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

2023-10-06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商贸产教校企

杨 博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如今,已有众多职业院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开展专业群建设工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要求。因而探索切实有效的育人模式,加强专业群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促进校企协作,推动工学结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消除人才和企业用人存在的矛盾,为地方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有必要性的,也是当下亟需落实的事宜[1]。下面将重点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人才培养提供具体化的策略指引。

一、财经商贸专业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困境

(一)专业建设不符合新商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自出现新商业模式之后,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逐步减弱自身的优势,某些学校无法做好财经商贸专业群的建设规划工作,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岗位群不相匹配,专业间缺乏关联性,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未全面发挥,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无法满足新商业的转型升级需求[2]。

(二)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群发展脱节

财经商贸专业未结合岗位群工作状况,进行对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即便是由国家统一更新的课程资源,也无法跟上快速变更的行业发展需求,加之专业群中的课程体系间联系性不足,和新商业的特征不相匹配,这将导致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的脱节。

(三)专业群教学中工学结合深度不足

还有一些职业学校教学时偏向于讲授理论知识,学校实训条件较差,设施设备不完善,教师实践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新商业形势的发展,实训教学有模拟多、实战少的现象,考核评价覆盖面不足,和企业合作不够深入,工学结合无法落地,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专业群教学需求不匹配。

二、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有很多职业学校已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开展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研究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仍然存在着不足。

(一)专业链和产业链衔接不足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背景下,零售业、电商等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对现有岗位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很多新岗位,加之国际电商平台层出不穷,对专业人才的语言技能要求也随之提升。但现实是,财经商贸专业群并未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导致专业群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吸引力不足,毕业生就业质量也相对较低。现在财经商贸专业教学内容并未做到与时俱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步伐不相匹配,也并未结合实际岗位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来建设专业,课程与材料、教法等都存在滞后性,培养的人才必然也难以获得企业的认可[3]。

(二)产教融合过于形式化

职业院校如今也在不断增加校企合作项目,产教融合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基本都是在高年级中进行产教融合,以实习为主,并未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产教融合,导致最终的效果不如人意。校企融合的顺利开展,是在双方共赢基础上,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应将职业教育在满足人才需求、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专业群建设和产业链融合是最基本的取向,财经商贸专业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创新都应和产业发展始终相匹配。所以,产教融合应在实习环节体现,还应在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不可过于形式化。

(三)缺少长期规划

商贸行业和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财经商贸专业人才的主阵地,不可能始终应用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需结合行业发展变化状况,结合企业具体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但从如今的专业群建设状况来看,基本都只在意短期人才培养,而对专业长期发展不够重视,未切实做好长期规划工作。

(四)无法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育人工作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显著的个性特征,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积极性较弱,自律性也是普遍较差,导致财经商贸专业教学需面对的困难相对较大[4]。现在,一些学生偏爱上网娱乐,喜欢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而学习基本大都应付了事。所以,针对此类学生的特性,必须要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主开展育人工作。财经商贸专业人才培养,是基于各课程、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之上开展的,但如今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考核工作等都是在借鉴本科的培养机制,并未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最终的培养效果自然也不符预期。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

(一)集聚优质资源,优化校企合作机制

为使得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发挥实效,可让校企双方一同参与到培养目标设定、课程标准设置、学习环境创设等工作中。由校企一同设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可让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更为明确,而让企业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可弥补学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为使得人才培养更为高效地进行,通过校企间加强合作,一同开发财经商贸专业教材以及专业群课程,并适当添加实践型课程,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入,可让以往的培养机制缺陷获得有效弥补。

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创新,可利用职教集团所具有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物流、电商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化成长为需求,加强和行业、企业间的配合,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在各主体一同合作之下,挖掘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并将企业化办学、现代学徒制等机制联合开展高效的育人工作。例如,专业群建设应和产业链实施深度合作,采取校中企和企中校进行结合的教育模式,将课程内容和岗位要求、实践教学和工作实际相连,在教学中融入企业的作业流程,开展仿真型教学,让学生不再是一味模仿,而能够做到创造性解决问题,使得教学效率达到更高。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主体育人工作

