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

2023-08-25王玮颖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太极茶文化体育教师

王玮颖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茶文化有茶道、茶德、茶画、茶学、茶艺、茶具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组成。这些组成都可以有效地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当中,例如太极与茶道、武术与茶书、体育精神与茶德等。如何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深度理解和掌握茶文化,成为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1 茶文化历史及茶文化元素组成分析

1.1 茶文化历史

茶文化起源于神农尝百草,据史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至今为止,中国茶文化已经存在4700多年,由茶文化产生的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道德文化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茶文化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之后经过各代的传承、提炼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特殊文化系统[1]。

1.2 茶文化元素

茶文化组成包括:茶道、茶服、茶禅、茶礼、茶书、茶画、茶诗、茶德以及与茶有关的健康养生内容等。其中茶道是以“沏、赏、闻、饮”为核心,同时产生了茶服、茶禅、茶礼、茶诗、茶德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彼此关联又有独立性,形成了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内容[2]。

2 茶文化与体育教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2.1 修身养性

体育活动大部分是运动的,即便是太极也是动静结合,故而体育运动具有“阳”的属性,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或者之后品茶、饮茶,则可以让体内“阴”被调动起来,从而达成阴阳互济效果。品茶悟茶还能让人精神放松,对于体育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

2.2 增加内涵

体育锻炼能够强筋健骨,提升人体免疫力以及体能。但若是缺乏精神培养,就会让人有粗粝之感。茶元素当中茶道、茶具、茶书、茶德等能够让高校学生出口成章、举止文明,通过茶文化长期熏染,还会让学生气质发生改变,正所谓“文质彬彬如切如琢”便是如此。

2.3 文化传承

在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体育教学也需要不断融入红色文化以及传统优秀文化,要培养学生祖国文化自信。将太极和茶道元素融合、将武术和茶书融合、将西方体育和茶德融合,都能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会传统礼节,提高学生精神层次[4]。

3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茶文化融入现状及问题

3.1 教师不重视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体育教师大部分受传统授课思想局限,并没有主动融入传统文化的意识。尤其是茶文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使得它融入难度高,考验了体育教师茶文化功底。没有系统学习茶文化,便无法很好地让二者融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非常重视茶文化融入工作。在体教融合要求下,一些教师宁可将传统礼节文化融入进来也不融入茶文化。

3.2 教师本人缺乏茶文化学习意识

现代人处在较快生活节奏之下,很少有人像古人那样能够找一个僻静地方静静品茶,并在茶的色香味当中寻求精神升华。正所谓人心难静,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学习茶文化的内心基础。很多体育教师宁可在操场上挥汗如雨,也不习惯在一个地方耗费时间品茶饮茶。况且随着体教融合要求不断提升,体育教师还需要学习更多文化,尤其是要学习信息技术等,能够留给茶文化的时间十分稀少[5]。

3.3 较缺乏茶文化融入的环境条件

高校体育课程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完成的,这就让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融入茶文化元素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茶具、茶书等很难在现场出现,即便出现教师也很难做到品茶、观看茶书和体育项目的充分融合。况且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对融入茶文化本身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外环境缺失,内环境不足,茶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教学难度巨大。

3.4 教师的创新融入手段比较匮乏

有的教师虽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但实际上缺乏创新:很多时候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茶文化资料,并没有结合体育教学项目以及环节,让体育课程教学和茶文化形成了看似融合实则割裂的现状。

4 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茶文化元素融合的对策

想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就需要抓住“思、行、环、创、结”五个环节,对师生展开具体的茶文化渗透。

4.1 思

指的是从师生的思想层面切入,提高师生茶文化重视度,让他们能够心悦诚服地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将其有效融入进来。

第一,积极迎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要将体育课程和传统文化紧密关联起来,尤其是学校要形成茶文化融合考核指标,以此来提升教师对茶文化的关注度。也可以学习有关于“体教融合”的政策,深入理解教育部在“体教融合”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有关于在体艺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通知,并且积极开展了《传承的力量》有关作品展示。这些顶层设计形成的文件和活动,都说明将茶文化与体育融合是可行的,是校园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6]。

第二,教师能够认真搜集有关于体育课程融入茶文化的论文资料,学习其中的融入之法,并且通过持续阅读学习能够形成自身创新思想,进而形成一套可行的融合方案。例如教师能够认真观察体育课程,找到其中与茶文化融合的点,做到二者紧密衔接。前文所述太极和茶道的融合。太极讲究动中有静、阴阳互济,而茶道讲究的是宁静致远、天人合一,是追求思想的极度解放。再者二者都有“慢”的特点,太极出招慢、动作慢,茶需要煮茶、品味也需要慢功夫。再者福建地区存在很多茶文化遗迹,像“莲花茶襟”“九日山”“清泉山”“安溪清水岩圣泉”等都是人杰地灵之处,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有关于一些文化名人和茶的故事。若是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之内开展体育教学,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例如爬山、徒步等,在闲暇时还能饮茶解渴。

4.2 行

俗话说思行合一,教师经过系统思想学习接受了茶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教学这一主张,接下来便要形成具体的行动,要积极地去学习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茶文化素养,才会做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行”这一层面需要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做到静心,能够选择固定时间来锻炼心境,确保自己不被忧愁烦恼之事困扰。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认真品味茶、理解茶,对茶文化具体的组成茶道、茶服、茶礼、茶德展开摸索,理解其精义。在社会交往当中,也经常和同事、朋友谈茶、话茶,更可以跟那些茶文化比较渊博的人交朋友,能够获益良多。在自身茶文化水平不断攀升过程里,需要认真翻阅一些古代体育和茶的故事:在宋朝蹴鞠活动十分兴盛,当时是高官贵胄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间歇时便会有饮茶补充体力的记载。在民间体育方面采茶舞成为了最典型的将茶和体育融合的范例。民族地区也存在非常多的茶和体育融合的情况,例如蒙古族摔跤当中便有饮茶习惯,或者一些少数民族骑射运动过程中也有敬茶的环节。当教师不断地吸收这些知识,便会拓宽自身融合渠道,保证体育课程教学与茶文化元素更好融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教师利用互联网完全可以做到自由学习,也可以和产茶区的群众互动,了解当地茶文化和体育的情况。例如2021年福建省体育局指导下召开的福建大田第三届红色康养茶海跑活动就将体育和茶圆满对接,成为了当地一个经典项目。

