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2023-10-12吴美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全科出院饮食

吴美玲,徐 婧,张 丽

(上饶市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334000)

随着物质水平的丰富和发展,使人们的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其中过度饮食发生率逐渐升高,因此,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糖尿病为全身代谢性疾病,病情长期发展可形成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其机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同时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控制措施等,因此,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更高[3]。糖尿病作为基础代谢性疾病,病程通常较长、难以根治,因此,随着病程逐渐延长,患者对血糖控制的积极性及依从性随之下降,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于患者出院后对其生活质量、病情状况及心理状态等进行关注和干预的护理方式,此护理模式已逐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应用[4]。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5]者;②年龄≥60岁者;③意识清楚,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者;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已签字。排除标准:①存在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②合并心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者;③精神类疾病等影响正常交流者;④存在视力障碍等影响正常质量的疾病者。脱落标准:①研究期间要求退出,不愿继续者;②出现死亡等意外事件而中途退出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2(70.45±2.36)岁;病程6~18(12.36±2.1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5例;居住状况:独居者12例,与配偶或子女同住者18例。常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84(71.35±2.42)岁;病程5~16(11.67±2.3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9,大专及以上4例;居住状况:独居者14例,与配偶或子女同住者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如给予常规治疗以及用药、饮食指导等日常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告知出院后相关住院事项,包括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方式等,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干预6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其重点关注患者“个人健康”,将社区与患者家庭合为一体,从而对患者实施预防、控制以及康复等全过程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通过每个月定期于社区内组织糖尿病教育讲座类活动,邀请二甲、三甲医院内的糖尿病相关专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积极鼓励和动员社区内的患者、家属等参与,从而及时地解答日常生活困惑和难题等,既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又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②心理评估: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日常饮食等控制较严格,同时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引导其正确地释放负性情绪,从而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正面的情绪面对疾病,参与病情控制与治疗。③建立电子档案: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为患者调整和制订更加合适的用药计划,及时为患者解答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形成良好、合理的用药习惯,同时向家属强调监督患者用药的重要性。④运动指导:根据具体病情为患者安排较合理的有氧运动方案,帮助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及免疫功能等,从而对患者血糖水平发挥控制作用。⑤饮食指导:日常饮食方案是影响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向患者强调每日总能量摄入水平,避免过度或过少摄入,注意营养均衡。⑥血糖监测:指导患者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家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告知血糖监测过程注意事项,并嘱患者及家属每次测量后及时进行记录,便于后期随访时进行用药调整。⑦用药指导: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药物具体药理作用,为患者制订用药剂量和方案,告知患者按照用药方案进行服药,忌自行更改药物类型或药物剂量,避免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当患者用药剂量过大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若用药剂量过小可能减弱对病情发展的控制作用,从而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告知患者各种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加强患者对不同药物不可随意更换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从而增强患者对医嘱的执行依从性。⑧用药时间调整: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及时、合理地调整用药时间进行,并向患者解释,加强其对遵从医嘱、合理用药的理解和重视。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干预结束时通过上门随访或入院复查等方式进行各项指标检测。①血糖控制水平:在干预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2 hPBG),通过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监测FBG和HbA1c,通过采集餐后2 h静脉血监测2 hPBG。②自我管理行为: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SDSCA包括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规律运动、按时服药、异常血糖应对能力及足部护理6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C-DMSES共含有20个项目,总分值200分,评分越高表示管理自我效能越高。③生活质量:通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4个方面,每方面评分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糖尿病护理满意度相关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FBG、HbA1c、2 hPBG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BG、HbA1c、2 hPBG水平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DSCA、C-DM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DSCA、C-DM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病程漫长,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时需伴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辅助措施进行血糖控制,因此,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病情具有较大影响[6]。而临床常规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对患者影响时效有限,无法持久性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7]。故新的干预护理模式逐渐在临床进行研究和探索,如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探讨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FBG、HbA1c、2 hPBG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全科理念主要体现在全科首诊、全病种、全病程、全生程、全面性以及全方位,其中全病种是指不限科室进行服务;全病程是指从患者未患病、发病前期及发病后的整个过程进行服务;全生程是指优生以及临终关怀服务;全面性是指从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服务;全方位则是指从时间、空间以及人间等多方位提供服务[8]。因此,全科理念强调对患者的全面管理,“以病人为中心”是其主要理念,而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主要是指在出院后持续对患者病情状况及生活状态进行关注和服务。在传统常规护理中,患者出院时护理干预随之终止,然后糖尿病作为慢性基础代谢性疾病,其患病后大部分时间处于居家状态,因此,居家时血糖控制水平是影响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时期,同时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高发时期[9]。而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仍予以相关干预措施,通过社区定期组织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讲座,既能巩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患者对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视程度,同时给予患者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处于下降趋势,故通常难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解决日常血糖控制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因此,主持讲座的专家及时为患者提出的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疾病知识和干预措施[10]。此外,出院后对患者心理、生理、运动、用药、饮食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并予以指导,从而使患者出院后获取较专业的血糖控制指导,而饮食、用药等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遵从医嘱服药,使患者对待用药更加积极认真,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DSCA、C-DM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1),表明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直接影响患者对血糖控制的动机,患者自我效能越强,其遵从医嘱用药、约束饮食方式等生活习惯的动力越强[12]。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后仍不断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并且通过关注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及时对不当行为进行纠正,从而潜移默化,加深患者遵医嘱、监测血糖以及调控饮食、运动等行为改变的动力和决心,从而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此外,本研究结果表示,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生活状态,从而使患者更加满意。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的治疗措施,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将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对患者出院后血糖、饮食、运动、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饮食控制和自我管理,从而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提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全科出院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何为清淡饮食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健康饮食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