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促进茶叶工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分析

2023-08-25

福建茶叶 2023年7期
关键词:茶叶销售电子商务

杨 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

“互联网+”时代属于一个特殊的信息时代,科技水平快速提升,改变了人们思维模式以及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销售形式的出现,人们更加喜欢线上购物,实现足不出户即可购买物品,并能让消费者了解更多新鲜事物,激发购买欲望,加快了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其中为茶叶行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1 电子商务概述和特点

1.1 概述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交易时间、地区不再受到限制,可通过安全的网络平台交易,短时间内让消费者购买到需要的产品。当从广义角度理解,电子商务通过多样电子工具交易,交易行为较为广泛;狭义角度理解,电子商务只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易,是互联网电子工具商务交易行为的总和[1]。

1.2 特点

基于网络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融入更多先进技术,功能更加多元化,充实了人们日常生活,与传统商务存在明显的区别,综合优势明显。电子商务背景下,销售流程的优化创新了交易方式,人们生活更加高效、快捷。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征,具体而言:其一,高效性。传统购物模式下人们需要进入商场和店铺购买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而电子商务省去了一些环节,消费者在家中即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产品,不仅便于顾客挑选和购买产品,还省去商家租用店铺、宣传成本。还可借助网络技术,智能化筛选客户,精准划分顾客类型和需求,便于厂家调整产品生产数量。其二,便捷性。消费者购买商品不需考虑天气等其他因素,并且电商平台可提供高质量服务,使得网络销售更加快捷。其三,集成性。具体表现为硬件、软件的集成以及产品的规整。若想充分突出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应在系统内加入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技术,促使系统功能更加多样,并需融合人工与电子,打造完整的电商系统。

2 “互联网+”与茶叶的影响关系

2.1 “互联网+”改变了产业结构

在传统经济模式作用下,各行业的产业界限更加清晰和明确,企业只能在规定范围内经营,各项生产活动和经营业务受到限制,加之每个行业都具有发展周期,存在衰落期、饱和期,竞争激烈且残酷。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边界逐渐趋于模糊状态,为创业融合创造良好条件。以茶叶产业为例,“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产业结构,融入一些新兴产业,有效推动了茶叶产业创新运营。

2.2 “互联网+”创新了茶叶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传统产业的思维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优化并整改了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促使产业信息更加透明化,加快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流速度。将多种产业集中于同一互联网平台内,在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导致同类型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若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应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借助创新驱动的力量,争取自主定价权和新的发展空间。茶叶商业模式需要同步创新,形成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科学化调整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模式,紧跟时代脚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2]。

3 茶叶运营中线下销售与电子商务销售的不同角度对比

3.1 品茶需求角度

站在品茶需求角度分析,由于消费者的喜好、习惯不同,使得对茶叶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茶叶产品销售量,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之后消费者依据品茶需求和产品价格,选择满意的产品。线下销售过程中,销售员可与目标客户深入沟通,真实了解其品茶需求,推荐最适合的产品,还能提供泡茶和品茶等多种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下,顾客只能根据购买经验、产品描述选择产品,极易出现购买产品不符合需求的情况,降低了购买体验。可见,在品茶需求角度上,线下销售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3.2 销售成本角度

站在销售成本角度分析,茶叶线下销售模式多以推广、加盟为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租用场地和宣传产业产品,造成线下销售成本较高,部分店铺常常由于投资较大,而选择关门整顿。采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时,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茶叶产品的售卖,不需要租用店铺,降低茶叶产品的销售成本,进一步扩大经营利润[3]。

3.3 销售对象角度

线下销售模式下,销售员与顾客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系统地介绍产品的特征,迎合顾客需求介绍最适合的产品,服务更加全面化,满足不同销售对象的购买需求。电子商务却难以达到这一效果,但销售对象范围扩大,不再受到地域和距离的影响。此种模式下主要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目标客户数量角度,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故此,从销售对象角度分析,电子商务与线下销售模式都具有相对应的优势和劣势。

4 “互联网+”下我国茶叶发展现状

经过长时间的运营,我国茶产业生产和销售模式更加完善和固定,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产品产业,已成为部分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影响着区域经济。目前,茶叶销售渠道仍以门店、中间商为主,销售渠道较小,同时茶叶生产环节复杂,交易成本高,但销售利益多被中间商获取,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市场需求。茶叶产业生产经营阶段,涉及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流程,并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保障茶叶的品质,还极易出现管理不科学、销售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导致生产商无法及时掌握市场变动特征,制约茶产业的前进脚步[4]。

