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紫砂壶造型设计

2023-08-25徐英姿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壶体紫砂壶传统

杨 湛,徐英姿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00)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紫砂壶造型设计亦是如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紫砂壶造型设计之间的关联做出探索,对于深入了解紫砂壶造型设计理念发展渊源以及紫砂壶造型设计艺术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1 紫砂壶造型设计解构分析

1.1 紫砂壶制造材料分析

其一,紫砂材料独特的质感。紫砂壶制造材料所拥有的特殊性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品质。陶瓷设计的精华之一就是深度挖掘并合理利用材料自然之美的资质。为了能够更为突出紫砂壶的质感之美,在制造过程中,都会采用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材料,并以低温烧制,使其形成更为美观的色彩和更加明显的肌理效果。紫砂壶之所以能够给人以亲切、质朴的感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古以来,中国人血脉中就蕴藏着对土地深沉的热爱,制作紫砂壶所使用的材料,源于土地中自然形成的紫砂泥,将其制成紫砂壶之后,人们从视觉和触觉上能直观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紫砂材料独特的质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1]。

其二,特殊配比形成的美幻色彩。紫砂壶之所以能够拥有华丽润泽的色彩,不仅是因为采用了特有的紫砂泥,也因为原料的特殊配比。构成紫砂壶色彩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中的矿物或植物,以自然原材料,凸显自然之美,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色彩是带给人最为直观的视觉冲击,中国古人在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中,对色彩的掌控更为熟练,能够通过色彩表达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体现浓厚的情感。在紫砂壶制造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配比的调整,形成多种多样的色彩变化,让色彩成为蕴藏在紫砂壶中独特的情感语言,带给人和谐美好的使用体验,让人的内心能够亲近自然,归于宁静。

其三,光影效果蕴含的和谐之美。紫砂壶制作过程中,对于线角的处理极为巧妙,通过不同的锐钝变化,产生了特有的光影效果,并且具有极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由于线角的处理存在明与暗、宽与窄、动与静相结合的变化,才能使得紫砂壶主体在光影变化的效果中显得富有光泽却不呆板,华美艳丽却不落俗套,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低调而质朴[2]。正是这种独有的光影变化,才让紫砂壶成为美轮美奂的清雅艺术品,受到紫砂壶制造者和收藏者的钟爱。光影变化中所体现出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是一种和谐之美,光影变化的有序性让紫砂壶呈现出更为和谐的形态,给人的观感更为流畅。

1.2 紫砂壶体态造型细节分析

一是紫砂壶主体设计中的细节。紫砂壶整体的美感来自于主体设计中的细节把控。紫砂壶形体中,不同面之间的转折点,是保证壶体具有抗压能力和耐碰撞能力的基础。而壶体中心点则是通过更为精密化的细部设计使其表现出独特的美感。精心设计的壶体细部,对于紫砂壶整体的造型有着基础定型的效果。壶体细部的设计是完成整体设计的基本前提,每一个细部都关系着壶体整体形象的优劣。同时,每一处的细部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却可以通过别出心裁的设计,成为整个壶体的亮点。另外,紫砂壶的细部形成基本都要依靠人工雕琢,通过制造者不断地触摸来寻找最佳表现方式,让人的感受能够在制作的过程中更为直观地表达,使其更符合人们对于紫砂壶的审美。

二是紫砂壶线条设计中的细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线条不仅是表达美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华夏审美的概括。紫砂壶整体造型的灵动性主要就是依靠线条的恰当运用来体现的。线条不仅有静态美的含蓄,也有着动态美的力量感。紫砂壶上的线条纹理生动而流畅,让壶体的美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紫砂壶线条的运用之所以带给人美观的享受,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极少使用纯粹的直线或纯粹的曲线,而是在直线中含有曲率,在曲线中蕴藏角度,使紫砂壶整体线条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美感。二是紫砂壶的曲线造型中有着强大的力量感。通过曲线律动之中显现出来的张缩和迂回,给人以突破静态运动起来的力量感。三是线条运用刚柔并济蕴藏着深厚的意境。线条的刚与柔,蕴含了动与静的表达,让紫砂壶看上去更具有平衡性与协调性。刚与柔、动与静的运动和转化,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的思想,体现出特有的华夏文明之美。

