期刊均进入分区(表3)。通过中文卓越期刊WJCI分区变化发现(表4),有20余种期刊分区有所提升,仅5种期刊分区有所下降,同时发现,拥有交叉学科内容的期刊分区上升更为明显。2020年,有24种期刊分区有所上升,其中13种期刊拥有交叉学科,如《自动化学报》2019年在“自动化与控制系统”“计算机硬件与架构”“计算机辅助设计”3个学科的分区分别为Q2、Q1、Q2,2020年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分区上升至Q1。以上分析表明,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中文科技期刊在全球期刊排位逐渐提升,且交叉学科的期刊提升更明显。

表3 2019—2021年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中文科技期刊WJCI分区统计Tab.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JCI division changes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selected in Excellence Action Plan for China STM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1

表4 2020—2021年入选卓越行动计划中文科技期刊WJCI分区变化Tab.4 WJCI division changes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selected in Excellence Action Plan for China STM Journals from 2020 to 2021

2.3 数据库收录变化

科技期刊需要将科技信息进行快速传播,各大数据库可以作为很好的知识传播平台,从而提升期刊传播力和规范期刊建设。同时,进入国际权威数据库需达到其设定的遴选条件,这也可从侧面反映出期刊的发展水平。选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分析中文科技期刊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95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均为核心期刊,CSCD数据库收录93种(核心库收录90种,扩展库3种),EI数据库收录53种,SCI数据库只收录5种,在2020年和2021年共新增4种期刊被ESCI数据库收录,分别为《岩土力学》《中国激光》《光学学报》《科学通报》。通过统计5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在统计年2016—2021年JIF排名及分区变化情况发现(表5),5种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时间均较早, JIF排名以2020年为拐点,先呈降低趋势,2021年则略微上升。自卓越行动计划实施以来,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分区变化不大,只《化学学报》2020年JIF分区由2区降为3区,但入选期刊所在分区均较低。以上分析表明,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在国内均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而在国际上仍欠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中文期刊。

表5 2016—2021年5种SCI数据库收录中文卓越期刊JIF排名及分区变化Tab.5 JIF ranking and division changes of 5 Chinese excellent journals included in SCI databases from 2016 to 2021

3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建议

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中文期刊在TOP期刊变化、WJCI分区变化、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的分析中发现,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中文卓越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一定提升,但仍然缺乏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以此为启示,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逐步提升我国整体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3.1 持续增强政策支持,加大一流期刊扶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一系列利于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和引导措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9]等文件的出台和中国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专委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同时,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鼓励了科研工作者将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为中文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分析《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发现,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全部入选,4个分区中Q1的期刊数最多,且在2020—2021年分区上升的期刊数高于分区下降数量,但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依然较少。卓越计划入选项目中,入选领军、重点期刊类项目的51种期刊全部为英文期刊;梯队期刊类项目199种期刊中,中文期刊100种。因此,应持续加强对中文科技期刊的扶持,尤其是加强对部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流中文科技期刊的扶持,这对于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中文科技期刊可划分为3个梯度,并采取“一刊一策”;对于一流中文科技期刊,可加大扶持力度,以冲击国际一流期刊为目标,争取进入国际期刊第一阵营;针对卓越中文科技期刊,以持续增强国内影响力为主,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对于大多数普通中文科技期刊,以提升国内影响力为主,为卓越中文科技期刊提供后备力量,或根据学科发展水平,以学科为导向,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从而使得具有交叉学科的中文科技期刊具有更多的扶持机会。

3.2 增加传播平台,提升中文期刊传播广度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库作为学术研究的汇集地,是科研成果传播和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平台,为读者查阅科技信息提供了便利。数据库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科研成果的国内外传播。目前国内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际知名数据库包括SCI、ESCI、EI、Scopus等。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95种中文科技期刊几乎都被国内的权威数据库所收录,虽然在国际数据库中的收录较少,但学科内排名呈增长趋势。期刊作为传播最新科技成果的载体,提升中文期刊的传播力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显示度,加入国内权威数据库便于科研工作者的检索,有利于科研成果在国内的快速传播;加入国际数据库是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向全球范围的相关科研人员展示我国的科研能力,是传播中国科研成果的良好平台。

除数据库外,微信公众号、期刊网站、集群化期刊平台等新媒体均可作为传播平台增加成果展示的丰富性和显示度。根据刘莹等[5]的调查结果,梯队期刊中,86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比高达90.53%,并增加了传播模式,丰富了科研成果的传播形式。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多方位、多角度对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形成“一刊(一文)多点,点点相连”的传播模式。如抖音、微信视频号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科研成果,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以文字内容记录更为详细的科研内容;同时,增加各平台的交互性,如在视频中设置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的链接、微信公众号中添加文章的二维码等,提升科研成果读取方式的便捷性。还可以利用集群化期刊平台对同学科文章进行相似性关联推送,作者在读取一篇文章时,对相似文章进行追踪推送,以“一文”为核心,形成文章网络,给作者提供更多参考的同时增加同类学科文章的传播机会。

3.3 加快科技成果传播速度,提升服务能力

将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展现出来,推动科技的快速及持续发展,这是科技期刊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95种中文卓越科技期刊发现,76种期刊(占比80%)在中国知网采用网络首发,19种期刊没有进行网络首发,其中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虽未进行网络首发,但在中华医学会期刊集群管理网站“中华医学期刊网”均有发布,并且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搭建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平台”[9]将作者投稿到网上刊出的处理时间控制在1个月内,让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查阅到最新的科研成果。

4 结 语

中文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并非一蹴而就,增加跻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阵营的期刊数量是第一发展目标。在各项政策及提升措施的加持下,中文期刊影响力提升将得到有力保障,虽然现在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的中文期刊依然缺乏,但相信在国家期刊强国建设过程中,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会更加迅速,中国期刊世界化的办刊经验会更加丰富,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品牌。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卓越分区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浪莎 分区而治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卓越之梦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