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差异对茶文化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23-08-25郑星星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翻译者西方人英语翻译

郑星星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在茶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文化差异为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则会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茶文化无法充分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见,从文化差异视角探索茶文化英语翻译优化策略,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茶文化英语翻译中的表现

1.1 物质形态的认知差异

从茶这类物质来看,中西方对于物质形态认知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对茶叶本体的认知,中国所拥有的茶叶种类比较繁多,分布在全国各地。而西方茶叶的种植基本都集中于温带地区,种类也比较少。其次,从茶具来看,中国茶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各类形态,制造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质地表现非常多样化,茶具不仅具备泡茶、饮茶的功能,更是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透露出质朴、简约的美感。而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茶具种类较少,在制作手法上更为精致。最后,从茶点来看,中国的茶点受到华夏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种类非常丰富,不止有传统点心,也包括坚果、水果、特色小吃等。而西方国家的茶点大多以甜点为主。

1.2 社会行为习惯中的差异

茶文化中的社会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饮茶习惯。中国人对于饮茶时间并没有固定的要求,无论是饭后的休憩,还是与好友聚会或是独自品味,主要追求的是随心所欲、随性而为,这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西方国家对于饮茶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出于对仪式感的追求,西方人饮茶时间都相对比较固定,尤其是下午茶备受西方人的推崇。从社交层面来看,中国人以茶待客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礼仪规范,待客所选用的茶叶都是精挑细选的,对于泡茶用水温度的控制也较为严格,并且我国大部分地区讲究“酒要满茶要浅”,一般以茶杯中七分满为宜。而在西方国家,对于这些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西方人更为关注的是享受饮茶交际的过程。

1.3 文化认知上的不同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受到各地区风俗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且根据茶文化所衍生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异常繁多。中国人对于茶文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从茶本身的发展了解茶文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欣赏其中的艺术美感而感悟到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而西方茶文化则是来自于日常生活,西方人对于茶文化的理解都是基于茶本身[1]。因此,大部分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茶文化艺术品的精髓,无法透过这些艺术作品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1.4 文化价值观的区别

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以儒道思想为主的多样化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传承至今,这些宝贵的精神内核也被现在的人们所继承。从品茶饮茶的过程中,中国人既能够感受到茶叶本身的芳香,获得品茶时感官的享受,同时,也能够从中感悟到茶文化从古至今所精炼出来的独特文化魅力。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人民形成了淡然处世、追求更高思想境界的文化价值观。而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历史比较短,茶文化对于人们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交礼仪中,因此,西方人基于茶文化的价值观念,主要是现实生活方面,从茶文化中学习优雅的礼仪,展现高贵的气质。

2 文化差异对茶文化英语翻译的影响

2.1 对茶相关专业名词翻译的影响

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茶文化相关产品的种类非常繁多,仅仅是我国出口到国外的茶文化相关产品就不胜枚举,即便是作为从事茶文化行业的专业人员来说,也未必完全了解国际市场上的所有茶文化产品。这就导致了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名词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一方面,一些相似的茶文化相关产品如果翻译不够准确,则无法展现出不同茶文化产品的差异性,也就无法让西方受众选择令自己满意的产品。另一方面,如果翻译过于精细化,茶文化相关产品的名称中包含了其名称、发源地、文化背景等信息,就会让翻译变得极为复杂,让西方受众的理解难度也更大。

2.2 对茶文化相关产品商标翻译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相关企业超过百万家,能够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茶文化相关企业成千上万,每个茶文化相关企业都根据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和企业自身发展特色,注册了独有的商标和产品名称。要想将这些商标和产品进行准确的翻译,将会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由于受到国家发展历史的影响,茶文化更贴近于现实生活,而并不注重深层含义的表达,因此,对于中国多样化的茶文化相关产品本身就难以理解,如果没有准确的翻译进行辅助,就无法清晰地了解自己喜欢的茶文化相关产品,对于商标更是缺乏充分的认识[2]。当西方受众遇到自己喜欢的产品时,无法通过准确的语言翻译进行查找,也就很难帮助茶文化相关企业留住客户。

2.3 对翻译工作本身造成的困难

一是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困难。茶文化英语翻译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活动,既然属于跨文化交流,那就必须要重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在过去的茶文化翻译中,普遍采用最为直观的逐字逐词翻译,然而,这种翻译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无法体现茶文化真实的内涵,西方人很难理解原有字词组合所传达的含义。另一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风俗信仰不同,一些在中国人看来高尚、文雅的语言,对于西方人来说,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对他们是一种冒犯。因此,如果一直使用逐字逐词的翻译方法,而忽略了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西方人的误解,不止影响了茶文化的输出,对于双方友好交流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是茶文化翻译的范围受到的限制。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具象存在的与茶相关的事物,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属于较为简单的一类。然而,中国的茶文化更偏向于一种抽象存在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和文学著作通常都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而在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语来进行表达,这就导致了茶文化翻译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同时具备英语翻译专业能力和茶文化素养的人才,难以深入理解茶文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只是将文字翻译为英语,很难传达出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也无法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茶文化在西方文化交流中,并非处于主流文化的位置,大部分西方人更喜欢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形式,对于茶文化的接受度比较低[3]。然而,我国的茶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提升世界文化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茶文化范围受到局限,就很难实现茶文化传播和发扬的目标。

