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本质 强调理性思维
——巧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23-09-10葛煜慧

小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统计图数学知识情境

☉葛煜慧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数学学习活动中。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引入启发式教学法,设计契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知数学学科学习乐趣,体会数学知识实用性,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2]。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优势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启发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时,应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作为重点,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数学学习氛围,实现师生平等。此时,学生不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被压制的对象,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其二,深化学生主体意识。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转变传统教师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能够为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展开独立思考提供充分的空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会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这样能为学生自主思考提供充裕的空间与时间,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回归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注重课堂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启发式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课堂导入的重要目标在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带领学生初步思考所学习内容,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导入中,可结合学生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材料,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时要明确,这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依据任意方向确定物体位置及距离的方式,并掌握简单路线图的绘制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直接讲述教学内容,而是依据主要教学目标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是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正在播放某次台风天气情况,播报员详细讲述此次台风经过的主要城市、移动方向与距离等信息。教师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尝试引导学生绘制此次台风的中心轨迹移动图,要求学生以视频内容为依据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看一看的方式初步了解方向、距离与确定位置间的关系。教师借助此种趣味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还可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课堂导入具有重要价值。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针对小学生而言,若以一种积极探索未知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将会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若学生抱有积极探索的心态,展开针对性学习,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将问题作为启发点,带领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为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营造良好的现实环境、现实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主要包括三个黄球、三个白球、四个红球和一个不透明袋子。教师将所准备的小球放入袋子中,并带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学生第一次从袋子中抓球时向学生提问:“你能否在袋子中抓到黑球?”在学生第二次抓球时向学生提问:“你抓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在学生第三次抓球时,可向学生提问:“如果让你抓三次球,最多能摸出几种颜色的球?”以此类推,教师借助此类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可促使学生在问题流程的引导下掌握相关知识,启迪学生数学智慧。通过问题教学,学生还可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对概率、可能性等数学定义形成更为深入的了解,有效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启发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启发式学习环境的营造,可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保障。例如,学生在晨读时,会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不自觉地记忆数学公式、古诗文、英语单词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优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在带领学生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操场中,为学生设计数学小游戏,如,“走路赛跑”的游戏活动:教师先在操场上绘制路线图,并在小箱子中放置诸多写有加减乘除计算式的纸条,让学生从中抓取纸条,计算纸上的结果,计算正确后,迈出相对应的步伐,最先到达终点的学生为获胜者。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知识,为提高学习效率营造了良好学习环境。

(四)创设高效启发情境

现阶段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已获得大部分教师认可。所以,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下可通过创设启发情境的方式,点拨并启发学生,围绕学生学习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引导下感受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为实现情境启发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需注重情境创设艺术的应用,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创设二者的高度统一,同时还应注重所创设情境具备一定趣味性。教师可先利用场景图片的方式,创设启发情境。生活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所以,教师在启发情境创设时,需注重视频及场景图片的应用[3]。

带领学生学习“探究三角形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将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场景图片向学生播放,设计启发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场景中选择三角形并未选择其他图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情境引导可对三角形的独特性质形成直观感受,并将具体场景与三角形性质有机融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还可显著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带领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为帮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一般特点,教师便可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从周围找寻轴对称图形,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可随机拿起一本书,将这本书从中间打开,向学生提问:“老师手中是否形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同学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此种方式,可推动学生由对数学知识的抽象认知向直观的实物观察转变,启发学生思维。

(五)重视课堂提示启发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势必会出现遇到阻碍而影响学习活动顺利展开的情况,若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阻碍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进度。所以,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需予以学生恰当的提示,帮助学生化解眼前所遇到的障碍,达到启发目的。教师所设计的提示方式可以提问的方式展开,所设计问题需围绕问题的关键矛盾与本质特点,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认识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概括与分析,顺利展开数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为帮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优势,可利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方式启发学生,例如,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是怎样构成的,在数据统计方面的优势有哪些?此时,学生便可利用已经掌握的统计图知识自主思考扇形统计图在数据统计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启发活动也可按照其他方式展开。例如,带领学生学习“鸡兔同笼”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为学生做出如下提示,鸡兔同笼的问题描述中并未提供清晰的数量关系,那我们怎样才能清晰梳理数量关系呢?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利用图解的方式,随后教师再通过启发与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经验,通过图解的方式清晰梳理其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六)关联学生实际生活

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面对应用题分析及计算题解答时都会产生烦躁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较为抵触。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并应用于实际。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需重视大量实际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知钟表》这部分内容时,应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二者的有机融合。众所周知,钟表的进制是60,并非学生日常学习加减法时的十进制,所以,此种数字进制的改变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混乱,使学生对一般计算题与时钟进制法分辨模糊。教师针对这一现象可将日常生活中的钟表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观察钟表的运转方式,并利用60 进制计算时间。学生通过对生活中钟表的观察,将会缓解对陌生知识的畏难情绪,还可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数学知识形成全面透彻的理解。特别是教师利用钟表演示知识时,学生不仅可从中感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能在演示的过程中运转思维,提高思维品质[4]。

(七)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需先重视课堂气氛的活跃,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活动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地位。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难以有良好的状态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需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趣味化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如,教师可向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小明家三口要和爷爷奶奶到公园踏青,公园门票成人票是10块,儿童门票5 块,那么请问,小明一家三口与爷爷奶奶去逛公园门票钱一共是多少呢?通常情况下,多为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例题并向学生传授数学公式,帮学生剖析应列出10 +10 +10 +10 +5 的运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为单纯的计算者,难以准确掌握题目的含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从班级中挑选出5 名学生上台饰演小明一家与爷爷奶奶,经过实践获得具体的计算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可带领学生以实际生活着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答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启发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学习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导入、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营造良好启发学习环境、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高效启发情境、重视课堂提示启发等诸多策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猜你喜欢

统计图数学知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