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S 理念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2023-10-06裴翠英杨建慧米建惠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机会学习者理念

裴翠英 杨建慧 米建惠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创新创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更注重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受、获得知识。打破单纯理论的讲授,将任务活动融入课程中,更贴近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讲授和学习特点。4S 理念是一种引导教师与学生活动的理念。能够与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有机融合,使课堂活动更加明确,操作性较强。因此,将4S 理念引入创新创业课程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让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学习,达到课程的育人目标。

一、4S 理念的内涵

4S 理念(Stimulate、Support、Search、Share)是傅荣(2019)基于多个成功的创新教学案例,对其进行流程分析,从这些案例共性中发现程序性规律,从而得出普适性的教学理念,将成功的四个要素进行进一步提炼,即激发、支持、探索与分享,得到的适合“为创新而教”的教学理念。4S 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式、互动式学习。通过教学内容的活动化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手段的使用、灵活的考核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由传统的讲授改变为活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1]

激发:美国管理大师提出的“目标管理”指出:人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通过目标的建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鼓励学习者向着目标前进,最终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实现了对目标的管理。

支持: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学习资源布置和实施者,而是为学习者提供信息资源,由学习者和教学者共同设计活动的支持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所做的是分析学习者,为学习者提供的是学习资源、学习监控管理、学习记录与反馈、答疑解惑、鼓励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

探索:当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了必要的目标和支持,学习者则需要以目标为导向,利用支持资源进行探索认知。在学习者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目标的管理。

分享:在探索后,学习者要形成一个最终成果进行分享。分享要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形式可以为点评、投票、提问、建议、点赞等形式,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分享互动,教学者可以观察出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这里要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负向的反馈,教学者要适时进行引导和干预,将学习者进行正向引导。

二、4S 理念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中的作用

4S 理念倡导通过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知知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干预支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最终进行成果分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剧本的创造者和表演者。一个教学过程完成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演”。而在“导”与“演”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激发学生“演”的渴望,再为学生提供“剧本”支撑,由学生进行“演”,最后实现成果分享[2]。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大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心理特征导致的,特别是价值认知,创业意愿等。不能激发创业意愿,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活动,游戏和创业桌游,让学生在模拟中玩耍,学到了知识,有了感悟,自己总结出知识,也达到了传道解惑的目标。

其次,随着翻转课堂、PBL 教学理念不断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不仅是教学的接受者,更是教学的参与者。作为“00 后”的学生,他们更喜欢参与式学习,更注重自身的学习感受,更注重自主能力的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内驱力则推动着学生参与课堂的效力。

因此,应用4S 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通过激发学生、支持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

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目前,各高校均以各种形式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课程开设层次、种类不尽相同。有些高校开设课程体系较为完整,包含创新思维、创业方法、创业管理、创业实践等相关课程。但是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仅局限于一些理论课程。授课时、学时限制,课程内容偏重理论传授,实践教育环节薄弱。将4S 理念融入课程内容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设计为活动形式,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化,可以有效增补实践不足的创业教育教学。学生将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线下活动的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4S 理念的应用,不仅是实践课程的增加,同时也将理论知识由传统的教师授课转化为网络学习。由教师录制微课程,提供学生课前线上学习,课上进行实践应用,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创业的成功并不是完全依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是学习者的实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依赖记、背而获取,同样是在学习者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而成。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大部分以课堂的理论传授为主,依托一些大赛为实践平台,教学方法比较单一。[4]将4S 理念应用到课程授课中,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任务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体现。

总之,4S 理念充分体现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的性质,创新创业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不能仅仅依托学生在做中学、干中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了创业过程和流程。

三、4S 理念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应用

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4S 理念融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中,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以《创业机会识别》为例,进行详案设计。本课程教学共计90 分钟/节。

【激发(时间10 分钟)】从学生提供的品牌中选择一个,进行品牌发展历程简述。(教师需要提前收集,做好信息整理)教师重点引出该品牌的由来。由此引出创业机会。并强调机会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己的身边究竟有哪些创业机会?

【抢答】什么是创业机会?有学生完成。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质量,教师进行概念的强调。明确了概念,为后面的机会的发现活动提供保障。

【支持(5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发现的活动要求。学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活动,才能保证教学的节奏。

1.小组团队为单位,以学校校园为环境,进行创业机会发现。2.形式可以是记录、拍照等。3.时间为30 分钟。4.30 分钟后,学生需要全部回到教室。5.小组选择一个组内最佳机会,利用创业机会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一个作为最终项目,进行分享准备。

【探索(40 分钟)】学生进行内部分工,在校园中进行创业机会发现。回到教室后,组内进行创业机会评价,最终确定一个创业机会作为本组的项目。

【分享(35分钟)】小组进行分享和教师评价。

小组分享(20 分钟):主要围绕机会的来源、机会的评估进行阐述。其他组可以进行提问,分享组进行解答。如果出现未能解决的问题,则该小组需要重新评估该创业机会。反之,该小组创业机会可以转变成为项目,作为后面知识学习的基础。

教师评价(15 分钟):教师在听的过程中,选择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创业机会,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创业机会评价是否合理、准确,要加以引导。

通过这种课上限时完成,可以避免学生应付的心理。通过笔者的两次教学对比,发现提前布置发现机会和课上限时发现机会,后者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习惯了在课堂完成90 分钟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室中、教室外相结合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新颖。同时,限时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紧迫意识,对学生的拖延症也是很好的纠正过程。

四、课程设计效果反馈

(一)教师对课程更加有信心

创新创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部分没有创业实践,大家苦恼于实践知识的匮乏,单纯的理论传授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5]通过4S 理念的课程设计,教师普遍认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学生比以往更愿意参与教学中。教师对授课也更加有信心。教师普遍反映,这种课程设计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只需要在授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过程中做好学生活动的引导,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由以往的被动点名回答,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争取机会表现,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明显提升。教师对课程建设信心更足,不少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活动的创新,为学生设计一款符合他们自己特点的活动形式。如针对体育艺术类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活动设计中偏重于讲而非写,更符合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学生对课程更加认可

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较以往年级相比,对课程更加满意。学生的满意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以往的授课方式。学生对活动设计模块参与热情较高,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线上的自主学习任务完成质量较高,很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学生对课程的认可,不仅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的培养。

(三)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创新创业类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6]通过课程的活动,学生之间互动、讨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等通识能力。

(四)教学支持资源待丰富

教学支持资源是4S 理念中的重要环节。丰富的资源支持可以为学生的活动实施提供保障。目前提供资源的多为教师录制的微课程、案例等。相比真实的创业环境,这些资源略显单薄。作为创业类课程,真实情景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创业环境感受、创业者的真实分享等可能会更有支持力度。

(五)教学评价机制待详细

4S 理念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教学评价进行反馈。而活动的评价可能在凸显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未能真正体现真实学习情况。尽管目前课程设计围绕不同的活动进行了评价标准的设计,但是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化、可量化,须在今后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验证、修正。因此,细化、可量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活动评价是未来本课程设计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总之,尽管课程设计在资源建设、评价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讲,基于4S 理念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讲授为主、大赛为辅的授课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互动效率,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师的授课信心,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校更有效地通过课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机会学习者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给进步一个机会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