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为中心”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实践课例的研究

2023-09-10王昱洲

小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游戏活动

☉王昱洲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发展思维”的课堂[1];是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课堂。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尝试着在低年级数学课堂聚焦“学为中心”,建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从“为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不再只是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进行探究,而是让他们学着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渐形成与他人合作、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和德行,全面提升他们的素养。下面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课例谈谈我的实践和思考。

一、巧设课堂小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是很重要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免不了做许多计算练习。而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如果一味让学生去做一些计算题,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做得快的小朋友做完了无所事事,做得慢的小朋友则会产生消极态度,不想动脑,总想等着老师校对答案再写上去。因此,怎样在枯燥的计算课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尝试使用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下是一些使用效果较好的小游戏。

(一)计时游戏

低年级的小朋友是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的。如果老师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他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计时的这段时间内,学生做题思想高度集中。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全对,小朋友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抢答游戏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等,让全班学生进行抢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是都想要争第一。因此,思想就会很快集中,并且如果能够抢答出来,就会有自豪感。这样就能使枯燥的计算课活跃起来。

(三)开火车游戏

在做一些口算题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开小火车的方式答得数。开火车的路径不一定是从小组的第一位学生到最后一位学生,小火车也可以中途“转弯”或者“调头”,这样不管是请到的同学或者是没有请到的同学都需要动脑思考,因为也许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回答。在学生动脑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集中力和反应能力。

(四)对口令游戏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课中,我就和学生一起玩对口令的游戏。教师出口诀的前半句“几几”,学生对出得数,或者教师出口诀的得数,学生对出可以是“几几”。这样既复习了口诀,又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记住口诀,明白同一个得数可以有不同的口诀。

(五)猜数游戏

数量的估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估算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玩猜数游戏。我先在纸上写下一个数,让学生来猜,根据他们所猜的数,我描述“大了”或者“小了”,让学生再次估计,不断缩小范围,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要举手猜到那个正确的数字。同时,学生也在猜数游戏中明白估算是要有参考依据的。当学生熟悉这个游戏的流程以后,我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游戏,同桌两人一个当出题者随机说出一个数字,另一个人则不断猜数,通过比较与估计得出的数字越来越接近,最终猜出准确数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能感悟到估计的作用,又能快乐学习,最终达到了有效的学习效果。

(六)角色扮演游戏

在做一些题目的时候,我会邀请学生上台扮演题目中的人物来进行活动。例如,这样一题:小明原来面向东站立,当他向右转,再向右转以后,他面向哪里站立呢?这样一个抽象的空间问题,让学生凭空去想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小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需要直接的形象来支撑。因此,我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扮演小明同学。在扮演的过程中,通过实际形象,学生发现向右转,再向右转,就是向后转了,那现在面对的方向就是和东相反的方向,就是西面。把抽象转化为形象,学生更能直观观察出来,并且上台扮演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

(七)摸一摸游戏

在一年级教学图形认识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上来摸一摸,并且说一说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再拿出来验证一下。另外,我说出一个图形,让学生根据我的要求从袋子中摸出这个图形。学生排队上台有序参与活动,台下的学生注意力也很集中,他们也在思考观察台上的学生是否正确,都能给予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数学的有趣,而且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认识的图形的相关特点。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小游戏,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课堂教学也更加活跃有趣。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数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巧设课堂活动,凸显学生主体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在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2]。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课堂活动是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也会比较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主动思考有所发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很多数学课中,我也安排了如下课堂活动:

(一)在数形结合中促进学生直观体验

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11 ~20》一课时,我给每位同学发放了20 根小棒进行摆一摆的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过摆一摆的活动,理解了为什么10 个一就是1 个十,通过实际操作,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了解了计数单位“十”。通过让学生摆一摆11 ~20 的数,学生在操作中明白了数的组成,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摆小棒的活动中。通过直观的小棒,让学生对抽象的计数单位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活动,课堂氛围也调动了起来。

在教学二年级的《认识算盘》一课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盘,在自己的算盘上认识算盘的不同部分,了解不同部分对应的数位以及数字大小,并且在用算盘表示数时,也让学生自己拨珠表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用算盘拨一拨,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以及拨数的经验,在做题时,不同算珠表示不同的数字,也能够一目了然。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丰富想象

在教学二年级《有趣的“七巧板”》一课后,我组织举行了七巧板比赛。七巧板是一种拼图游戏,它是用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将一块正方形的板分割成七块,就成了七巧板。用这七块板可以拼搭成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的多边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具体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如猫、狗、猪、马等,或者是桥、房子、宝塔,或者是一些中、英文字符号以及数字。在二上教材中,学生认识了多边形、平行四边形,认识了有趣的七巧板。举行拼七巧板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学生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在多元表征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我设置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获得几分之一的过程。活动全程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操作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一:我会表示“半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表示“半个”。在交流展示中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然后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二分之一,并顺势讲解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获得对分数概念相对完整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并描述产生二分之一的过程,让其再次体会二分之一的含义。操作与意义联结,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活动二:分一分、涂一涂、写一写表示“三分之一”。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 份有一定的难度,这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吃一堑,长一智”。在交流展示中对比,学生充分感悟到平均分对于几分之一意义理解的重要性,至此,他们明晰了只有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才能用三分之一表示,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

活动三:我会创作“四分之一”。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中自主创造四分之一,开放的活动充分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展示交流、比较求同,聚焦四分之一的本质含义,“不同的表示背后却有着相同的数学意义”,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愈发深刻。

活动四:我会创作几分之一。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通过动手操作在圆形中创造其他的几分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空间。选取学生活动中生成的素材,借助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结合简单推理体会分数的大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培养其推理能力。

通过这样四个活动,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应该说是十分透彻了。枯燥的概念在动手活动中,变得有趣起来。

(四)在开放活动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二年级的《认识厘米》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我先是让学生了解测量的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可以是橡皮,也可以是铅笔等,让他们用尺子去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学生对开放的活动很感兴趣,因为不是规定只能量哪一个物体,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去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请学生上台交流的同时也展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让学生点评就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测量的注意点。

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书签认识书签的一周边线,又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不同物体以及平面图形的一周边线,从而为学习周长的概念打好基础。学生在剪、指、摸、描的活动中,感悟到了只有从一个起点开始一周又回到起点,才是一周边线。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学生认识了周长以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测量一开始剪下来的四个书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学生小组合作,合理选择测量工具以及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提高了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数学的课堂活动,学生对我的数学课的兴趣大大提高,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都较好。课堂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学论发展至今,“教学”已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视学生为“容器”,由教师单向灌输的行为。最有效的“教”应当是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建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重塑“以学为本”的课堂生态,让“还学于生”成为当下课堂的重要标志,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课堂变得活跃有趣,才能够吸引学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变被动为主动。总之,各种实践课堂证明,“学为中心”的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更高,也更加感兴趣,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游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