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09-08☉姜

小学生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资源活动

☉姜 芳

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及综合能力发展,成为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指学业课程、信息技术素养,也包括相应的生活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新时代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从学科拓展到社会,从社会拓展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以此为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皆处于全面的发展阶段,其可塑性极强,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最终达到推进了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质量化发展[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促进了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体制的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增加,相应的考核标准也得到了提升。若教育不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化和调整教育形式,会阻碍教育与社会的同步发展,进而就会影响人才未来的就业发展。所以,在这一问题的严重压迫下,我国小学教育找出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优化措施,以大力驱动新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

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有着极大帮助。在新课标综合素质发展的背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一种新教育形式融入到了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需求,创建教学活动,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推进基础文化教育内容,这样在“教”与“学”协同发展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进而促进了课堂教育效果提升。因此,教育课程对于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不仅有一定的趣味性,还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充满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感知到知识,体会到教育,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践性。小学实践活动是以实践方式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其自然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主要是指通过创建多样的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参与中收获学习经验,在感知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开放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一种新教育形式引入到了教学中,自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传统教育的封闭且单一,自然使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了开放性特点。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实际心理需要构建教学活动,面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给学生创建学习环境,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关注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兴趣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第三,自主性。实践课程具有的开放性,促使此课程具有了自主性教育特征。新课标提倡要以人为本做教育,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以在尊重学生主体的视域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实践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者,并通过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推进了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四,综合性。综合性实践活动面向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创建包含学生生活以及学习多方面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处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对学习和自我的认知,从而以此让学生掌握学习经验,获得学习感知,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已学和已知的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而这个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包含了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小学实践活动课程有着综合性特点。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要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在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特点之后,应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进行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一,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考虑教师教学能力,要考虑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在各项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开发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第二,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课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其与当地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特色紧密关联,如脱离教学实际,仅仅依靠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较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价值。另外,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根本,所以若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学生实际学习认知相脱离,也不可发挥有效的教学作用[3]。因此,在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课程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第三,实效性原则。不管是开展教学活动,还是开展实践教育课程,都要坚持发挥实效性原则为根本,要尽可能在资源有效利用的情况下,保障教育效果的最大呈现。

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资源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在实践教学中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培养,自然不能脱离学科教育。因此,在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时,教师要依据各学科特点,以此为基础剖析实践教育资源。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的特点,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爱国主义文章内容时,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让学生讨论何为爱国主义行为,或者让学生探讨“身为小学生怎样做才能体现对祖国的热爱”;也可在一些特定节日中,给学生一些活动建议:如建党节让学生设计爱党爱国的手抄报,在国庆节让学生设计国庆主题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各种具有意义节日的理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生活性特点,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了简单计算之后,在班级创建生活中实际购物情景,让一名学生扮演超市经营者,让其余学生分别扮演顾客,让学生演绎生活中实际购物情景,以此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意识,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再例如,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创建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动手创建实验,或者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何让鸡蛋在水中漂浮?如何分辨磁铁的两级?如何判定水的温度……通过创建具有探究性,并具有生活气息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中理解科学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4]。

(二)结合社会发展开发课程资源

社会是最好的教育场所,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中进行运用,利用所学推进社会发展。所以,在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不能忽视社会这个重要的教育因素。正如一些教育者所言:“不能将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中,不能将教育禁锢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走出去,要让社会资源走进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社会经历和阅历。”而以社会发展为背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极好地诠释了“走出去和迎进来的教育理念”。

要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基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地方博物馆,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社会中的公益活动,如义务清扫街道、义务帮扶年长者等。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各行业的不易,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良好互动,也让学生通过实践互动,增进了对个人价值的理解,而这也发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的最大价值。

(三)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面向的是全体小学生。所以,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价值,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即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开发和创建实践活动课程[5]。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充满趣味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互助探究、奇思妙想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究主题。例如,艺术审美、文学作品赏析、热点新闻探讨等。在融入以上实践活动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区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特点,保障引入的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要保障所引入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以此通过探究、分享、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学习之外的新体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推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当然,在综合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将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小发明带入课堂,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造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当然,通过部分学生小发明、小创作的分享,会激发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当更多学生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带入课堂,学生创新意识自然落实了培养。这样的教学形式,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感,有力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发展。

(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学校、社会、家庭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关联,而在学生生活中也包含着诸多的实践教育因素,若在教学中进行开发利用,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与知识关系,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以生活为素材创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可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例如,创建我是家庭小帮手、我会做家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理解,进而通过参与和体会,让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6]。又例如,开展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在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收拾房间、整理自己的衣物、学做简单的饭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推进的一种新教育方式,教师要通过创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活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进而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中,让学生综合能力获得发展与提升。实践教育活动没有具体实际的教学束缚,没有条条框框的教学约束,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尽可能拓宽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课程开发的途径,要用心观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一切事物,只要教师多付出一点,多细心一点,一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绽放出光彩。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资源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