三是文化差异下的英语翻译人才素质要求更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之下,要想做好英语翻译工作,翻译人才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质,不止要灵活地掌握多种翻译方式,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效果,同时,还要具备丰厚的茶文化底蕴。目前,我国能够达到这种高要求的翻译人才还比较稀缺,而为了应对国际交流对翻译的需求,许多翻译者都是在学习和探索中开展工作的。这就导致了茶文化作品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并且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即便是同一部茶文化作品,由不同的翻译人员转化为英文作品时,其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利于西方人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给我国的茶文化输出带来了困难。

3 应对文化差异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可行策略

3.1 以合理的翻译技巧应对文化差异

中西方人在文化底蕴、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相关翻译时,要充分了解这些不同之处,运用合理的翻译技巧,更为准确地传达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信息。应对文化差异而采用的英语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合理地采用音译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名称的表达,可以借鉴西方人比较认可的翻译名称,既能够做到翻译简练,又能够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二是贴合西方语言表达习惯来进行翻译[4]。中西方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就茶叶来说,我们习惯称之为红茶的茶叶种类,在西方国家用语言表达更习惯用black tea,而一般不会使用red tea的说法。除此之外,对于茶文化作品中的一些俗语、谚语等,如果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西方人就无法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而从英语中寻找意思更为接近的俗语、谚语来进行对应,用西方人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就会更为贴切,不止能够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也从语言的角度拉进了中西方国家交流的距离,对于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有着极高的价值。

3.2 制定统一的中英翻译标准

目前,不同茶文化作品、不同翻译者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和翻译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茶文化的传扬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为了能够让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就必须从英文翻译的层面,制定更为统一化的标准。首先,针对茶文化相关的专业术语制定规范化标准,尤其是对于茶叶种类、茶具的名称、茶叶制作工艺等,将其划分到专业名词的范围内,让翻译者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开展工作,才能够降低西方人了解差文化的门槛,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接触茶文化并对其产生兴趣。其次,对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进行统一化规范。茶文化作品翻译者通常会在翻译工作中,融入自身对于茶文化的理解,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茶文化的内涵,对于连接西方人和茶文化作品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如果翻译者过多地倾注自身的情感表达,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原有茶文化作品真实的含义,那么西方人在阅读这些茶文化作品时,最为直观地理解到了翻译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并非茶文化作品本身的内容[5]。因此,必须要制定英文翻译工作规范,让翻译者能够在尊重原有茶文化作品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尽可能地将茶文化作品原有的含义传达给西方人,如此才能推动我国茶文化的输出。

3.3 提高翻译人员的茶文化素养

翻译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水平。高素质的茶文化翻译人员,不止能够让中国茶文化传达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并且对于推动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不断地通过培训和训练,提升翻译人员的能力和素养。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大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投入,为翻译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并且在英语翻译培训课程中,融入茶文化相关学科,以此来培养出同时具备英语翻译能力和茶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其次,翻译人员自身要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不止要努力锻炼自身的翻译水平和技巧,同时,也要积极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应对茶文化翻译工作时,能够得心应手。最后,要不断提升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素养。让翻译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对茶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钻研,从而找到应对茶文化翻译过程中困难的有效方法,让翻译出来的文字更具影响力,使西方人民能够通过阅读这些翻译作品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茶文化。

3.4 创新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

以往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大部分都是通过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向西方人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然而,文字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译人员应当勇于创新,以更为新颖的翻译方式,让茶文化作为更为生动的形式展现在西方人面前。一方面,翻译人员要对茶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创新。除了以传统的文字翻译为主之外,还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配合西方人更容易理解的符号、图片等,或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翻译出来的茶文化内容转化为视频影像等形式,让西方人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另一方面,翻译人员可以将茶文化背景、中华民族的习惯风俗等融入到茶文化翻译中,以此来对茶文化翻译内容进行补充,让西方人能够更容易理解茶文化的来源,更能与茶文化相关的人事物产生共鸣,也就能够更加容易理解茶文化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通过茶文化英语翻译创新,将茶文化以更为多样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形式传扬出去,以此来对国际文化形成更为深远的影响。

3.5 强化翻译过程中的中国茶文化输出

茶文化英语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英文的方式,将茶文化输出到西方国家,从本质上来讲,茶文化的输出,就是中国文化的输出,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时,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要突出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味地附和西方文化,那么就会导致中国茶文化失去本身的魅力[6]。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强调文化背景、解释文化习俗等方式,让西方人了解双方国家文化的不同,从而站在中国茶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才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另一方面,要在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并传递积极的文化价值观。茶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对于世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通过精准的翻译,让西方人得以正确的解读,必然也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和青睐。通过中国茶文化的输出,推动中西方和谐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融合,对于国际文化发展,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

4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英语既是茶文化的载体,也是开展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工具。茶文化翻译作为开展语言转化、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必然会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茶文化英语翻译实践中,需要对文化差异的表现以及文化差异为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做出深入认知,也需要通过使用合理的翻译技巧应对文化差异、制定统一的中英翻译标准、提升翻译人员的茶文化素养、推进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创新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强化中国茶文化输出,为茶文化英语翻译水平与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翻译者西方人英语翻译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