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渤海国历史资料日译中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2023-08-25刘诗裕陈文琳李衍慧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谚语茶文化茶叶

辛 颖,刘诗裕,陈文琳,李衍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

我国是茶文化发祥地,茶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政治,文化,历史等等,还可结合多种文化形式,增加它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日本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在日本本土发展中,逐步具有了强烈的民族色彩与特色。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儒释道等思想相契合,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日本茶文化将宗教、哲学、美学和道德观念融入了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使日本茶文化渐具综合性文化特点,就日本茶文化而言,达到了对社会现实束缚的摆脱,达到人与人心灵相处和谐,成为日本茶文化发展的至高境界。

1 茶文化在渤海国历史中的诸相

茶原产于中国,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追溯到4700多年以前。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对于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清楚。中国茶文化就是以茶叶为载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产物,茶文化是指含饮茶在内的开发与传播、茶俗、茶艺与茶道,茶文学及艺术等等;茶文化以茶俗茶艺为本,以茶道为中心,以茶文学和艺术为主体,载体为茶文献。它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且也反映出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及对世界的认识。中国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汇集了中国的宗教,哲学,美学、文学等于一体,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精神可以体现在清、静、和、真等方面,例如“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尊重、人与环境之间、器具之和、事之和;如“道”指人应自然而为之,不求功利而求真的人生理想,和人和,和物和,和天和,和地和,和自我和,实现天人合一[1]。茶文化载体主要是文献,其中有如诗歌,词曲,散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还有茶叶实物以及茶具、茶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茶文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题材涵盖茶境,茶礼,茶艺等、茶修和其他许多茶叶的元素;茶作为一种饮品,在我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作了著名茶诗,例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就是茶史上首以饮茶为主题的茶诗。在诗歌中,茶不仅作为一种物质存在,而且具有精神意义。其它表现形式还有花艺,陶艺,瓷艺,琴棋书画等等艺术。

在我国历史上,“茶”这个汉字的产生,要到唐中叶,在它之前的王朝历史上,一直用“荼”来表示。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儒释道等思想相契合,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早在西汉古籍《僮约》里,对“荼”已有记载,例如“朱荼尽具”,“武阳买荼”之类的记载。在唐朝后期,茶开始被人们用来作为饮品,并且随着饮茶风尚的流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日语里茶音也有如下几种发音——汉音、唐音和吴音,渤海国茶文化中茶之产生和茶之读音,在我国汉唐时期就已涌入,同时又正是在这个时候经过渤海国流入了日本。正因如此,日语内部一直保留了对茶道不同的读音和读法,汉唐时期,中国对“茶”的发音存在差异,日本语言中,茶道等有两种不同读法存在的有关茶叶的词还很多,如“茶経”“茶匙”“茶会”“茶房”“茶寮”“茶話”“茶茗”等。这些词虽然都是以汉字作为其词根,但实际上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2]。日本的茶文化,就是茶传入日本之后,经日本文化持续陶冶,逐渐发展和孕育出来的。中国茶的种类繁多,根据颜色、香气、生产工艺、产地,可将茶叶划分为白茶、黄茶、黑茶、绿茶、红茶、青茶等6个大类,达到上百种,而且,根据国际上的惯例,将茶叶分为发酵茶、未经发酵茶。日本茶中九成以上是绿茶,但日本人正在对它的种植方法,采摘的时间、制作工艺等进行改良。做出来的绿茶有很多种叫法,仅从为这些绿茶产品定名上,便不难反映出来,日本茶文化对他们日本人的生活生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国民对茶是情有独钟和仔细观察的,其中有一种叫做遮阴茶的,就是将茶叶遮阴7日左右,然后采摘芽茶,由于这一特性,亦常与玉露茶齐名。遮阴茶为一种特殊的茶制品,其以鲜叶作为原料,通过手工加工而成的。又如煎茶:它的生产原理就是专门利用机采过的茶叶,通过采用蒸气处理这一过程来进行生产。这一类的茶叶,通常被称为“煎”茶。煎茶为日本国内主要茶品及其制作、消费基本上局限于日本本土。另外,还有以茶叶为原料加工出的食品如红茶和乌龙茶等等。就日本茶文化而言,茶命名多采用汉字,对中国人而言,还可以简单地区分他们茶的类别,理清其茶品大体特征,但也有些特有的茶名称。其中最常见的是大麦和荞麦。如麦茶,荞子茶都是用大麦,荞麦种子为原料,经专门加工而成,若脱皮煎炒之类所制[3]。通过对日语茶文化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不难发现,日本人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持续增加本土因素,最后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茶文化。

2 茶文化与渤海国历史资料日译的互涉关系

从渤海国史料中可以看到,茶文化很早就已经渗透到日本国民的生活当中,已达到与日本人生活密切结合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词汇。日语日常表达中,有不少借茶意来表达语意,例如“滅茶苦茶”和“茶化”,其意分别为形容室内或空间里物品很脏,很乱,跟别人闹得很不愉快,而“茶入”,就是指他人的言谈,有的人在一旁忽然开口等,茶文化已渗透到日本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文章对有关茶文化中特殊的日语寓意作了一些简要的阐述。

