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2023-10-12王云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层级医疗满意度

王云霞,李 达,谈 婷

(1.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孝感432000;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医院临床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紧缺、服务不足、效率低下、质量参差、患者不满、医护紧张等[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院临床管理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等,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实现患者居家康复,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同时要求医疗机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落实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这些政策措施为医院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3]。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和风险[4]。优化层级管理是指根据不同层级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各层级之间的有序衔接和协同配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5]。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优化层级管理理念相结合的医院临床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能够优化医疗服务的层级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6]。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医院临床管理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3年4月1日收治的120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岁者;②在本院就诊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7]者;③愿意使用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或传统管理方法者;④有固定的联系方式和住址,能够配合本研究随访和数据收集者;⑤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在本研究期间转院或出院者;③在本研究期间有重要并发症或死亡者;④在本研究期间违反本研究规定或拒绝继续参与者。根据不同管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0例。对照组男3000例(50.0%)、女3000例(50.0%),年龄30~65(45.8±12.5)岁;基本病情:轻度30%,中度50%,重度20%;主要诊断类型:呼吸系统疾病25%,循环系统疾病25%,消化系统疾病25%,其他25%;有无并发症:有10%,无90%;有无吸烟史:有25%,无75%。观察组男3000例(50.0%)、女3000例(50.0%),年龄31~66(45.6±12.3)岁;基本病情:轻度30%,中度50%,重度20%;主要诊断类型:呼吸系统疾病25%,循环系统疾病25%,消化系统疾病25%,其他25%;有无并发症:有10%,无90%;有无吸烟史:有25%,无7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即患者主动选择就诊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按照传统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服务,未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优化层级管理理念。

1.2.2 观察组 采用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在线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在线复诊、在线审方、在线支付、在线开具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②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的调阅共享和互认。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服务需求,合理引导患者到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就诊,实现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在上级就专业就诊的目标。④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由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指导、随访管理、转诊协调等工作。⑤建立优化层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各层级之间有序衔接和协同配合。

1.3 观察指标 ①医疗质量:包括住院患者病死率、院内感染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②医疗效率:包括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平均等候时间、平均就诊时间。③满意度:包括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对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对医疗服务效率的满意度、对医疗服务态度的满意度。④医护关系:调查1200名医护人员的医护关系,包括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性、工作创新性,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

2 结果

2.1 两组医疗质量指标比较 见表1 。

2.2 两组医疗效率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医疗效率指标比较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医护人员医护关系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医护人员医护关系比较(%)

3 讨论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医院临床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优化层级管理理念相结合的优势,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能够优化医疗服务的层级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8-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医疗质量、医疗效率、满意度、医护关系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医院临床管理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建设。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医疗质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提供在线问诊、在线复诊、在线审方、在线开具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费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依从性和治愈率。②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健康信息的调阅共享和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和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③通过优化层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各层级之间的有序衔接和协同配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医疗效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在线预约挂号、在线支付等服务,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和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和满意度。②通过分级诊疗制度,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服务需求,合理引导患者到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就诊,实现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在上级就专业就诊的目标,缓解上级医院的拥挤压力,提高下级医院的利用率[10]。③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由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指导、随访管理、转诊协调等工作,实现患者居家康复,降低住院率和减少费用。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和风险。②通过优化层级管理理念,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③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感。

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能够改善医护关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通过互联网技术,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疲劳感。②通过优化层级管理理念,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③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加医护人员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创新性和专业水平。

本研究有以下局限性:本研究仅选取某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不能完全代表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情况;本研究仅采用部分指标评价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评价偏倚,不能全面反映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仅进行2年观察,可能存在一定时间偏倚,不能充分考虑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长期影响。

因此,建议今后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样本量,采用更多、更全面的指标,评价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互联网+结合优化层级管理方法在医院临床管理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猜你喜欢

层级医疗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