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3-10-18储建范惠文唐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阿霉素浸润性紫杉醇

储建 范惠文 唐珊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据相关资料统计[1],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病率达到10%~20%, 相较于其他类型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效果更差,5 年生存率基本低于15%。三阴性乳腺癌在内分泌治疗、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治疗中敏感性均较低,治疗难度较高。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载体为纳米微粒蛋白, 不仅能让肿瘤局部保持高浓度紫杉醇, 且毒副作用较少, 与表阿霉素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本研究特收集本院收治的100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表阿霉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1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 例。对照组年龄32~75 岁, 平均年龄(53.5±7.2)岁;转移器官部位数1~4 个, 平均转移器官部位数(2.2±0.6)个;44 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6 例为浸润性小叶癌。观察组年龄33~73 岁, 平均年龄(53.0±6.7)岁;转移器官部位数1~3 个, 平均转移器官部位数(2.0±0.6)个;45 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5 例为浸润性小叶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s)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 例数 癌症类型 平均年龄(岁) 平均转移器官部位数(个)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观察组 50 45 5 53.0±6.7 2.0±0.6对照组 50 44 6 53.5±7.2 2.2±0.6 χ2/t 0.1021 0.3595 1.6667 P>0.05 >0.05 >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2017 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②Karnofsky 行为状态评分>60 分, 生存时间>3 个月;③病灶为单侧, 化疗规律;④病历资料没有缺失;⑤对研究内容知悉, 没有异议, 自愿参与研究,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放化疗既往史;②其他恶性肿瘤;③药物过敏;④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⑤妊娠、哺乳女性;⑥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视听功能不全;⑦中途退出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多西紫杉醇注射液(Rhone-Poulenc Rorer S.A., 注册证号X20010340)联合盐酸表阿霉素(Antibioticos S.p.A., 注册证号X19990296)治疗, 静脉滴注表阿霉素75 mg/m2, 多西紫杉醇75 mg/m2, 连续用药3 周。观察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83044)联合表阿霉素治疗, 治疗第1~8 天在30 min 内静脉滴注150 mg/m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第1 天在30 min 内静脉滴注盐酸表阿霉素75 mg/m2, 连续用药3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以《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为参考依据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完全缓解:CT 检查患者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CT 检查患者肿瘤减小>50%;稳定:CT 检查患者肿瘤减小20%~50%;进展:CT 检查患者肿瘤减小<20%,或出现增大。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3]。

1.4.2 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 采取两组患者血液标本,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4]检测HIF-1α、ET-1、VEGF, 检测试剂均来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过程均根据说明书完成各项操作。

1.4.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两者患者不良反应, 包括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血小板下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HIF-1α、ET-1、VEGF 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HIF-1α、ET-1、VEGF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 ±s, p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 ±s, pg/ml)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HIF-1α ET-1 VEG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73.35±5.46 128.35±4.74a 83.66±6.43 47.73±4.23a 339.76±8.25 215.66±6.35a对照组 50 171.96±5.63 142.68±6.43 83.65±6.50 58.36±5.18 338.85±8.25 269.51±7.46 t 1.2532 12.6846 0.0077 11.2393 0.5515 38.868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常见恶性肿瘤, 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 乳腺癌患病率明显上升, 而三阴性乳腺癌属于特殊类型乳腺癌, 患者雌激素、原癌基因、孕激素受体经癌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阴性。该疾病多见于绝经期女性群体, 侵袭能力较强, 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特别是脑部、内脏转移率较高[5,6]。研究发现[7],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 年生存率低于15%,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转移, 生存时间一般在10~15 个月,且患者生存质量普遍偏低, 因此三阴性乳腺癌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临床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常以紫杉醇类、蒽环类药物为主, 而紫杉醇类药物在治疗时需要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 或者在治疗前服用大量激素, 以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但聚氧乙烯蓖麻油本身就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骨髓抑制、脱髓鞘反应、外周神经轴突变性[8,9]。多西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 可以和癌细胞微管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 避免癌细胞复制、解聚, 从而促进癌细胞死亡[10]。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载体为纳米微粒蛋白, 可以在肿瘤局部保持高浓度紫杉醇, 静脉注射后白蛋白受体穿胞途径、外间质肿瘤细胞酸性分泌蛋白途径可以提升药物浓度, 从而提升临床效果, 降低毒副作用[1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相较于传统紫杉醇制剂效果更好,但药物比较昂贵, 许多家庭无法负担。表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对RNA 合成、DNA 复制具有抑制作用, 可以避免癌细胞分裂, 还能阻止拓扑异构酶Ⅱ, 促进DNA 超螺旋松弛, 进一步阻止DNA 复制、转录[12]。HIF-1α 属于异源二聚体, 在缺氧时广泛存在于机体各部位, 对VEGF、糖酵解相关酶具有诱导作用, 确保机体正常供能、供氧、供血, 保持癌细胞代谢功能[13]。在内皮细胞活化、迁移中VEGF 起着重要作用, 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促进作用, 实体恶性肿瘤中VEGF 表现为高表达[14]。由于肿瘤生长、转移均受血管生成影响, VEGF 水平则会对血管生成产生调控作用。ET-1 属于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物质, 是一种促分化剂, 具有极强的血管收缩作用, 在肿瘤发生中均有参与[15]。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HIF-1α、ET-1、VEGF)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学指标(HIF-1α、ET-1、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表阿霉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癌细胞生长、代谢均具有良好抑制作用, 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而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血小板下降均属于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对患者耐受度具有明显影响, 不良反应更少, 患者更容易接受, 治疗配合度更高。

综上所述,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 不仅临床效果更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阿霉素浸润性紫杉醇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
柚皮苷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