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茶文化运用研究

2023-08-25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职业院校

廉 耿

(菏泽卫生学校,山东 菏泽 274300)

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育人实践中需要完成的重点教育任务,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持续性落实对素质教育的强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引入茶文化内容,依托对茶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教育价值的最大程度发挥,扩充素质教育内容,推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升级,最终获取更为理想的育人成效。从这一角度来看,探究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

1 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茶文化应用的概述

1.1 茶文化职业教育

茶文化中包含的精神文明内容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发挥着较为理想的作用,如茶道精神、茶礼仪等等,规范学生的个人思想与行为,并可以实现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茶文化中包含着的茶学、茶艺等内容均能够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动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为其就职活动的更好展开提供支持[1]。例如,茶文化学习能够让学生养成不急功近利的品德,能够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平稳心态,自觉规避、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与行为,在工作中实现更好发展。

1.2 茶文化的教育价值

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其本身就具备着较高的教育价值,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出较大作用,且依托茶文化推进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升级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实践中,通过带领学生学习《茶经》、《茶录》中的内容,可以达到更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效果,让学生更好掌握、吸收所学知识内容。同时,利用茶文化中蕴含着的道德观念展开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促使其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2 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性分析

2.1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

现阶段,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不深,多数学生并没有饮茶的习惯,对于茶价值的理解也有失偏颇,而这些问题在展开茶文化课程教学后均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缓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饮茶习惯[2]。茶本身具备一定的药理功效,包括减脂降压、抗辐射、排毒减肥等等,且包含在健康饮料的范畴内,因此,正确饮茶习惯的养成能够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总体而言,通过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引入茶文化课程教学,能够实现对茶这一健康饮料的保健养生功效的充分发挥,体现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维护。

2.2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茶文化课程教学的展开,能够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力维护,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升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茶文化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第一,在茶文化中更为推崇“以茶会友”,引导学生展开健康的人际交往,远离勾心斗角,帮助学生实现对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第二,茶文化知识的学习支持学生修身养性,深入体会、感悟禅宗与儒家思想文化,实现自我修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效果。第三,通过茶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自信心,由于茶文化知识学习对学生文化基础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能够让更多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

2.3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茶文化中,包含着大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精神内涵,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依托茶文化中包含着的“精行俭德”茶人精神展开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念,主动自省,尊重自然规律与他人劳动成果,不过分虚荣[3]。依托茶文化中包含的礼仪内容展开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教学,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规范、良好文明举止,并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更好培养,推动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品格,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将这些思想意识反应至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为人处世中,强化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综合素养。

2.4 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全球化进程加速背景下,职业院校内的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面对着的意识形态更为多样,容易促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或是对我国文化产生怀疑。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职业院校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与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而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例如,依托茶文化中“和、清、美、敬”等思想内涵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等高尚品质的效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成长。

3 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3.1 在校内开设茶文化公共课程

茶文化教育本身拥有较为理想的优势,具体包括: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其精神内质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是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因此在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内容,能够在传承茶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推动[4]。能够看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渗透茶文化的主要目标在于,更好传承茶文化,提升茶文化的时代性与实用性,同时确保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践中,职业院校可以围绕上述目标在校内开设茶文化公共课程,深化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茶文化内容的融合程度。为了更好提高茶文化公共课程在职业院校内的影响力,除了要扩充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之外,还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茶文化展览或是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茶园、茶叶加工厂;参与专业茶艺师的校外培训;参加区域茶文化协会活动等等,更好营造茶文化学习氛围,深化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以此引导学生领悟茶道精神。另外,职业院校在开设茶文化公共课程的同时,还应当配套更新茶文化教学评价形式,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与评价。

另外,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还应当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坚持深入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来建设专业;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契合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广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3.2 扩充茶文化课程的教育方法

3.2.1 引入新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学生较为常用的社交媒体中传播茶文化知识与茶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积极组建班级茶文化微信群、QQ群,并在其中定期宣传茶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讨论。

3.2.2 举办茶话会。对传统授课形式进行及时更新,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模式,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在课堂内展开主题探究。此时,可以在茶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举办茶话会,鼓励师生自由探讨、交流、分享茶文化知识、茶道精神等等,以此构建起更为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程度,更好发挥出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性。

3.2.3 展开茶文化专题讲座。职业院校可以积极邀请茶文化专家在校内开展《茶的起源及六大茶类加工演变史》主题讲座,向参与讲座的师生讲述茶的起源、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依据及其特点;通过有奖问答的授课方式,生动形象的讲解,引起参与讲座师生的热情互动,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与素养内涵。