(1)茶坊主:在日本文化中,这个词特指仗势欺人的人、奴颜婢膝者。(2)色男茶对面:日本的文化,“色男”,美男子称谓,此语本自风尘女子对相貌出众的男人搞揶揄,逗人,意为风尘女子心目中的帅哥,都不是什么稀奇事。(3)茶碗和茶碗:大家都知道的,喝茶的用具茶碗是不能接受到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撞击,都有可能造成茶水在其中飞溅,所以该词是以日本特有茶文化为语境,多用于描述两个个性相近的人易给彼此带来伤害。(4)茶百姓绞出:原意是放在装茶的包里,使劲挤总能得些茶叶渣,后来特指权贵阶级对老百姓的压榨,总能挤出些民脂民膏来[4]。

本文虽然只列举上述四个有关茶文化的日语寓意用法,但不难发现,日本人对茶有一种感情,对茶叶进行了仔细观察,因为唯有在此基础之上,茶文化才能和人情世故相通,并对其事例意义进行了总结,这正是日本茶文化所特有的民族特点。

3 茶谚语与渤海国及日本的社会生活

茶谚语言简意赅,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也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茶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并对谚语有一定的影响。日本人以茶文化为依托,持续累积词汇,形成种种谚语,通过引用茶文化,形成了简单明了的谚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对于如何喝却没有明确的方法和规律,这就需要人们去了解和掌握茶的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饮茶。茶谚语诞生于人们平常喝茶的时候,形成深厚文化内涵。茶谚语是以茶为中心而进行表达,并将茶叶作为话题展开议论和讨论。通过剖析日本民间茶谚语,由此可见,茶谚语正是地方茶文化高度发达的结果,茶谚语主要体现了茶文化,好茶配好水谚语,深刻体现出人们对环境的选择。茶谚语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5]。茶谚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它与其他文学不同的特点就是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日本人以茶为吉祥之兆,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经验总结。

3.1 寄托心愿,因缘生起

“因缘生起”,也称“缘起”,指的是日本茶叶的历史,它最初来自中国唐朝,在唐朝期间,一位留学僧侣将日本的茶叶带回日本,并开始了茶的种植、加工和研究,因此,“因缘生起”一词也成了日本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美好,也暗示着不良的后果,日本茶谚则有寄托心愿之意。这种茶谚语是:茶柱竖起来表示茶叶已经竖起来了好运气;茶柱的高耸象征着贵族的荣耀,它的存在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祝福,还能够让余茶更加美味,象征着余茶的美好;而茶柱的高耸则象征着贵客的光临,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2 传承茶文化,弘扬茶文化魅力

据日本国内传说,秦始皇曾派遣徐福等人前往中国,携带不老仙药,其中包括茶,而荣西禅师于1191年访问宋朝,将其带回日本,并将茶制作成了日本的茶叶,因此荣西禅师被日本称为茶宗,他极力推崇茶的养生和保健功能,称其为仙物,具有延年益寿的功能,这一点在日本茶谚中也不难发现,如茶水粿,意思是说,好茶与好水相配;茶对置意在品茗,口齿均保留着香气;茶色绿,则说明茶叶含有叶绿素,对人体健康有益等等。对茶目,毒を,它的含义就是浓茶能使人头脑清醒,这些茶谚语既是茶文化的传承,还从某种程度上宣传茶文化的无限魅力[6]。

3.3 寓意生活经验,为人处世之道

比如,“每日茶饭事”是家常便饭。茶谣则指的是那些带有贬义色彩的茶谚语。茶腹,主要指有胜无。比如“吃萝卜不喝酒”这一个谚语就很好地体现出了茶与饮酒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实例,由此可见,伴随着日本茶文化的日益深化,它将作用于生活各个方面,而茶谚在种类上亦有许多改变,已经不是形容喝茶的利弊了,但内容更鲜明,更充实,能被引用,由此给人提出建议,训诫,约束人的行动。另外还出现了一些“茶是国饮”,“茶为国饮”这样的说法。我国的茶谚中,有“常喝茶,少烂牙”“吃萝卜,喝姜茶,大夫急得满街爬”“茶七酒八”等,这几句谚语,无不道出饮茶之利,总结和分析饮茶科学知识,由此提倡一般人养成饮茶习惯。这两种茶谚语的出现是为了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不要忘记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有“人走茶凉”的俗语,还从日常生活中归纳。造成中日两国茶谚语差异的原因,就是我国茶文化崛起于民间,就是老百姓通常举办的各种活动,正是百姓智慧的结晶,老百姓通过喝茶,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通过描写煎茶敬宾客,对宾客表示敬意,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民间粗茶淡饭是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阐述高雅人士饮茶习俗,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道德的追求[7]。因此,它具有浓厚的平民性和通俗化特征。日本茶文化崛起以中国唐文化、宋文化为背景,像荣西禅师这样的知识阶层,他们直接向日本天皇引进茶文化,等等,由此说明,日本茶文化崛起于贵族阶级,由此形成一种由上而下的扩散。因中日茶道文化传播形式不同,因此,谚语内容各异。

4 结语

茶文化在渤海国和日本发展史上都有重要影响,茶还引申出许多含义。文章就茶文化展开了研究,希望能有助于深入了解茶文化对渤海国史料日译的意义。

猜你喜欢

谚语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