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在中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3-10-12王思勤赵丽飒王兆惠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满意度

冯 柳,王思勤,刘 丹,赵丽飒,王兆惠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

变应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AR),作为常见呼吸道疾病,影响人数占全球的10%以上[1]。但AR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等特点,加之患者缺乏对AR知识的认知、心理因素等原因,患者时常未遵医嘱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患者恢复状况不理想,进而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2-3]。有研究发现,AR患者的症状与患者自身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患者心理状态不佳可导致AR恶化,不利于患者治疗。因此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对治疗有积极作用[4]。目前,针对AR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研究鲜有。而AR可依据变应原分为季节性与常年性,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由于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不同,其症状发作随之呈季节性[5]。鉴于此,我们将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应用于74例中重度SAR患者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148例中重度SAR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6]中中重度AR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65岁者;③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原发性精神心理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者;⑤近6个月内接受过心理治疗者;⑥近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观察组男41例(55.41%)、女33例(44.59%),年龄(36.46±2.57)岁;病程(2.51±0.34)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25.68%),中学27例(36.49%),大专及以上28例(37.84%);疾病严重程度:中度52例(70.27%),重度22例(29.73%)。对照组男43例(58.11%)、女31例(41.89%),年龄(35.84±3.37)岁;病程(2.56±0.41)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29.73%),中学25例(33.78%),大专及以上27例(36.49%);疾病严重程度:中度50例(67.57%),重度24例(32.4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简单教育等。

1.2.2 观察组 接受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干预准备:患者入院就诊时,护理人员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认知能力等。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接受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相关培训,包括干预目的、干预方法、干预要点、SAR疾病相关知识、护患沟通方式等。②干预方法:a.护患沟通。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耐心细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交流中了解患者病情症状、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顾虑,同时了解患者对疾病本身或护理干预过程中想要了解关注的内容。b.方案制订。依据交流中对患者的了解,根据其差异制订相应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案。③执行心理行为干预:a.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对SAR疾病及干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将相关知识通过视频或宣传手册形式分发给患者,并向患者讲解SAR的发病原理、治疗过程及干预方式,以便患者对SAR有正确的认知,增强患者信心,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解答患者对SAR的疑问及护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如用药目的、作用等,并减轻患者对用药的抵触,使患者能自主用药。b.鼻腔清洗。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清洗鼻腔,冷水洗脸,同时鼻腔吸入冷水并迅速喷出,如此反复5~10次,洗脸时可用大拇指与示指捏住鼻根自上向下牵拉,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目的。针对症状严重患者可通过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于右鼻孔注入生理盐水,待生理盐水从左鼻孔流出,如此左右交替清洗,2~5次/d。寒冷气候时采用温水清洗鼻腔为宜。c.生活干预。护理人员仔细向患者讲述SAR的发病与季节环境的相关性,并嘱患者居家时需注意沙发套、窗帘等易滋生细菌的物品。同时嘱家属居家禁止吸烟,禁止养宠物、花草等;患者于天气状况较差或花季时需佩戴口罩出门,同时尽量避开花草繁茂区域等;尽量减少去公共场合的次数,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d.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及饮食需求,制订科学规律的饮食计划,禁止食用含有苯甲醛或香草醛等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建议多食用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e.随访反馈。护理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患者,向患者了解近期SAR症状表现情况,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询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等。护理人员综合以上因素对患者进一步讲解SAR疾病的治疗过程及相应药物干预的作用,依据患者居家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及患者需求解答患者疑惑;若患者因病症而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讲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可建议患者于安静环境下休息,可通过欣赏音乐来改善不良情绪。若患者向护理人员反馈病症改善不显著或加重,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择期返院复诊,以免病情持续恶化。

1.3 观察指标 ①情绪状态: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评估患者负性情绪。HAMD共17项,包括焦虑躯体化、体重变化、认知障碍、阻滞及睡眠障碍5个维度。HAMA共14个条目,由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构成,均采用0~4分5级评分法。2种量表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或焦虑程度越严重。2种量表预调查Cronbach′s α为0.99、0.93。②症状评分:于干预前后采用过敏性鼻炎症状(TNSS)评分评估,包括鼻塞、鼻痒、流涕、喷嚏4个症状,从“无症状”至“非常重”计分0~4分,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③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估,包括睡眠、日常生活、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实际问题、情感7个维度,共28项,每项0~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预调查Cronbach′s α为0.947。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总分100分,分值<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质量控制 ①方法质量控制:研究开始前3个月,相关科室护士接受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案培训,培训至研究开始前一周,培训完毕后1周内进行相应理论操作考核。所有护士均通过考核。研究开始后,护士长每2周不定期抽查护士的干预情况并进行及时汇总反馈。②资料收集的质量控制:组长分配2名护士每日检查各项护理单资料记录与资料收集,并当场核对。③量表评分的质量控制:HAMD、HAMA、TNSS及RQLQ评分均由2名护士评分,每个量表评分取2名护士评分平均值;若2名护士评分值差距>2分则交由护士长仲裁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TN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TN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RQL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SAR是鼻黏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机制为各种花粉过敏原与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结合对鼻黏膜产生作用[9]。SAR患者患慢性鼻-鼻窦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较普通人高,对患者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而在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对SAR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依从性较低,进而导致SAR反复发作[10]。因此,在治疗期间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可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作用[11]。

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首先依据SAR患者资料评估SAR患者情绪状态,随后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掌握患者需求或其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患者需求制订相应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同时护士通过健康教育,耐心、细心的沟通与解答可给患者带来信心,进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12]。护士指导患者科学进行鼻腔清洗操作,包括鼻腔按摩及生理盐水清洗等,对患者鼻腔堵塞、流涕等症状的改善可发挥显著效果[13]。此外,护士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容易滋生细菌的物件保洁,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合或避开花草、动物等事项,可有效使患者避开过敏原,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恶化或复发。同时,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禁止患者食用芳香食物或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患者控制SAR症状,并减少复发。最后,护士通过以线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掌握患者居家干预恢复情况,及时回应患者需求并进行宣传与心理干预,针对改善不显著的患者并嘱其返院复诊,在加深患者对SAR认知的同时,可提高患者信心及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周,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周,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TNSS评分中鼻塞、鼻痒、流涕、喷嚏4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缓解作用,且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患者SAR相关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对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发现,干预后,两组RQLQ中睡眠、日常生活、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情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满意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与常规干预比较,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生活各方面改善更为显著,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控制SAR症状。

综上所述,与常规干预比较,在SAR患者的干预中采用基于目标需求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可广泛应用于SAR患者的干预中。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