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半夏汤穴位贴敷防治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10-18王海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恶心半夏穴位

王海艳

目前, 临床治疗癌症患者常用的方式是化疗, 其对控制癌症进展具有显著效果, 但在化疗时使用的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 期间多数患者会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症状[1]。目前, 临床治疗肿瘤患者CINV 多使用常规西药止吐剂, 但效果不佳。中医认为肿瘤CINV 是由于脾胃受邪毒侵犯导致, 故需以扶正祛邪、和胃降逆为原则进行治疗。小半夏汤具有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穴位敷贴是一种特殊的中医外治方法, 其能使药物充分渗透肌肤, 通过穴位、经络进入体内,从而有效发挥药效[2]。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半夏汤穴位贴敷对肿瘤CINV 患者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8 月~2022 年5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肿瘤CINV 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 例。对照组男13 例, 女12 例;年龄40~75 岁, 平均年龄(59.01±6.34)岁;肺癌7 例、胃癌9 例、淋巴瘤5 例、乳腺癌4 例。观察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41~74 岁, 平均年龄(59.54±6.19)岁;肺癌5 例、胃癌10 例、淋巴瘤4 例、乳腺癌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准许了此项研究的实施, 所有患者均知悉此研究内容。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依据《中医内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上述中西医诊断工具中的内容高度相符者;发病年龄为18~80 岁者;无明显化疗禁忌者;预计生存期>3 个月者。排除标准:对中药方中某些中药成分或敷贴过敏者;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而不能有效沟通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

1.4 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 化疗前30 min 常规给予止吐药物, 具体用药根据化疗方案引起的致吐程度而定, 直至此次化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 使用的中药方为小半夏汤方, 方药组成为姜半夏、生姜各20 g, 取患者神阙穴、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研磨上述中药成粉状,并与凡士林混合调成糊状, 将调配好的3~5 g 药物放置在穴位贴中, 贴敷前首先用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擦拭, 并用手指按压, 按压力度以感到酸胀麻为度, 贴敷穴位贴。住院期间在化疗前30 min 开始贴敷, 出院后在患者晨起后贴敷, 6~8 h/d, 药物更换1 次/d, 贴敷治疗至化疗结束后第5 天。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前后的QLQ-C30 评分及FLIE评分。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急性毒性反应及抗癌药物急性反应分度标准, 将呕吐分为0~Ⅳ度, 无呕吐症状为0 度;每天呕吐1~2 次为Ⅰ度;每天呕吐3~5 次为Ⅱ度;每天呕吐6~8 次为Ⅲ度;频繁呕吐、无法控制为Ⅳ度。恶心评分0~Ⅳ度, 无恶心症状为0 度;存在轻度恶心, 不影响患者生活与进食为Ⅰ度;影响进食、存在明显恶心症状为Ⅱ度;恶心程度较重, 对正常生活、进食造成影响为Ⅲ度;不能卧床与进食, 恶心程度严重为Ⅳ度。治疗后, 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为0~Ⅰ度评定为显效;治疗后, 恶心、呕吐症状为Ⅱ度评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为Ⅲ、Ⅳ度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生活质量:使用QLQ-C3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总分112 分,得分越高, 患者生活质量越差;使用FLIE[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生活功能进行评价, 总分63 分,得分越高, 患者生活质量越佳。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便秘+腹胀腹痛)/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FLIE 评分比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QLQ-C30、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QLQ-C30 评分低于对照组, 恶心、呕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 评分、FLIE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 评分、FLIE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QLQ-C30 评分 FLIE 评分恶心 呕吐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 65.71±11.21 54.64±9.78 10.37±3.61 32.91±9.84 10.45±3.72 32.91±9.84观察组 25 65.91±9.84 40.12±7.23a 10.26±3.15 50.21±9.71a 10.63±3.53 40.67±10.52a t 0.067 5.970 0.115 6.257 0.175 2.694 P 0.947 0.000 0.909 0.000 0.861 0.010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化疗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其能够杀死肿瘤细胞, 避免肿瘤细胞蔓延或复发, 但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严重的恶心、呕吐会使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紊乱, 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来治疗CINV 的止吐药物, 但部分患者呕吐、恶心症状仍未改善, 且易反复[7]。

中医认为CINV 属于“呕吐”的范畴, 多由患者接受化疗后, “邪毒”侵犯胃腑导致的, 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记载:“诸呕吐, 欲不得下者, 小半夏汤主之。”本研究选用中药为小半夏汤,其方剂组成为姜半夏、生姜, 其中半夏能够起到降胃气而止呕吐的作用, 生姜可降逆温胃止呕, 两药合用,能达到和胃降逆、止呕的目的[8]。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手法, 具有运行气血、疏经通络作用, 其中内关穴具有和中降逆的作用, 中脘穴的作用为和胃降逆,足三里穴可祛毒调机, 内关穴可舒胀和中[9]。本研究结果表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 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半夏汤穴位贴敷能改善肿瘤患者CINV 症状, 提升临床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这与王晓艳等[10]研究结果相似。

小半夏汤中半夏含有葡萄糖醛酸甙、葫芦巴碱、β 谷甾醇及甲硫氨酸等成分, 能有效起到镇吐和抗癌等作用;生姜中姜酮和姜烯酮等成分能刺激胃黏膜合成, 释放内源性胃蛋白酶原, 从而起到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 辅助提升生活质量[11]。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QLQ-C30 评分(40.12±7.23)分低于对照组的(54.64±9.78) 分、恶 心 评 分(50.21±9.71) 分、呕 吐评分(40.67±10.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2.91±9.84)、(32.91±9.8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半夏汤穴位贴敷能减轻肿瘤患者CINV 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这与许蕾等[12]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小半夏汤穴位贴敷能使肿瘤CINV 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得到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疗效显著。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未来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恶心半夏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夏季穴位养心
题出的太恶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卷卷当道之花开半夏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