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2023-09-08李宝红

小学生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古诗新课标课文

☉李宝红

一、提取单元概念,明晰作业目标

从新课标的角度重新审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在每个单元的导语板块中都直接点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单元学习要求[1]。对此,教师便可以此为提炼单元概念的切入点,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建议、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明确单元作业目标,从而在有效清晰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思路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入、走向精确。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为例,在为学生设计本单元语文作业时,教师便可从细心研读单元导语入手,综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单元学习要求,提取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与表达,生成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的单元概念,并立足于此设置单元作业目标。

(一)单元整体作业目标

1.能够流利、自然且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祖国大好山河景色的三首古诗与三篇课文,并抓住诗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想象联想的方式体会天门山、西湖、洞庭湖、西沙群岛、广东海滨小城以及小兴安岭景色的多姿多彩,生成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思想。

2.能够准确找出诗文中的关键词与关键句,并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诗文的含义,掌握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写作的技巧。

(二)课时基础作业目标

1.古诗三首作业目标:有感情地朗诵三首古诗,想象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动人景色,并背诵与默写李白的《望天门山》;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方式解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诗句的意思;认识并学会三首古诗中的生字词。

2.《富饶的西沙群岛》作业目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从课文中选出最喜欢的段落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向家人朋友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

3.《海滨小城》作业目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出课文关键句的方式说出课文中描写了海滨小城哪些景色。

4.《美丽的小兴安岭》作业目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出段落关键词句的方式感受小兴安岭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结合课文说说自己最想在哪个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并说清理由。

5.《这儿真美》习作作业目标:运用三篇课文中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二、整合单元内容,创设作业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增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2]因此,在以新课标为导向展开大单元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也要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建议,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文作业情境,为学生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相织相融搭建桥梁。

例如在为四年级学生设计部编版四上教材第四单元的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就可基于本单元中四篇课文共同反映出的单元主题“神话故事”为学生创设“我是XX”的作业情境,并为学生提供自由且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神话故事中遨游,通过扮演神话人物的方式得到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具体单元作业设计如下。

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神笔马良》《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以神话故事为原型改编的动画片或电影,并重点突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中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故事人物,并以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穿越到神话故事之中,你最想扮演谁?”为学生创设作业情境,调动学生主动阅读与学习神话故事的兴趣与欲望。

神话故事的大门即将开启,请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神话人物,并完成以下“人物介绍”(表1),即单元作业预学单。

刚踏进神话故事的大门,就有一群“天兵天将”拦住了你的去路,你能在10 分钟之内快速回答出天兵天将的问题走进神话故事的宫殿吗?

(一)给以下汉字注音

劈、浊、隆、血、躯、帝、溺、返、衔、斯、兽、狠、佩、锁、愤、恶、娲、塌、治、熄

(二)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下列句子的对与错

1.在《盘古开天地》中因为盘古讨厌周围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将天地劈开,最终盘古也受到了惩罚。( )

2.精卫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不慎溺水身亡于东海,所以精卫每天都会将木石投到东海中试图填平东海。( )

3.《普罗米修斯》的主角是普罗米修斯,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偷了火神宙斯的火种,被众神之首阿波罗惩罚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普罗米修斯仍被锁在悬崖上。( )

4.在《女娲补天》中,女娲用了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石头补天,现在人们常看到的五彩云霞就是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地方。( )

在如此作业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的语文作业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得到充分调动与激发,通过完成上述单元预习作业,学生不但掌握了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每篇神话故事的内容与起因、经过、结局,其创作神话故事的兴趣与欲望也会在多读多诵、积极联想与合理想象的过程中得到增强,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三、凝聚单元资源,完善作业内容

以新课标为导向设计大单元语文作业,除要从整体出发设置单元作业目标、创设单元作业情境外,教师还需紧密围绕单元作业目标去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以此来让小学语文的单元作业内容呈现出集趣味性、综合性、探究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特点,确保学生通过完成多元多样的语文单元作业得到知识经验的丰富与能力素质的提升。[3]

如,在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语文作业时,教师就可在制定“认清内容主次,掌握详略得当写作方法,生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单元作业目标后,为学生布置如下单元作业内容。

(一)“中华传统节日”古诗诵读会

本单元中的三首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与《十五夜望月》分别与我国哪些传统节日有关?除了这三首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传统节日或风俗习惯的古诗词?

(二)“在北京过春节”

1.老舍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的春节》的?北京的春节习俗与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哪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上?

2.阅读斯妤的《除夕》,斯妤笔下的除夕与老舍笔下的除夕有怎样的不同?

(三)“品尝节日美食”

在《腊八粥》一文中,沈从文所描写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除了腊八吃腊八粥外,你还知道哪些与传统节日美食有关的散文或文章?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美食是什么?为什么?请模仿《腊八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你喜欢的传统节日美食。

(四)“家乡风俗大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每个地区与城市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家乡中都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运用从课文阅读中所掌握的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亲身参与家乡风俗活动的经历。

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笔者紧密围绕本单元中的两篇必读课文与三首古诗共同反映出的主题“传统风俗习惯”为学生设计了包含群文阅读、课外实践、读写结合等内容的语文课后作业。通过完成以上四项大单元作业,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作者、诗人在课文或古诗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其对课文的写作手法与叙事方法也会在对比阅读、总结归纳中形成更为透彻的认识把握。非但如此,在“家乡风俗大赏”中,笔者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家乡风俗习惯的记叙,从而在有效锻炼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如此,学生便会在感悟与体会传统风俗习惯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的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其文化传承与弘扬意识也便因此而得到了良好塑造。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视域下,以大单元教学思路为抓手变革小学语文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完善作业内容,不但有利于语文作业与语文教学的统一,提升语文整体教学实效,而且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实现也大有帮助。因此,教师在落实与贯彻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一视同仁地展开教学的创新与作业的优化,清晰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思路,以此来彻底颠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单元语文作业为阶梯、为桥梁,走向成长,实现发展。

猜你喜欢

古诗新课标课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背课文的小偷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