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癌PET-CT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3-10-14杨志萍徐俊玲孙宝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负性肺癌个体

杨志萍,徐俊玲,李 娜,孙宝红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

肺癌病灶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伴有咳嗽、喘鸣或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的预后较好[1]。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是肺癌患者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评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可以确定患者肺癌所处阶段,有助于医生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放疗或化疗方法[2-3]。但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加上PET-CT检查需在患者体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风险和不适感,让患者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4]。因此,需要采取心理干预,减轻检查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确保PET-CT检查顺利进行。聚焦解决模式是Sterve deshazer在积极理学背景下提出心理干预模式,干预中心围绕受干预者,与受干预者共同构建解决方案,充分尊重干预者、相信其资源和潜能。目前,该心理干预模式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或缓解孕妇负性情绪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5-6]。2020年10月1日~2022年5月1日,我们对行PET-CT检查的51例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行PET-CT检查101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7]诊断标准者;②接受PET-CT检查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PET-CT检查禁忌者;③合并语言沟通、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④妊娠、哺乳期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9~66(48.27±7.99)岁;体质量指数(BMI)(22.14±2.02)。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1~67(48.36±7.76)岁;BMI(22.34±1.8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基础信息: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结果、治疗计划以及个人和社会资源。②诊断和评估: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其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③建立护患关系: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同时采取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等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PET-CT检查的目的、方法,在检查前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如检查前饮食禁忌、如何平稳呼吸等,增强患者信心和配合度。④检查前准备和心理疏导。检查前安排专业护士、医生进行指导和协助,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完成检查过程,减轻检查中不适感;同时对患者进行精神疏导,缓解其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情绪。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干预小组:由肿瘤科医生(1名)、放射科医生(1名)、护士长(1名)和责任护士(5名)构成干预小组,在研究开始前召集组员开会讨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方案,将干预方案聚焦在患者负性情绪上,方案重点在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根据患者情绪调整心理干预方式,实施动态调整。由护士长安排护士学习肺癌、PET-CT及聚焦结局模式心理护理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护士考核合格后纳入护理工作。②干预方案:干预方案围绕患者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展开。a.问题的定义。了解患者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情,以及其面对问题的感受。b.目标设定。与患者共同制订目标,让患者明确PET-CT检查目的、流程、注意事项、配合的工作等。c.策略制订。为实现目标,提供不同的策略方案,并与患者共同讨论并选择最适合的策略。如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是否需要心理护理等;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不同的心理疏导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术、艺术疗法等,帮助患者快速平稳呼吸,积极面对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③实施:a.认知。护士在掌握患者基础信息后,需要多方面了解患者,获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PET-CT检查的态度以及对未来诊断结果的恐惧和担忧等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心理护理方案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b.交流。积极与患者交流,与其分享病友类似的经历以增强患者信任感。在交流时,医护人员尽量耐心、细致、倾听患者情感表达,促进患者宣泄情感,并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支持。c.评估。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检查中可能产生的负性情绪。d.缓解不良情绪。根据患者负性情绪,运用符合患者特点和需要的缓解措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行为治疗、休息等,帮助患者减轻检查前的忧虑、恐惧等负性情绪。e.强化信心。鼓励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预期,增强其信心。如向患者介绍PET-CT检查的具体过程、检查结果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使其更好地理解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减轻恐惧和担忧。f.后续服务。在检查结束后,护士需跟进患者复查和治疗情况,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提供相应的营养和心理支持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在检查结束后至出院前时间内,由患者自行填写负性情绪和满意度调查表。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8]和抑郁自评量表(SDS)[9]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标准分<51分为正常,51~60分表示轻度焦虑或抑郁,61~70分表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表示重度焦虑或抑郁。本量表经研究重测检定,Cronbach′s α>0.8,说明具有良好信效度。②PET-CT检查图像质量:由同一名影像科医生对两组PET-CT检查结果进行阅片审查,从获取图像的清晰度、病灶显示程度和对最终结果的判定有无影响等角度进行质量评定。若图像清晰无伪影,可明显见肺部组织病变为优;若图像较为清晰,见少量伪影和示踪剂浓聚为良;若伪影较为严重,但不影响本次阅片诊断为可;若伪影影响关键组织的呈现清晰度,无法进行阅片检查为差。③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该量表经过重测检定Cronbach′s α>0.8,说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PET-CT检查图像质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PET-CT检查图像质量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在肺癌早期及时检查发现、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率[10]。PET-CT是一种常规影像学扫描手段,可以通过清晰显示肺部组织及病灶特征如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确定患者肺癌所处阶段;通过检查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及具体手术方式[11]。但该检查需要在患者体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且需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和呼吸平稳,对身体状况较差患者而言可能会存在困难,进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12]。另外,肺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很多患者由于受家庭、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诊断检查、接受治疗、复查等过程中,进而产生焦虑、抑郁、多疑等负性情绪[13]。因此,需要重视肺癌患者的情绪变化,尊重患者个体感受,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重点集中在认识个体、与个体共同构建解决方案上,以此达到个体期望目标[14]。从聚焦解决模式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描述问题(与个体沟通确定存在的问题和大体原因)、构建目标(个体想要达到的可行性、可测量性目的)、寻找例外(根据积极例子促使个体获得动力和信心)、给予反馈(结合目标达成度、例外经验向个体提供建议)、评价进步(时刻关注个体进展并及时鼓励)5个环节[15]。王宁宁等[16]研究发现,从患者人际交往角度提高对个体重视度,改善个体多方面人际关系交往质量,可以缓解宫外孕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生理应激反应。表明从个体情绪、心理障碍角度出发,在评估个体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理想的干预效果。

在本研究中,在制订心理干预方案初期充分考虑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障碍,包括对疾病的恐惧、PET-CT检测的未知和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注射的不适感等,针对患者情绪提供不同的干预措施,并安排专业护士、医生进行指导和协助,确保患者能够准确完成检查过程。另外,聚焦解决模式强调患者参与,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心理干预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研究向患者介绍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患者共同制订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提供不同的策略方案,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感受和干预意愿。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解决模式下充分尊重个体意见表达,考虑患者实际情绪状态,进而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使患者更加放松和舒适[17]。从扫描图像结果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无法诊断或识别的较差PET-CT检查图像,但观察组PET-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焦虑和紧张会引起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从而影响图像质量。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恐惧、压力和焦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进而更快控制呼吸频率。另外,提高心理护理质量也是护患有效沟通的表现,有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进而提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提高PET-CT图像质量。从该角度延伸,在建立和谐的护患、医患关系基础上,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对医学检查和治疗的认知和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结解决模式联合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满意度,为检查、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但本研究尚未对负性情绪与患者在接受PET-CT检查过程中的自主神经系统指标进行直接相关性分析,负性情绪是否直接影响患者检查依从性和图像质量仍未可知,需要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检查图像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性肺癌个体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