财经商贸专业群的建设,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具体培养模式设计时,需做到下述几点:第一,明晰校企双方各自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实施双主体育人,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整个过程都要让企业参与其中,在企业主体助力之下,专业设置才可切实匹配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也符合职业标准,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可在未来岗位上切实发挥实效。第二,凸显职教特征,赋予学生新的身份。学生不单是校园中的“学生”身份,还是企业的学徒,由校企一同设定课程与岗位标准,课程标准针对的是学生,岗位标准针对的是学徒,让学生能够具有双重身份,即让校企有着相同的培养目标[5]。第三,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学生的教育不单由学校专业教师负责,还需由企业专家一同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课程知识的讲授,企业专家负责通过企业工作的形式进行育人,让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能够精准对接。第四,建立“双课堂”,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校企一同对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进行探讨,并开发相应的课程。将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科学融合,针对人才培养和岗位能力,明确学校、企业、校企三方的课程内容。第五,校企共同评价,对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考察。学校将定期测试、过程考核、任务完成状况相结合,对学生在校学习成效进行评价,企业通过测试岗位工作能力对学生学徒的成效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实施课证融通等工作,将毕业证书和X 证书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为今后岗位适应性做好铺垫。总之,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可让人才培养水平达到更高。

(三)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将教学和创业相对接

第一,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实际制定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充分调研创业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实施过程涉及的岗位需求,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同对工作任务、职业活动、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基于此开展教学分析工作,将具体的能力要求转化成教学要求、目标及内容,形成更为详细的课程标准。

第二,应结合职业标准来设定课程内容,由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O2O 创业课程需将多门课程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利用活页式教材形式来编写电子教材,由企业专家根据职业标准以及选择典型的案例来编写工作手册,再由教师结合学生学情以及教学要求设定学习目标,将企业专家精编的案例在适当加工之下转化成学习资源,在反复修改后完成数字化资源建设。

第三,将教学和创业的过程进行衔接,促进工学结合的实施。O2O 创业课程是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其中不单是学习者,还是创业队伍中的一员,在教师和导师共同指导之下,学生可获得知识,也可了解创业。

第四,对创业课程进行全方位评价。对创业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时,应由创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衡量,旨在通过评价结果可为学生不足的精准改善提供参考,继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测评,主要由创意意识形成、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团队的绩效入手进行测评。

第五,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为保障O2O 创业课程可以顺利实施,学校需要和名师工作室配合,建立校企顺畅交流的平台,并定期开展交流工作,将优质资源进行高效整合,通过真实的创业项目,由校企共同配合实施,促进创业项目的落地。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突破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得以深化

现已有很多职业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的指导力量,建立包含学校师资与企业导师在内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组建包含政校行企在内的动态调整机制,将各主体在人才培养的作用一同发挥出来,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开发课程,修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一同开发课程的基础上,摸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协同育人的作用更为充分发挥出来。

(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得以创新

校企合作的开展,除了在线下需要加强双方的配合,在线上教学方面也应积极配合,对授课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对管控机制进行创新;对于教学内容方面,将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对教授知识进行创新;在考评模式方面,融入了更多的考评内容,为教学质量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实施过程性的评价,让整体的评价结果更为科学。

(三)促进教学创新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企业元素,教师也随之改变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师也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主动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不断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在和企业专家队伍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相应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指导能力、教材编写能力。通过教师和项目、课程相融合的模式,对教师能力进行锤炼,有助于优质师资队伍的打造。基于优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之上,探讨产教融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加之融入了产教融合型企业,教师的意识不断更新,专业能力、岗位实践能力都获得一定的提升,继而为专业群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水平提升等做好铺垫。

(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探索问题,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遇到的难题。在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过程中,学生可深度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也被全面激发专业意识,提升学习成效,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通过专门化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得学生大大提升参与热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创业等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充分利用,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技能的提升,以培养更多符合新商业模式需求的人才,促进产业的不断变革发展。

五、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同战略性举措。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专业群建设育人模式,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较低、专业和产业脱节、产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使职业学校有效拓宽育人途径,开展多元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和商贸流通产业链实现精准对接,各种育人模式深度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进而为现代商贸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

猜你喜欢

商贸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画像即墨商贸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