3.2.4 组织茶文化知识竞赛。知识竞赛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组织茶文化知竞赛,能够更好提升学生对于茶文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促使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与价值性得到更为理想的发挥,并在职业院校内营造浓厚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播弘扬中国茶文化,将茶文化融入育人实践之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茶文化知识竞赛中,可以将茶的起源与传播、水与茶具、茶叶的分类与加工、茶叶的品种与审评、茶的营养与保健、茶艺、茶文化等相关知识设定为竞赛内容[5]。依托茶文化知识竞赛的展开,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知识学习及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在校内更好宣传茶文化,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能力,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

3.3 积极举办茶文化进校园活动

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优化展开提供更多路径与渠道支持。实践中,职业院校可以主动联合区域内的其他学校、茶文化协会等共同展开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活动期间组织文化基本知识沙龙、茶艺技能邀请赛、茶艺表演、中国六大茶类及其代表茶品鉴、茶席展示会、名茶、名具鉴赏会、茶企小型招聘会等活动单元,丰富活动内容,让茶文化更好渗透在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其中,在茶艺表演环节,可以邀请校内外茶艺爱好者登台展示优雅娴熟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奉茶礼,并将茶艺与民乐、古典舞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在场师生体会到茶文化的魅力。在茶席展示环节,依托各具风格的茶席摆放、茶艺展示,极大提升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吸引更多师生驻足品茶。

同时,在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期间,职业院校还可以组织茶文化主题的师生素质拓展活动,以此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活动中,需要职业院校积极邀请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员等进入校园,进行讲座培训,培训从茶的起源、发展、分类、功效等方面,细致的介绍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并对泡茶、喝茶的礼仪做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随后可以组织师生互动,鼓励参与活动的师生主动地学习茶艺技巧,在温杯、投茶、洗茶、烫杯、冲泡、出汤、分茶、奉茶、品茶的各个环节中,从历史、精神、养生、生活礼仪等面,体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素质拓展互动的展开深化了职业院校内师生对茶文化的兴趣,也让师生通过饮茶的方式,进行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也是一次礼法教育、道德修养提升教育,对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体而言,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出学校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使学生更加了解和亲近健康茶饮,远离各类不健康的碳酸饮料,同时对提高学生茶文化素养,传承和发扬我国茶文化,推广我国茶文化知识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更好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3.4 重视打造更具专业性的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水平,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持续增高,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内容有着极高的现实意义,而这也需要更具专业性的师资队伍的支持。基于此,职业院校可以定期针对教师群体展开茶文化培训活动,或是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茶文化培训与研修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提高茶文化修养水平、掌握茶文化相关技能理论的良好平台,实现在教师群体内茶文化专业知识的有效普及,实现更具专业性的师资队伍的打造。在实际的培训研修中,可以从茶起源、传播;茶树的特性、概况;茶加工制作、品鉴以及茶礼仪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为参训教师进行茶文化的剖析。向参训教师介绍茶的由来、用途、分类,茶具的使用,茶事礼仪等方面的文化知识;阐述茶文化内涵,指出茶文化传承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并作出精彩的茶艺表演。加入紫砂壶培训内容,让参训教师详细了解紫砂壶的构造和制作工艺,学会如何辨别紫砂壶的真伪,分辨泥料优劣及分类,零距离的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身临其境体会茶文化底蕴。最后,可以引导参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体验茶艺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

借助茶文化培训,参训教师汲取更多茶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更好的为高职院校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升级升级储备知识力量,为宣传茶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强化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3.5 支持在校内构建茶文化社团

社团是职业院校内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活动的重要组织,社团活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这样的情况,职业院校在将茶文化内容深入融入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社团的形式展开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茶文化知识,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弘扬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中,职业院校应当鼓励、支持教师或是学生在校内创设茶文化社团,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学习和掌握茶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丰富学生日常生活与活动内容,提高生活品位,掌握一种生活和工作技能,促进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对于茶文化社团而言,其创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弘扬传统茶文化,让校内更多师生了解茶文化,爱上茶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位社员都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社团课程中,带领社员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并在与茶的接触中,学会合作、礼让、敬重,学会以茶会友,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增强。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茶文化中,包含着大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精神内涵,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更好展开提供了有力支持。实践中,通过在校内开设茶文化公共课程、扩充茶文化课程的教育方法、积极举办茶文化进校园活动、重视打造更具专业性的师资队伍、支持在校内构建茶文化社团,实现了茶文化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深入性渗透,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也推动了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水平与成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职业院校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