4.3 环

“环”指的是学校要创造体育与茶文化元素融合的基本条件,这种条件要延展到体育课之外,需要形成一个更大的茶文化活动环境。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通过丰富茶文化书籍来对学生思想展开渗透。这些书籍需要摆放在图书馆比较明显的地方,利于学生随时取阅。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推广茶文化,要以茶文化为主题形成不同的有阅读价值的内容,吸引学生阅读并学习茶文化。在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开展茶文化培训活动,方便更多学生了解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喜欢茶文化。

第二,丰富社团活动。学校鼓励社团开展茶文化活动,或者鼓励成立茶文化社团,保证茶文化不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如此也为体育课程教学融入茶文化元素提供了基本条件。体育教师也可以加入这样的社团,和学生进一步接触,通过茶活动了解彼此拉近距离,能够让体育课程直接对接学生需求,保证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

第三,丰富茶文化场所。在体操课、武术课、舞蹈课当中有效地融入茶文化,让学生们可以在休息间歇品茶、论茶。从而有效达成前文所述动静结合、阴阳互济的目的。可以请查师来专门培训学生,或者围绕茶来创作舞蹈、武术。在餐厅、寝室等当中设置茶厅,让茶文化真正地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里。

第四,种植茶树。对于山西而言茶树种植可选择品种不多,不过可以配上枸杞、大枣等,形成新式茶园。这种茶园具有装饰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成为学生认识茶、品茶、论茶之所。在这里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武术表演等活动,让茶文化和体育充分融合。

4.4 创

“创”指的是创新,即教师必须要创新想法,让茶元素更多地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起来。既能让茶成为教学环节,也能让茶成为教学工具,甚至于在茶的基础上衍生出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

第一,中国传统武术课可以融入茶文化,像前文所述太极便是如此。太极服、太极扇都可以成为茶画的展示之地,由学生利用画笔将自身对茶的理解展示出来,将茶和禅的关系展示出来,从而让人感受到太极之美和茶文化之美。能够在传统武术学习当中融入茶道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在武术这种阳刚运动之后进入到相对静寂的品茶环节,由此加深对太极等武术深层理解[7]。

第二,在现代语境之下,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视频,将体育元素和茶文化元素有效结合形成一幅优美有趣的画面。在视频中可以有奔跑、跳跃、投掷等体育项目,展现出现代大学生精神面貌。同时画面一转可出现传统体育项目及品茶的场面,让他人明白视频想要表达出高校大学生接受中西教育具有多种能力的含义。学校也可以效仿教育部办公厅的《传承的力量》,面对全校学生展开体育与茶的创新活动,以这样的方式给体育课程教学创造融合条件。

第三,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形式,实现体育与茶文化融合。前文所述传统采茶舞属于典型的体育和茶融合产物,在现代背景下可以融入一些新的元素实现创新: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予舞蹈优美的背景下,像茶园、梯田等,让人感觉视觉悠远而恬静,仍然产生舒适感。或者在采茶舞当中融入现代肢体语言,体现了茶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创新形式既保证了传统文化传承,又实现了体育课程当中茶文化元素融合,达成了一举多得目的。

第四,积极研究茶的药用价值。这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让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拓展。首先,茶具有醒脑提神作用,经常饮茶会达成调解血脂、血糖、血压的目的;其次,将茶或者废茶叶晾晒干燥缝制枕头,具有醒脑提神作用,还能改善睡眠;再次,废茶叶连茶带水倒入花土当中,具有杀灭虫卵作用,防止滋生小飞虫作用。

第五,以茶会友,以武交心。在校园当中开展武术交友活动,并且设置斗茶环节,达成以茶会友、以武交心目的。这样的活动也让校园气氛有明显改善,让学生远离低头族。教师也可以加入进来,和学生进一步交流,掌握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利于下一环教学活动的改善。

第六,开展红色文化体育活动,将活动延展到茶乡例如福建、云南等处,让学生通过徒步形式了解各地风情,并且能够喝到各地的茶,最终能够建立起家国情怀。

4.5 结

“结”指的是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融入茶文化元素,在活动之后积极总结经验,能够找到不足之处并认真地形成应对方案,保证之后的相关教学活动有所改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习群去征求学生对课程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这样不仅利于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获得学生真诚的反馈。教师在总结环节需要善于利用对话形式展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说,给出更多利于体育课与茶文化融合的建议。如此也达成了集思广益的目的。

5 结语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并非易事,首先必须要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茶文化基础,否则难以形成系统的融合方案。这就需要高校在图书馆馆藏、校园活动、校园景观布置等方面投入一定精力,确保茶文化在校园内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如此体育教师也能够拥有较好的融入契机,抓住传统武术、传统舞蹈、体育文化创新等活动来不断地实现体育课程中有效融入茶文化元素。其实,体育教师凭借茶文化与学生交流互动,这本身也是体育课程教学与茶文化元素融合的体现。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思、行、环、创、结”五字诀,能够确保该类融合活动可持续开展。

猜你喜欢

太极茶文化体育教师
太极
游太极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太极+』,未来可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太极Ⅱ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