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2023-10-12柳惠玉李英娜李月明李美娟全林菲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动机通路血液

柳惠玉,李英娜,李月明,李美娟,全林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510180)

血液透析为慢性肾衰竭常用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其将机体内血液引出体外,使其经过透析器的体外循环,清除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有害物质,并维持肾脏功能的正常运行。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能够稳定病情状态,延长生存时间。但在治疗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缺乏对血管通路的认知,均会降低疾病的治疗效果,使透析无法达到充分状态。而在长期的血液透析中,若患者不强化对自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重视,易引发营养不良,缩短生命期限,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强化血液透析患者对血管通路的认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以往常规健康指导较笼统,对相关知识讲解缺乏针对性、规范性,患者对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而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是以健康行为改变理论为中心实施健康知识再指导,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1]。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我们将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应用于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便利抽样法选取20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尿液、血液、影像学及肾脏组织活检,患者符合《终末期肾病诊断指南》相关肾衰竭诊断标准;②患者进行规律透析时间>3个月,每周透析2~3次;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4分者;④Barthel指数评分为100分者;⑤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正常,能够正常表达和沟通。排除标准:①血液透析治疗常会间断,总治疗时间<3个月者;②合并脑、心、肺、肝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急性感染或全身感染者;④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24分者;⑤存在智力障碍、精神病史无法进行沟通和交流者;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⑦近期参与其他方式健康教育指导者。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1例(61.00%)、女39例(39.00%),年龄(52.34±2.34)岁;病程(6.47±2.67)年;血管通路类型:中心静脉导管7例(7.00%),自动动静脉瘘88例(88.00%),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5例(5.00%)。实验组男64例(64.00%)、女36例(36.00%),年龄(52.47±2.61)岁;病程(6.39±2.49)年;血管通路类型:中心静脉导管9例(9.00%),自动动静脉瘘87例(87.00%),AVG 4例(4.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或遵医嘱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本研究内容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经医院医学伦理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统一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饮食知识、运动训练、生活方式、用药、并发症等。出院后统一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嘱患者根据时间进行定期随访[2]。护理持续实施6个月。

1.2.2 实验组 实施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

1.2.2.1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为跨理论模型、社会认知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等,通过各理论的整合,在实施护理中重点关注患者行为变化,其中跨理论模型为个人健康行为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主要遵循的阶段包括改变、改变过程、平衡决策、自我效能及诱惑等;而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决定行为的因素是个人的意图,而行为意图能够直接决定因素对个体态度、行为的主管规范,理论中加入了对行为的感知控制;社会认知理论主要表明人的能动性及环境的改变作用使个体出现变化,计划性健康保护和公共卫生能够促进个体良好行为转变;跨理论模型认为个体健康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常会遵循6个阶段,包括无意识改变、意识改变、准备、行动、保持、终止等。

1.2.2.2 入组第一、二个月健康方案 ①发放健康手册:根据科室血液透析患者实际情况、查询存在价值文献制订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包括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血管通过应用的重要性、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表现及预防方法等,并建立血液透析微信群,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和了解,建立与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关系[3]。②动机访谈:通过访谈鼓励并引导患者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错误认知、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和判断,明确导致疾病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并主动讲述危险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危害,利用发放的健康指导手册针对患者错误的认知、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纠正和指导,使患者在此过程中提高认同[4]。③建立健康信念:评估患者对不良因素影响疾病康复的认知情况,针对其认知盲区和误区进行纠正和补充,并通过微信群上传疾病知识图文资料,嘱患者学习和掌握,并通过重复的阅读和理解,建立健康威胁感意识,同时建立健康信念。④转变思想:引导患者总结并记录在其改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和预防危险因素后,机体获得的益处,使其能够激发内心想要积极改变的心理,促进并强化患者不良行为改变动机[5]。⑤评估:对患者是否改变行为动机进行评估,若患者已经开始改变,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若无动机者,应查找原因,再次强化健康指导,针对性解决问题。

1.2.2.3 入组第三、四个月健康教育 ①动机访谈:通过动机访谈鼓励并引导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中需要改变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②建立改变目标:帮助患者建立在出院后1个月可以达到的行为改变目标,分析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具备量化性和合理性。③制订行动计划:根据行为改变目标,发放健康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学习并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自我管理的方法、如何控制和管理不良情绪,缓解患者压力,增强信心[6]。④总结:指导患者如何评估计划实施取得的良好效果,协助患者总结行为改变计划相关内容,并进行详细记录。⑤评估:再次评估患者对行为改变的动机,相比前一次评估,若动机评分显著提高,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若评分无变化或降低,明确原因,再次进行宣教的同时,提升患者主动性和积极性。

1.2.2.4 入组第五、六个月健康指导 ①动机访谈:引导并鼓励患者对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难题进行思考,总结患者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取的支持资源。②调动社会支持资源:指导患者如何利用并调动自身社会资源获得帮助,如建立家属同步护理支持计划、下载疾病知识App、微信群内建立同伴支持等[7]。③设定奖励:在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后,根据患者爱好设置相应的奖励,当患者达到某一目标后给予奖励。④评估:再次对患者行为改变动机进行评估,对于动机评分>7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整体总结;<7分协助患者分析问题,并进行解决,直至患者能够达到目标。

1.3 评价指标 ①对血管通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血液透析通路形式、血管通路构建形式、通路穿刺方式、按压止血方法及定期复查方式和频次等知识的掌握情况。②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包括健康知识、自护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评分[8]。

2 结果

2.1 两组对血管通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对血管通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血液净化质量,要有一条通畅的血液管路来维持治疗的顺利进行。虽然,医护人员在置管技术和操作中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成熟性,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但其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也是一种未知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治疗后均需要居家进行管理,若患者缺乏对血管通路相关知识的认知,忽略对管路的管理,在长期病痛折磨和心理压力下,降低自我护理能力,极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9]。基于此,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变其不良行为及习惯,提高其对疾病血管通路的认知,对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本次研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旨在研究护理实施取得效果,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结合健康行为转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及自我调节理论,通过各阶段连续性健康指导,改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并在引导和纠正下逐渐改变自身认知、行为及习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延长生命期限。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血液透析通路形式、血管通路构建形式、通路穿刺方式、按压止血方法及定期复查方式和频次等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徐琴娟等[10]研究结果一致。主要原因:通过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建立入院健康教育方案,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动机访谈等,使患者明确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疾病获得益处,在护理人员强化疾病教育、纠正和指导的同时,转变错误的思维,积极、主动学习疾病知识,强化对血管通路知识认知的同时,提高对血管通路相关知识认知率[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6个月,实验组健康知识、自护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责任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徐永能等[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通过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建立住院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动机访谈引导患者明确不良行为,通过建立改变目标,制订行动改变计划,强化对自身不良行为的管理;同时通过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通过家属、同伴的支持和帮助,获得疾病治疗知识和技巧,并在获得良好成绩奖励的同时,增强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阶段宣教最后的评估和总结,明确患者健康教育动机实施情况,分析问题,明确原因后,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从而增强患者信心,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提升自我护理能力[13]。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视觉下健康教育方案,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思维,使其能够维持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动机通路血液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动机不纯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