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023-10-12王艳艳袁景茹符玲萍昌爱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出院

王艳艳,袁景茹,符玲萍,昌爱慧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洛阳471000)

随着当今娱乐方式多样化,中青年群体由于不节制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导致脑卒中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由于受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炎等影响,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由于脑卒中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造成偏瘫,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造成极大影响,且临床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容易忽视患者需求与出院后管理,以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或反复住院等,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是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虚拟场景中,使患者体验沉浸式康复训练,国内已有研究将其运用于患者的预后护理,均证实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有助于疾病恢复,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2-3]。ACTED护理,即指A为影响康复预后因素评估,C为以患者为中心康复模式,T为多因素干预,E为康复效果评价,D为院外延续性康复。ACTED护理主要是以患者出院干预为基点,针对不同患者需求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已有相关研究将ACTED护理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工作当中,证实其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4]。目前,国内对于ACTED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拟探讨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68例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相关标准并经影像学确诊者。纳入标准:①不限男女,年龄18~60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Brunnstrom分期≥3期者;③入组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可以自行或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完成量表填写者;④脑卒中发生前无肢体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Brunnstrom分期<3期者;②入组前心力衰竭症状经判断无法参加临床试验者;③存在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衰弱或恶性肿瘤者;④参与其他干预性临床试验者;⑤意识昏迷,认知障碍者;⑥不接受试验相关安排或中途退组者。以抛硬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6~44(32.49±5.86)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41±0.3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至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13例;疾病类型:脑出血16例,脑梗死1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5~44(31.79±6.41)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1.45±0.33)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至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12例;疾病类型:脑出血17例,脑梗死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出入院指导,在院期间接受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如肩肘关节锻炼、腕关节、手指锻炼等)与脑卒中知识教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ACTED护理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影响康复预后因素评估:组织护理人员就既往脑卒中患者预后康复影响因素进行经验总结,建立初步干预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出院需求进行基本信息(包括社会支持、行为能力、感知、合并症、生存环境等)收集,为后期制订个性化出院准备计划书提供依据。②个性化中心康复模式:联合脑卒中及康复训练相关专家对本次入院患者的脑卒中风险与肢体功能进行会诊与评估,根据患者基本信息与出院需求进行研讨,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属意见后制订个性化出院准备计划,以书面形式交代患者出院后的任务与目标,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询问与评估,并向患者讲解出院准备计划书中有关脑卒中护理内容。③多因素干预:分别从住院期间、出院日、出院后3个时间段进行。a.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为患者制订个性化训练方式,并对固定陪护家属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其辅助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熟悉复诊流程;通过联系患者所在社区的服务机构,建立联动型院外干预管理系统;b.出院日:当日核查患者及家属日常康复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复述出院准备计划书中内容,对关键点进行强调,确认与社区服务机构衔接良好;c.出院后:出院后2周由所在社区服务机构进行家庭随访,对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确认与指导,若有异常状况应及时反馈,由专家研讨后进行相应调整。④康复效果评价:根据患者出院随访结果,主要从准备计划书的执行情况、患肢功能恢复、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对出院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价。⑤延伸护理: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2个月的线上健康知识教育,讲课内容主要涉及脑卒中疾病认知、日常康复训练、饮食注意事项、家庭护理等,并向患者提供联系方式以备长期咨询。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具体为:运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EM-BURT02),在安静空旷的场所进行训练,先将传感器固定于患者肢体,采用智能人体捕捉技术进行人体识别定位,在电脑软件上设定训练项目及指定训练部位,包括:a.坐姿训练。通过划船游戏要求患者摆出划船姿势,放松肩关节,背部坐直贴靠椅背,不过度后仰,膝盖微微张开,保持曲度,“划船”时腿部及臀部肌肉用力,持续2 s后放松,患者若赢得划船比赛系统随即给予虚拟奖牌及观众喝彩;10次为一组,3组/d。b.站姿平衡训练。通过木头人游戏要求患者锻炼正确站姿,即双足并拢,挺胸抬头,腰部挺直,保持身体平衡,坚持5 min后放松,患者每次坚持成功系统随即给予鼓励性话语,训练3次/d。c.上肢综合训练。通过切水果游戏要求患者将掉落的水果切成两半,主要训练患者的上肢及肩关节活动,两上肢交替进行,各持续10 min,屏幕上实时记录得分情况,每次游戏分数若较上次有提升系统随即予以激励话语,训练3次/d。d.步态行走训练。通过公园遛狗游戏要求患者开展行走模拟训练,每前行一步系统给出相应步数,步数上升系统即予以鼓励,锻炼30 min/d。两组均护理直至出院,出院后均进行常规延伸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肢体功能: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6]评估两组上肢功能,量表分为身体功能、疼痛症状、情绪与社会功能共3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难度越大,DASH总评分为所有项目计分之和减30,再除以1.2,分数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上肢功能恢复越差;量表信度>0.978,效度0.768。②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评估两组护理前后两组神经功能,包括11个条目,总分0~4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差,其中0~1分代表正常或趋于正常,1~4分代表轻度卒中,5~15分代表中度卒中,16~20分代表中至重度卒中,21~42分代表重度卒中。③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8]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共包含11个条目,10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高,量表信度0.969,效度0.95、0.90。④出院准备度:出院日采用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RHDS)[9]评估两组出院准备度,量表涵盖应对能力、身体状况、疾病认知、社会支持4个因子、19个条目,评分范围0~10分,第一条项目不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出院准备度越好,量表信度0.901,效度0.98。⑤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10]评估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共8个维度、36个条目,总分以百分制作为标准得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量表信度0.889,效度0.612。⑥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11]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病室环境、护患交流、护理技术、认知教育4个维度、26个条目,评分范围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量表信度0.984,效度0.832。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DASH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DASH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NIHSS、SSEQ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NIHSS、SSEQ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RH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RH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特点,还会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形成偏瘫。针对不同的脑卒中发病群体,有研究探讨了青年脑卒中患者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证实中青年群体罹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更多,因此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需要引起格外重视[12-13]。

虚拟情景康复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方式,其优势在于通过仿真环境,带给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沉浸式体验,加上虚拟世界的多感官刺激与互动对患者形成正向激励,使患者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训练效果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DASH、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SSE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其原因可能在于:通过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分散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目标的注意力,患者在虚拟场景中能够有愉快的感受和体验,并且通过场景模拟补足了传统康复训练与现实生活的割裂感,加之ACTED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日常护理顺利进行,快速恢复肢体功能、神经功能,且在正向激励下提升自我效能,此结果与朱诗洁等[14-15]结果一致,均证实虚拟现实技术配合相关护理能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联合组R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在于:ACTED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出院需求,并于出院前与患者所在社区服务机构形成联动,确保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多因素干预下使患者的出院需求得到了全方位满足,故出院准备度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组护理后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认为与患者功能恢复更好、出院准备度更理想及护理服务更有针对性等有关。

综上所述,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行ACTED护理模式联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可促进上肢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出院准备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本方案推荐在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