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09-08☉徐

小学生 2023年20期
关键词:错题习题笔者

☉徐 璇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课程,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不断强化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同时对于学生的薄弱项进行有效提高,进而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学期末的总复习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实现复习效率的最大化,在对教材全部内容进行理解与把握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激发其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小学期末考试来临之前,教师对学生数学的复习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难度,而这些学习上的困难之处,也会对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产生一定的阻碍。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因为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的不足影响复习的节奏和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予以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期末复习中,通过有效复习课程的开展让他们喜欢数学、了解数学,从而不断强化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在提升学生期末复习效率的同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强化教学开展的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在进行数学期末考试的准备过程中,对他们的复习过程予以及时、科学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强化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存在着一定困难,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中他们所积累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也相对较少,这也会对复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复习课上对所要复习的内容和解题技巧进行教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复习任务,找准自己的复习节奏,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并使得教学开展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和强化。[2]

二、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课程开展的方法措施

(一)基于教程,梳理知识系统

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期末复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系统梳理,时刻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构建,为复习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时,笔者就本着“基于教程,梳理知识系统”的复习理念带领学生展开了复习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知识进行罗列,在此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中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容进行回忆,并在相应之处列出本部分知识的重点内容,以此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知识实施复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根据图形特点展开整理,并且在具体的整理过程中将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特征,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进行有效的整理,从而实现系统的知识框架。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掌握,也为之后的期末考试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为之后展开更深入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归纳整理,发散学生思维

在进行期末复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还有赖于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发散。在复习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搜集与复习内容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在进行系统的复习活动前就能明确复习的内容和具体意义,并让学生通过表格、图画、列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在具体的复习课程中,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组内成果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将其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等内容展开探究,教师再适时对每一组学生进行点拨。通过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展开复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在脑海中形成对所复习内容的清晰认识,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进而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时,笔者就本着“归纳整理,发散学生思维”的复习理念带领学生展开复习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对此部分知识进行自主回顾与整理,在正式上课时,笔者给学生出具了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2 +(3 - 1)= ? 4 +2×5- 3= ? 5 +6 - 2×1= ?等题目,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活动。当学生计算完毕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讨论,并将自己在课前制作好的与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有关的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每个人整理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并对不同处进行分析。最后,笔者让学生小组进行出题,之后再让每一小组将题目进行随机调换答题比赛。最后根据学生的出题情况和作答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并加以提示,让学生在有效的复习活动中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切实提升。

(三)拾遗补漏,完善知识体系

在进行期末复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也有赖于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完善,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拾遗补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目标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使数学知识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均能获得良好的发展。[3]因此,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展开,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均实现拾遗补漏,以此促进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均能在复习过程中实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时,笔者就本着“拾遗补漏,完善知识体系”的复习理念带领学生展开复习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计算方法的培养,而忽略算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导致学生在进行复习时极易产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学生只是在被动进行机械式做题,不仅没有领会知识的更深层含义,也失去了复习课程的意义。因此,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通过让学生进行“拾遗补漏”的方式展开复习活动,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复习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充分巩固,进而得到知识体系的彻底完善,在深化学生理解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复习效率。

(四)创设情境,知识联系生活

众所周知,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而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其不仅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进行期末复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促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实现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复习活动,在锻炼学生数学复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乘除法》知识的复习过程中,笔者就本着“创设情境,知识联系生活”的复习理念带领学生展开复习活动。首先,在课程的开始,笔者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复习情境,笔者对学生说:“快春节了,朵朵的爸爸妈妈到超市买了3 个果篮,每一个果篮中有6 个苹果,2 个火龙果,4 个橙子,请问苹果、火龙果和橙子各有多少个?”以此来使学生对“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探究。之后笔者继续说:“每一个果篮的重量是12 斤,请问这三个果篮一共多少斤?”以此来促使学生巩固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知识进行回顾。笔者继续说:“妈妈还给朵朵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各自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爷爷和姥爷的上衣是260 元,裤子是190 元;奶奶和姥姥的上衣是230 元,裤子是289元,请问爷爷和姥爷花了多少元?奶奶和姥姥花了多少元?”以此来帮助学生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展开知识的复习,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认识,也在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复习热情。

(五)拓展练习,提高解答能力

想要有效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期末复习时就要注重学生练习方法的科学性。[4]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切实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给其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练习,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进行知识巩固。教师在进行习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练习题要充分体现出数学方法、思维、相关知识、难易程度等元素,并在遵循习题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针对性、趣味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确保学生解答能力的切实提升。

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对习题进行精心的选择,根据相应的复习内容选择出一些经典题、易错题、易混题,或者是根据对历次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出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题型,让学生根据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其次,教师所选择或者设计的习题要具备层次性。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题设计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复习目标,给学生设计分层式的练习题目,以此来使学生在进行练习时能够切实得到对应知识的巩固,如此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使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均能得到有效的激发。最后,教师在进行习题的选择和设计时,还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性,还要使习题同时具备趣味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多样性,在增强学生内动力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六)巧用错题,提升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通过课堂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5]但是,在开展期末复习课程时,教师则不能一味地沿用这种方式,而是要以引导学生自行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对错题的总结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中,笔者就本着“巧用错题,提升应用能力”的复习理念带领学生展开复习活动。“分数”知识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期末所接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分数知识。一般情况下,部分教师由于这部分内容中所涉及的分数知识较少或者相对简单,会很容易忽视对这部分知识的有效复习。而也正是由于此部分知识是学生接触分数知识的开端,如果打不好基础,复习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更会对学生新学年进行更深层次“分数”知识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教师要注重对此部分知识的复习。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刚刚学习过的内容,笔者就从学生当时做的练习题中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并以此为基础给学生进行练习题目的“再设计”,让学生通过对自己之前错题的再次练习,实现对分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提升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期末复习课程中,教师要充分融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针对性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自己身份的改变,将学生作为复习课程的活动主体,通过深入理解期末复习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以“基于教程,梳理知识系统”“归纳整理,发散学生思维”“拾遗补漏,完善知识体系”“创设情境,知识联系生活”“拓展练习,提高解答能力”以及“巧用错题,提升应用能力”这六个方面展开期末复习活动,切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的同时,为之后更加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错题习题笔者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老师,别走……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