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会计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2023-10-06张巧梅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职业道德育人

张巧梅

淮安技师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在此背景下,提出“三全育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全员育人,即育人主体的多元性,不再局限于院校教师,而是多主体共同育人;全过程育人,即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还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整个过程,形成全领域、多时段、可持续的育人时域;全方位育人,则要求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全面并进,多维并举,形成全面、多元、联动的育人场域。[2]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体现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为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作为教师,既要采用高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还要注重道德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出既具备职业道德又具备高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3]

一、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

本次课程选自《财务会计》教材“项目9 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计算业务是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常见业务,实用性强,也是作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同时,作为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过程中,要遵守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和提高技能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本课不仅需要掌握职业技能,还需具备会计职业道德。

本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已学习了《会计基础与基本技能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实训》等课程,对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训技能有一定的掌握。为了了解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采用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模型(COMET),从测评三维度(即能力内容维度、能力要求维度和行动维度)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

由于学习风格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有差异的,为了课堂更贴近学生,采用Kolb 学习风格模型,通过分析对偏好感知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两个维度,形成四种典型学习风格:发散型学习风格、同化型学习风格、集中型学习风格、顺应型学习风格。通过测评结果,得出本班学生学习风格依次为:发散型、顺应型、集中型和同化型。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班主任工作经验,以及平时对该班学生的观察,得出该班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后续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采用提供依据。

在学习基础方面,学生具备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学习能力方面,少数学生表达、沟通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态度方面,有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学习兴趣方面,有探索欲,不愿意坐着听理论,更愿意动手实践;在学习习惯方面,手机使用熟练,线上平台操作熟练,但容易粗心;在学习方法方面,倾向实践活动,不喜欢理论灌输。

依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根据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会计岗位要求及本次工作任务,以及学生具体学情,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本次学习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会计数据分析、会计业务处理和分析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决策的通用职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胜任会计工作岗位任务,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建立职业认同感。同时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4]

结合“三全育人”要求、目前会计人才岗位的需求以及教学内容,从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三个方面,确定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专业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根据工作任务,绘制此次任务的流程图;根据企业的数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筛选出成本计算所需的数据并正确进行归集;能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生产特点,准确判断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并利用办公软件正确分配费用;能够依据会计准则和数据资料,正确计算本次任务产品的成本。

在通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具备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展现自己;具有数据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能坚持会计准则和企业工作规范,严于律己;学生能够热爱本职工作,严守职业道德,能够敢于面对质疑,不惧挑战。

在思想道德方面:学生能够秉承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能够做到严谨务实、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能够做到劳动态度端正,不推脱、不敷衍、不怕吃苦,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

教师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通过微信线上教学平台发放学习资源,包括企业真实案例资料、成本核算资料和企业岗位职责表,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及时在线上答疑。学生根据学习计划,及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准时参与企业岗前培训直播课,与企业专家互动;进行闯关游戏,检测自学情况,完成分岗;教师及时查看学生线上和线下反馈,解答疑惑,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生,给予指导。本环节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限时完成,符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理自律的能力;利用新媒体,通过直播的方式,由企业专家进行岗前培训,学生比较喜欢新颖的学习方式,愿意加入直播间,和企业专家互动,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工作规范有更加直观了解,增加职业认同感。

(二)课中实施

1.进入工作站

学生进入工作站后,按岗位设置分组就座,整理着装,认真阅读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齐声朗读会计职业道德。本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切身感受会计工作氛围,明确企业会计的工作标准,在学习中也要遵循企业会计工作标准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意识,与会计岗位对接。通过师生同背会计职业道德,教师以身作则,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并能够以此规范后面的工作行为,外化于行。

2.任务引入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学生领取工作页、专业知识手册和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当天的工作任务,分岗就座;学生扫码完成专业知识、职责要求和职业道德知识综合测评,获取个人的工作基础分;采用倒推法,各会计小组绘制本次任务工作的流程图,分组阐述,确定当天的会计工作内容。本环节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设置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测评,学生再次明确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建立职业承诺,强化服务意识;根据数学中的倒推法,将任务逐层倒推分解,再正向绘制流程图,使学生对整个任务流程更加清晰,明确企业工作流程和会计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流程意识和规则意识。

3.任务实施

数据筛选: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由费用核算员和存货核算员共同进行数据筛选,提取成本资料相关信息,成本会计和总账会计进行观察和指导,完成成本相关的数据筛选和归集,提交。根据会计岗位职责要求,此环节由费用核算员和存货核算员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会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办公软件的使用,成本会计和总账会计负责观察和指导,通过组员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分配费用:激发头脑风暴,依据会计准则,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分配方法适用类型,由成本会计负责组织各会计小组讨论,选择该企业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并阐述选择的理由;运用办公软件EXCEL,由成本会计负责组织各会计小组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完成并提交费用分配表。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此环节由成本会计负责完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培养学生坚持准则和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成本计算:费用分配完成后,各组运用办公软件EXCEL,由成本会计负责组织各会计小组,查询专业知识手册,完成产品成本计算,填制并提交产品成本计算单。本环节根据会计岗位职责要求,由费用核算员、存货核算员、成本会计和总账会计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会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坚持准则和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以及职业判断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任务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入企业另一个真实案例,进行任务拓展,全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分组讨论,包括准则把握和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后,将结果提交给企业专家进行审核,由企业专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点评。本环节体现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于工作标准把握情况,以及在核算过程中是否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引入企业专家分析和点评,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增强工作意识,培养职业习惯。

5.多元评价

学生根据自身课堂表现以及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线上自评,完成评价表;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业务处理能力、应变能力、职业素养表现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完成学生综合评价表,计入学生平时考核成绩。通过自评互评,要求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取长补短,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综合评价表,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来源,客观公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通过学生自评,专家点评和教师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后总结

同一岗位人员,在企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人员带领下现场参观会计人员的工作场所和会计工作方式,学习企业文化,与同岗会计专业人员一起讨论,查漏补缺;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撰写工作小结,在线提交给企业专家。通过现场参观,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文化,感受现场办公的氛围,增强职业认同感;了解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坚定会计转型的信念;通过同岗合议,学生能从会计专业人员那里学到很多办公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撰写工作小结,重新客观审查自己的工作过程,找不足和改进途径,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长远发展。

二、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以本校会计专业19 级学生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对象,运用线上的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企业的真实业务,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全员育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主导,是主体地位,教师负责引导教学;同时,在课堂学习中,引入企业专家讲解课程中的难点,学生自主分析,突破难点;学生将拓展任务完成结果提交给企业专家,由企业专家进行分析和点评,使课堂学习内容更具有实践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全过程育人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企业会计准则和工作标准的学习和运用,将会计职业道德体现在会计学习与工作中,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道德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三)全方位育人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任务驱动法,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课前、课中、课后实现同步联动。课前线上平台自学并完成自测题,课中线下教学,结合课前所学知识,以企业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工作场景、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业务处理中,课后根据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实现学习闭环。

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结语

“三全育人”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命题,更是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三全育人”理念,既要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备诚信精神,工作中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坚守准则的专业人才。[5]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职业道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