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政教学体系中茶文化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的融合

2023-08-25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精髓茶艺人格

方 方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很多,茶文化是众多文化中的点睛之笔,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也逐渐的得到了升华,成为一种思想体系,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各个领域中。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包括三个方面,即茶艺思想、茶道、以及茶德等,将其跟人格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思想,还能促进茶文化的传承。目前部分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着不足,如过于自我、缺乏团队精神、不尊重他人、责任感弱等,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和成长[1]。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教育中关于人格教育与思政教育体系的结合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基于此对思政教学体系下茶文化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的融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 茶文化的基本概述

1.1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起源于神农时期,由于那个时期人们发现茶具有特殊的医用功能,可以清热解毒,自此开始有了茶文化。随后人们对茶在饮食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发现茶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清神醒脑、强身健体,逐渐的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的种类非常多,有花茶、绿茶、红茶等,可以通过煮、泡、蒸等对其进行制作,这个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2]。而后,中国文人对茶文化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又有了茶道、茶艺、茶德、茶思想、茶精神等,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渗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1.2 茶文化的思想精髓

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在于“静”和“敬”。其中“静”,指的是安静、恬静等,我国国民都特别喜欢喝茶,在日常生活中泡上一壶茶,读上一本书,彰显岁月静好[3]。在这种恬静的生活下,人们可以沉淀自我,可以实现放松,也容易在这样的情境下去深入的思考。这些可以从茶艺、茶道两个方面体现,其中,茶艺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艺术,通过摆茶、洗茶、煮茶等一系列的动作超过了“茶”本身,也超越了茶文化的通俗意义,有好茶艺的人往往持有的深邃的精神境界。而在茶道中,茶文化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就包括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安静与高雅的生活,这也是茶文化的一种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

其次,“敬”,指的是敬茶。我国是礼仪之邦,当家中来客人时常常会以茶待客。通过选择茶具和茶叶,在经过清洗茶具、摆茶、沏茶、倒茶等一套流程,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让客人看到自己的热情好客以及本身所具备的深层次优秀的道德品质[4]。其可以从茶德方面来进行体现,茶德就是茶文化跟德的紧密联系,包括德育、美育、精神认知等,通过茶文化思想精髓中的“敬”来传递人格、品格、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观念等。将其引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可以跟人格教育融合在一起,改善目前人格教育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思政教学体系下高校人格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承担着向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的义务和重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使其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

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主体价值错位、心态不平衡、不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诚信缺失、抗挫能力差等现象,既不利于其学习,也不利于其未来的成长。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首先是社会因素,如网络的冲击,人们生活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充斥在网络中给学生们带来不良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人格缺陷。而且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的开展思政教育课程,也在积极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但是各大学校依然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再加上有的学校缺乏校园文化,导致学生负面新闻时有发生。其次是家庭,当代社会很多家庭人格教育氛围不足,价值观差异性很大,造成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格教育的缺失。因此,引入茶文化思想精髓,通过茶文化思想精髓和人格教育的融合,保证思政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5]。

3 茶文化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思政教育体系中,人格教育非常重要,其关系到思政教育的质量。一名优秀的学生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既可以向其它学生输送正能量,引导其它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也可以对人格品质缺失的学生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青年学生因为处在三观成型的关键期,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资讯纷繁复杂,心智不成熟或人格不健全很容易走歪路。必须要将茶文化思想精髓融合在思政教育体系的人格教育中,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其次,茶文化思想精髓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及平复学生浮躁的心态。茶文化思想精髓中的静、敬能让学生修身养性,可以让其放松,学校在引进茶文化思想精髓时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教育体制,创新教学方法,做好人格教育。高等院校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提升教学理念,多挖掘思政教育、人格教育的文化元素,这样才能保证人格教育质量。此外,学校也应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思政教育队伍,也要做好家校的合作,以学生为本,来做好人格的培养。

