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本科背景下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技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10-06崔蓝幻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融合职业

崔蓝幻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 济南 250200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少院校在逐步推进专业群建设,为专业群发展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之处。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群没有很好地基于产业链,不能体现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而且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以“专业理论课为主”重技术技能、轻艺术素养、教科书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当前行业企业对艺技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需求。

随着职业教育的推进,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我国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大多数职业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以课本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专业群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1]。

外国职业院校,例如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注重产教融合、校企“二元”培养,培养众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许多职业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借鉴“二元制”培养模式构建企业与学校的强力对接,通过构建利于职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师资梯队建设、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培养技术型人才以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重技术应用培养、轻艺术素养塑魂”的不足,艺术素养是设计的灵魂,缺乏创新艺术性的设计者只能是没有灵魂的工具人,注定要被时代淘汰。因此,顺应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符合职业本科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科学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艺术与技术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一、当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一)目前,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及相关产业的了解,脱离相关市场,缺乏对设计市场的人才需求分析,培养模式固守传统,不能适应现行市场的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专业性较差。在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中,形成了广告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美容美体艺术五位一体的专业结构体系,不同的专业要组合不同的课程结构,各专业各有特点,如何将五个专业融为一体,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应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又兼具技术技能的人才,制定适合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三)课堂教学中实践内容匮乏,缺乏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专业课程理论需要大量的实践项目支撑,并在反复验证中得到发展。目前,专业群存在专业基础性课程占比较高,学生专业核心性课程学时占比低,实训项目不足的情况,导致学生项目设计环节的统筹能力不够,从而致使学生毕业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设计岗位的需求。

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存在纸上谈兵,项目设计倾向于模仿教材案例,或通过网络模仿作品的情况,学生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毕业后无法满足设计岗位的需求。具体来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很多设计作品缺乏设计感,不能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因此,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利于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技术型艺术性设计人才。

专业群内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美容美体专业师资结构存在不能适应专业群发展需要的问题,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主的专业基础课设置相对单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专业群内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强行混合,将各专业课程拼凑在一起,没有明确的专业群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在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加强对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升,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校企合作资源不足,应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目前,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在校企合作这一方面缺乏吸引力,合作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形式单一,需要做好合理的统筹规划,从教学、设计、应用等各方面加强融合。

(五)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师在长期的大学教学中,存在依赖理论性设计教学,缺乏关注市场发展动向,缺乏接触设计项目,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设计经验。致使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以及相关产业市场的脱离,学生的设计技能水平缺乏提升,从而影响了专业群人才的培养。

二、本科职业教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方法

(一)密切结合企业发展新动向,深入市场开展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多个行业企业开展专业和市场调研,确定专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深化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以及相应对的课程联系起来,明确培养目标,并开设针对该培养目标的课程。

(二)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的培养现状

通过对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和毕业学生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总结当前职业本科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三)增加教师外出实践提升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专业群内教师应加强技术、艺术项目融合,通过设计项目导入教学法、实践法成为项目的主办者,转变教师角色成为领导、培训者、评估者,提高自身实战技术。职业本科院校也可以定期派教师到企业或设计公司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作为教师评聘的条件之一,提高教师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使教师进一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技能和技巧。

(四)紧跟设计行业最新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

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内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山东省外向型产业较多、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实际,面向社会和企业,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按照教育“实际、实用、实践”的培养原则要实现“围绕一条主线,优化专业群各专业布局”[2]。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各专业之间深度融合,实现“低层专业基础课程共享、中层专业核心课程独立、高层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互选”,实现专业群内专业技术与艺术的互融,共同服务于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在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化建设,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推陈出新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可打破传统以教材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着重培养艺术型、技术型人才,改变部分教师只讲艺术理论而不讲技术实践的错误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授学生,开阔教学视野,明确教学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应用与实践操作结合的培养。

(六)合理的教学设计

在专业群教学中,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固定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专业的灵活性,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上,编制实践性课程标准和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实训内容,通过项目实践、课程设计、创意思维引导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形成使学生艺术素养、专业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更多实习实训计划,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校企联合开发专业群共用课程、构建培养体系

紧随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校企共同研发专业课程和教学大纲,制定培养方案,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把学校和企业合作作为专业群创新培养模式的捷径。专业对接企业岗位,课程内容对接项目任务、对接设计流程、评价标准和企业人才标准对接,最终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培养技术型艺术性设计人才。例如,专业群与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艺术设计中心”“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从事该企业的品牌logo 设计、优化企业视觉形象促进企业宣传、进行企业办公区域设计、绿化、景观设计、办公界面美化设计、影视宣传等具体设计任务。企业与工作室密切合作,师生配合,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提高学生项目实践的能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搭建“设计工作室”社会服务平台,引入项目、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资源,达到产学研融合。优化专业群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共同构建培养体系,将技艺融合培养模式引入专业群教学中,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加强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八)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专业群需要一支良好的技术、艺术融合的师资队伍,以此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本专业相关的校外专家、设计师的加入。目前专业群内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专业实践经验相对匮乏,缺乏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经验,应增加教师外出实践实训的机会,鼓励教师业余开设设计工作室,多接触实际设计项目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聘请专业相关的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阶段的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多给教师提高设计视野的机会,通过优秀设计作品展提升艺术素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打破传统的招聘模式,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和设计工作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教学。

(九)发挥艺术专业所长,实行个性化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的训练方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艺术专业所长,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改变传统的“教—学—做”上课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创意思维,激发创意灵感,引导学生制定设计方案,成立设计小组,小组选拔成员进行设计方案汇报,各小组互相讨论、分析并学习优秀设计作品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技术、艺术评价的融合,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纳入教学评价中,价值等同于专业核心课程,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机制。

三、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艺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一)促进职业本科院校发展水平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顺应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符合职业本科院校转变教育思想的新动向,打破传统艺术类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实践缺失的弊端,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入手试图构建“艺术+技术+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艺术性技术型人才,构建系统、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利于专业群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顺应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趋势

坚持两个“顺应”。一是顺应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符合职业本科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尝试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系统、合理、科学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艺术培养、技术融合”的培养模式,尝试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需求。二是顺应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要求。这有助于实现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早期整合研究,帮助教师队伍对本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的探索、分析,从而带动专业群的发展。

(三)促使专业群内教师得到自我提升

技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帮助教师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技术技能提升和艺术素养结合、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建设“双师型”师资梯队。

(四)促进学生水平提升,培养技艺融合的设计人才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利用新技法、新工艺、新流程、新手段紧随设计发展的前沿,打破专业群内各专业相互融合存在困难的局面,课程内容更具有融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技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术性、艺术性人才,从而有效提升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应紧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探索“技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改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专业培养方向与专职能力和素质相互结合,立足区域,服务于地方,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不断打造符合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融合职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星.云.海》
《花月夜》
《融合》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