三是紫砂壶其他外观设计中的细节。为了让紫砂壶外观各个细节更为完整统一,必须要在整体构图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的协调手段来使其造型更为和谐美观。首先,要达到局部细节与壶身整体性的和谐统一。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紫砂壶的壶口、壶颈、壶肩、壶腹、壶底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配置比例,形体之间的连接与转化,是造型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部位必须要在符合整体美观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让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要求。其次,要保证壶体重心平稳。重心和方向是保证紫砂壶达到平衡的基础,也是从静态中体现出动态美感的关键。如果重心偏移,就会造成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方向性设计不合理,就会使紫砂壶失去动感。最后,合理利用空间要素。紫砂壶除了本身实际的空间大小,还要从形态设计上,利用动态感的处理,使其具备更强的空间扩张感,使紫砂壶呈现出舒展性,提升整体造型气势。

1.3 紫砂壶各个结构部件设计分析

第一,壶纽部分的设计分析。壶纽是人们在使用紫砂壶过程中,能够直接接触并且碰触最多的部位之一。紫砂壶的壶纽,不仅具备多样化的形态,而且在造型设计上,还着重考虑到人们在使用时是否方便。一个被制造者精心设计的紫砂壶,不仅其壶盖能够与壶口精准贴合,让壶盖不会轻易掉落,并且在拿捏壶纽时也会觉得舒适、省力并且非常安全。

第二,把手部分的设计分析。紫砂壶的把手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承担起整个壶身的重量,让人们能够通过提或握的方式,将力道通过把手传给壶体。紫砂壶的把手样式非常丰富、种类也异常繁多,在对把手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人们使用时的方便性,使人们在握住把手的时候,有更好的手感。根据壶体的大小,把手的尺寸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最为重要的是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适宜的角度来施加手指的力度,又不至于过大而破坏紫砂壶整体的美感。

第三,底足部分的设计分析。底足部分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壶体是否能够放置平稳,也影响整体造型的美观性。因此,在处理紫砂壶底足设计的过程中,制作者都会非常谨慎。目前,紫砂壶底足最为常见的有一捺底、加底和钉足三种。紫砂壶独有的底足样式是一捺底,由于在制作过程中不施釉,在烧制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粘连问题,让一捺底在紫砂壶上的存在成为可能性。加底即在紫砂壶制作完成之后再向底部加一道泥圈,类似于其他陶器的圈足。在口小底大的紫砂壶上进行底足设计时,则统筹会采用钉足。三只钉足一般有两只分布在壶嘴一边,而另一只则是在靠近把手一侧的底部,如此一来,人们在拿起和放下壶体时,就更为方便。

1.4 紫砂壶纹样装饰中的自然元素与传统文化分析

一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中的装饰技法所包含的自然元素与传统文化。传统的紫砂壶制作成形都是通过制作者手工操作,一般有“拍身筒成形”和“镶身筒成形”两种工艺。随着自轮制成形工艺的出现,之后的器型都以圆形为主,但受到这一工艺制作方法的限制,陶制品的形体基本只有上下的变化。但依旧有很多紫砂壶制作者沿用传统的成形方式,使其具有更多形体上的变化,样式的设计也更为丰富。紫砂壶的纹样最初通过对壶体雕刻进行装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紫砂壶,一些书画家、文人墨客、金石家也发挥自身的文化技艺,将绘画、书法、石刻等融入紫砂壶纹样装饰中,发展出了更为多样化的装饰形式。最初的紫砂壶一般都不会对壶体上釉,但到了清朝时期,则开始运用粉彩、珐琅等方式为其进行装饰,让紫砂壶的制造与其他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3]。发展到现代,紫砂壶设计制作过程中,又融入了贴花、金银丝镶嵌等多种新型工艺,让紫砂壶随着历史的发展,拥有了更具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气息。

二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中的装饰内容所包含的自然元素与传统文化。紫砂壶的装饰内容包含了自然景色、事物,也包含了富含华夏文化元素的纹样符号。最初在壶体上以植物、动物等图样进行装饰,使其显得更为质朴、自然,象征了古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情,也体现出了高雅的意趣。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具象化的景色和事物,逐渐演变成了更为抽象的纹样符号。这类拥有特殊寓意的符号,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2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紫砂壶造型设计观念