4 思政教学体系中茶文化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的融合途径

4.1 拓宽人格教育内容,丰富人格教育形式

思政教学体系下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与行为教育,其中人格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将茶文化精髓引入到人格教育中,首先就要丰富人格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掌握茶文化精髓,要意识到引用茶文化精髓的价值所在,这样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才能适当的引入茶文化内容,如茶文化的“崇尚节俭、修养品德、以茶待客”等,都是非常典型的茶文化,以此来丰富教材内容,实现茶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6]。其次,丰富人格教育的形式。教师在人格教育时,引入茶文化思想精髓,需要将学生的行为特点跟思想观念融合在一起,需要将茶文化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补充,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情境模拟式教学、以及微课等教学模式来创新人格教育的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团结能力,提高其认同感等。并且随着对茶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将茶文化的精神付诸于行动,以达到育人的实际效果。如茶文化思想精髓中的静,有“宁静致远”的意思,可以将其跟茶文化思想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宁静致远”所象征的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茶树的生长环境,然后组织学生选茶、泡茶、以及品茶等,让学生感受到茶文化远离尘嚣的那种洒脱感。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看到现在有很多人,过于看重权力和金钱,从而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和行为,这样就可以看到“宁静致远”的涵义,也让学生通过茶思想中的“宁静致远”与学生人格教育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明确学习的目标。

4.2 发挥茶文化思想精髓价值,提升人格教育的效率

首先要营造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人格教育教材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格教育的效率。其次,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恰当的时候引入茶文化教学资源,如一些茶文化的典故、历史事件等,让学生感受到茶文化的文化性和趣味性。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价值、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生动的将茶文化和人格教学资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一起消化掉。如茶文化思想精髓中“静”还有“朴实清廉”的意思,将其引入到人格教育中,让学生了解“朴实清廉”茶文化思想的内容,让其意识到未来工作以后,面对各种诱惑时能做到不为之所动,任何时刻都需要坚守“朴实清廉”的原则来处理一些事情,从而培养学生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教育青年学生在未来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才。此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具体的融合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引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茶文化精髓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健康的人。

4.3 加强人格教育实践活动,明确茶文化精髓

在茶文化思想精髓跟人格教育融合中需要加强人格教育的实践活动,以此来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精髓,体会茶文化思想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如可以组织茶文化相关活动,通过茶艺表演、茶道展示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茶文化的了解。或者在学校开展茶文化的特色教育,教学生对茶叶和茶具进行认知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茶的历史文化、以及茶的一些礼仪,如泡茶、品茶、茶艺等,提高学生对茶艺文化内涵的认识。又或者在学校内设置茶艺活动室,开展专题教学活动,在活动室设置一些泡茶的专业茶具,包括茶艺桌、置茶器、理茶器、品茗器,定期在茶艺活动室教学生茶史、茶经、茶叶冲泡常识,或者组织茶艺表演等,以此来丰富茶文化思想精髓人格教育融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7]。又或者以茶文化思想精髓中的“敬”为主题,以“以礼待人”为茶文化思想来进行人格教育的融合,通过教学生如何“以茶会客”,以茶会客时需要将茶杯摆放整齐,需要保持茶具的干净,需要水温度的适宜,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添水、加水等,这些看似非常小的细节其实体现的就是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思想,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叫“以礼待人”。学生通过了解这个过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会让其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

4.4 打造具备综合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首先,需要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思政、茶文化等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展现政治情怀、要有超前的思维、视野,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做好思政育人的教学工作。其次,可以邀请优秀的教师进行示范教学。通过示范课的设计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茶文化思想精髓的实践,从而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如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前讨论茶文化,然后再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探讨中,将茶文化更好的引入到课堂。第三,创新授课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学习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平台,让人格教育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如可以利用弹幕软件、云班课等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并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进而通过茶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8]。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不但提高了软实力,也加强了对思政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了茶文化思想精髓和人格教育融合的效果。

5 结语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其“精”和“敬”的思想精髓对于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思政教学体系中将茶文化的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人格教育的理念,也能保证人格教育的质量。茶文化思想精髓的融入,为人格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学校需要拓宽人格教育的内容,丰富人格教育的形式,需要探索更多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发挥茶文化思想精髓的价值,提高人格教育的效率。此外,还需要加大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精髓茶艺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茶艺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缝补Bor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