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对尺桡骨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及VAS 评分的影响探讨

2023-10-18刘奇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肘关节桡骨髓内

刘奇峰

儿童尺桡骨骨折主要发生年龄在14 岁以下, 这类人群骨骼力量尚未发育完全, 可能因为直接或者间接外力导致前臂的尺骨、桡骨存在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情况, 称之为儿童尺桡骨骨折, 主要症状表现为前臂疼痛、活动受限,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出现前臂畸形表现,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较大影响[1,2]。目前, 针对尺桡骨骨折患儿, 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纵向牵引、夹板固定等, 如果存在效果不理想、多段骨折、再次骨折等情况可以采用接骨板固定术进行治疗, 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可能存在骨折不愈合或再次骨折的情况。目前, 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临床使用效果较好[3,4]。基于此, 本文针对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尺桡骨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 年2 月~2022 年3 月收治的48 例尺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25 例为闭合性骨折, 23 例为开放性骨折。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24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7.12±3.14)岁。研究组14 例, 女10 例;平均年龄(8.26±4.0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10113)。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尺桡骨骨折诊断标准, 并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②患儿均为初次骨折;③患儿均无其他合并损伤、器官疾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s)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男女对照组 24 13 11 7.12±3.14研究组 24 14 10 8.26±4.01 χ2/t 0.085 1.097 P 0.771 0.279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 调整体位为仰卧位, 将患肢置于前胸, 采用背侧入路开展手术, 于肱骨外侧髁与桡骨茎突间作一切口, 使桡骨干充分暴露出来,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固定, 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复位情况, 固定结束后缝合伤口, 结束手术。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儿身体状况, 根据病情使用相应的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1.2.2 研究组 实施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使用X 线片检查髓腔情况, 按照髓腔直径的50%~60%选择合适的钛制弹性髓内钉, 根据患儿情况对患处实施浸润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 患儿呈仰卧位, 使用C 臂机透视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 如果闭合复位不成功则在骨折端行小切口进行辅助复位。髓内钉放置在桡骨远侧桡背侧骺板近端1.5~2.0 cm 处,切口保持在0.5 cm 左右, 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患儿桡神经浅支和腕背侧伸肌腱, 尺骨需要从尺骨鹰嘴桡背侧骺板远端1.5~2.0 cm 处进钉。使用尖椎开孔时需要与骨干呈45°, 采用把持器将适合的弹性髓内钉从开孔处插入骺板下0.5 cm 左右, 另一枚弹性髓内钉放置方法相同。最后将髓内钉弯折并剪断, 将其尾部部分留骨外0.5 cm 左右并埋于皮下软组织内。术后需患儿屈肘位呈90°, 使用石膏固定前臂于中立位, 并根据患儿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术后当天制定相应的患肢手指、肩关节主动或者被动的训练方案,进行基础训练。术后3~4 周拆除固定石膏, 加强患肢肘部伸、屈以及前臂旋转功能的锻炼。嘱咐患儿家属术后6~8 周进行复查, 检查骨折端愈合情况、患肢关节、手指活动情况, 术后3~6 个月后根据情况取出内固定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肘关节功能情况 采用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 评价患儿肘关节功能, 总分100 分,≥90 分为优, 75~89 分为良, 60~74 分为中, <60 分为差[5]。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治疗前后VAS 评分 采用VAS 评分评价患儿疼痛程度, 总分10 分, 0 分为无痛, 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 7~10 分为重度疼痛[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肘关节功能情况对比 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7.23±1.89 5.17±1.28研究组 24 7.24±1.45 3.12±1.16a t 0.021 5.814 P 0.984 0.000

表3 两组肘关节功能情况对比(n, %)

3 讨论

儿童骨骼处于快速发育时期, 儿童的生理结构与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 尺桡骨骨折是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肢处肿胀与疼痛, 部分患儿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但是对于复位不理想、可能引发再次骨折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7,8]。机体前臂的主要功能是旋转, 可以扩大手臂的运动范围与功能, 发生骨折时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对于患儿的心理和身体造成较大伤害[9]。常规治疗中石膏托或者是石膏夹板在固定方面效果欠佳, 并且容易引发骨折断端移位、石膏压疮等并发症;患儿年龄较小, 其自控能力较弱, 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较大, 可能留下瘢痕影响美观, 在取出内固定物时容易引发再次骨折, 所以儿童骨折并不建议使用, 目前, 临床上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儿童桡骨骨折应用较为广泛, 其治疗效果受到各儿科医生的认可[10]。

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法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 通过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儿童桡骨骨折其骨膜的损伤程度较小, 对于骨折端的血管组织破坏较少, 儿童本身的抵抗力、自愈较弱, 伤害越小患儿骨折恢复则越快。而且钛制髓内钉进钉点是避开骨骺的, 也不会对骨骼的发育造成影响[11]。石膏托、石膏夹板在骨折端复位方面存在不稳定性, 复位效果欠佳, 而弹性髓内钉固定则利用穿入点、骨折点、髓内钉头部、髓腔接触点多方面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 增加了复位的稳定性[12]。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的钛制髓内钉其直径和弯折角度可以适应手臂的运动规律,使其在手术结束后就可以开始基础的康复训练, 避免了因长期外固定而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情况,促进患儿患肢功能的恢复。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创伤口较小, 术后感染率较低, 而且愈合后伤口较小, 对于儿童在成长期间的爱美心理影响不大。钛制弹性髓内固定术治疗不会像常规的外固定术一样需要尽量减少前臂的活动, 而是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 这也可以促进断骨形成骨痂, 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尺桡骨骨折, 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疼痛感较低, 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肘关节桡骨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