2.1 儒道思想文化观念的表达

儒道思想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家。儒家思想主要反映了人伦关系。一方面,儒家的艺术性思想包含了追求事物自身规律的内涵,对艺术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予以肯定,但另一方面,又将艺术审美和感官享受放在理性归一的位置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艺术创作更偏向于现实,主要凸显人文社会关系,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和谐美满。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更为直接,不仅体现在艺术的表达形式上,也体现在审美观念之中。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为而治,突出自然、个性在艺术中的表达[4]。因此,在道家思想影响之下的艺术表达,往往以浪漫不羁的外在形象,阐述对道的追求,从而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以此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贴合了儒道思想的内涵。紫砂壶的美感,源于古代文化艺术对于和谐思想的追求。虽然儒道两家思想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在追求和谐之美方面,从根本却是统一的。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正是蕴含了儒道文化的精髓,才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追求。现代紫砂壶造型设计过程中,可以继续沿用中国传统文化,展现造物的和谐之美,从中凝练出适用于现代社会人们对艺术追求的精华,融入到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引领当代艺术品的发展潮流。

2.2 传统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表达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华夏艺术追求的是简约内敛的美感。简约内敛并非是一味地要求艺术品的设计简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文化思想内容,让人通过简约的外观,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紫砂壶造型设计中,简约内敛的特性通常是通过巧妙的外形结构和线条运用来实现的。传统艺术更偏爱于简练的表达形式,主要是受到传统文化中万物归一的思想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艺术品造型擅长对丰富的艺术语言进行简练的概括,从而以简单化的设计,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

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作品注重写意而不注重写实,运用激发人们直觉思考的方式,在艺术作品中进行大胆的留白,让人能够自主地进行想象。在现代紫砂壶造型设计中,继续发挥这一艺术表达形式的优势,以形取神,对造型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精炼立意,并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艺进行大胆的创新,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从而在紫砂壶设计制造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5]。

2.3 丰富而宏大意境的表达

紫砂壶简约的外观容易使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这种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人们在现实事物中发现美,并体会人内心的感情,从而在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对人们进行更好的引导,以此来体现紫砂壶这种艺术品的内在价值。紫砂壶以其自身质朴、典雅的和谐之美,展现人内心无穷的想象力,以微小的形体,体现宏达的意境。在现代紫砂壶造型设计中,不应局限于壶体自身,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观察,对内心的感悟,将丰富的感情和更高的思想层次融入到设计中去,才能让紫砂壶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2.4 注重实用思想的表达

紫砂壶制造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们饮茶的方便。真正的紫砂壶之美,要在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紫砂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使用功能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而紫砂壶的舒适感,是体现在其每一个结构部件的精心设计中的。只有容量适中、体量适当、口盖严密、出水流畅的紫砂壶,才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社会中,依旧有很多人在使用紫砂壶泡茶,一方面是因为其泡茶的功能与其他茶具相比,更能激发茶饮的香气,且并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变得陈旧,反而会让茶汤更为芳香馥郁。另一方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品茶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的良好选择,茶社、茶道逐渐兴盛,为紫砂壶的应用和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6]。除此之外,紫砂壶还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让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和文化特性联系在一起,赋予了紫砂壶更高的现实价值。

2.5 顺应自然规律思想的表达

顺应自然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理念。紫砂壶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饮茶最为常用的茶具,就是因为其制造材料的特性,能够激发茶水中更多层次的香气,带给人们更好的品茶享受。古人通过对各类茶具的尝试,总结出来的规律表明,紫砂壶是最为适宜泡茶的器具,因此紫砂壶的使用本身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而紫砂壶造型设计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在壶体设计过程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样式、纹理的设计,都以顺应自然的理念呈现紫砂壶的美感,让紫砂壶的优良特性得以更好地发挥。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为优秀的中国造物提供了文化底蕴支撑,促使这些优秀的中国造物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艺术设计中的极具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形态,其造型设计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紫砂壶艺术受众数量不断提升,这位紫砂壶艺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此背景下,紫砂壶造型设计仍旧需要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保持紫砂壶造型设计理念的连贯性、激发紫砂壶受众的文化认同,为紫砂壶造型设计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继续深入发掘紫砂壶造型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则成为了紫砂壶造型设计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壶体紫砂壶传统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