进入新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消费模式、思维观念不断改变,对一部分传统产业带来冲击,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运用,茶叶行业也融入新的技术,使其运营流程更加通畅,对茶产业进行系统化的改造。电商环境下,茶农可直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不再通过中间商销售,显著增加了销售利润,并能精准判断不同类型茶叶的销售量。但茶叶企业更为注重网络销售平台的维护、市场宣传,忽略对供应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5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促进茶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5.1 拓宽销售市场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农产品,产业链前景广阔,不仅可饮用,还可作为药品、食物等,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市面现存茶叶种类难以做到满足市场需求,且产品销售范围较广,故此一部分进口茶叶逐渐进入市场售卖,但提高了产品价格,还加大了市场竞争力。为此,应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明确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优化和整改传统经营模式,为茶叶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为茶农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益。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物,借助互联网技术全面收集和整合茶叶资源,帮助相关企业精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平台即可推广产品,且推广范围不受限制,各个地区的消费者都能及时获取茶叶产品的基本信息。与线下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不需要租用店铺,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减少,使得茶叶价格降低。当今社会,人们更喜爱具有人性化、多元化特征的产品,但此类产品也存在一些弊端,而通过电子商务可进一步明确产品特征,为不同区域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促使销售市场扩大[5]。

5.2 电子商务人才的塑造和引进

对于茶叶产业来说,若想达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仅需完善硬件设施,还应加强对人才的塑造和引进,融入更多新鲜血液,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源泉,维护产业链的完整性。“互联网+”背景下,进行茶叶电子商务贸易时,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帮助,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流论坛和产业示范基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宣传模式,扩大宣传范围,吸引更多相关领域的人才,再从电子商务运营流程出发,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才储备量。同时,建设产业链集聚区,为电子商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搭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便于信息、资料的传递。

或者与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电子商务运营需求,建立基于长远发展、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引进更多新时期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掌握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行特点以及茶叶领域发展现状。此外,定期邀请茶叶领域、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向在校学生讲解和实践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满足茶叶产业未来发展需求。不仅如此,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成立一支业务能力较高的精英团队,主要负责与茶农交流,了解茶叶生产、种植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向各个环节工作人员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和优势,改变传统茶叶生产经营思维模式,具备电子商务理念。

5.3 茶叶产品包装的优化和改良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已成为主要经营和销售模式,不仅有助于扩大茶叶市场销售规模,还能优化和改良产品外包装,为实现茶叶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产品包装更具有艺术性,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促使产品外包装个性化十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顾客选择茶叶类型过程中,主要关注茶叶的颜色、新鲜度等。电子商务可将此类信息与茶叶产品外包装相融合,立足于客户实际需求,设计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产品包装,并能保障茶叶的营养、新鲜度。

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能够借助“互联网+”时代特征,系统化调查客户对茶叶产品包装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产品自身特征,设计独特性的产品包装,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目光,还能形成品牌效应。当客户购买茶叶产品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信息,多层次对比同类型产品,以此找到高性价比、质量良好的产品。另外,当茶叶产品包装重新优化设计后,相关企业也应调整茶叶经营模式,更新管理理念,与产品包装相融合,促使茶叶销售量逐年提升,推动茶叶工业可持续发展。

5.4 茶叶产地交通和互联网设施的完善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推动茶叶持续化发展,需积极更新和完善茶叶产地的交通设施和互联网设施,满足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需求,凸出电子商务的优势和运用价值,茶叶销售效益逐年提升。采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茶叶时,服务人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客户深度沟通,采纳客户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以及对茶叶品质的满意度,更加细致化地了解市场销售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销售方案和生产方案。

同时,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和管理模式时,应根据茶叶产地的实际情况,成立互联网服务站,实时动态化分析市场数据,编制成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便于茶叶生产商掌握真实的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产品生产方案,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产品运输设施更新和升级,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产品将销售至全国各个地区,且茶叶保证期较短,不适合长时间运输,对此需购买或租用最新的运输设备。另外,为确保茶叶的新鲜度,当地财政部门和政府部门应大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加快茶叶配送速度,防止由于腐烂而影响茶农收入。不仅如此,茶叶运输期间,应采取新型冷冻技术,最大限度上延长茶叶的存储时间,使其处于新鲜状态。通过合理化完善互联网设施和交通设施,有助于让客户短时间内收到高品质的茶叶。可见,“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可明显提升茶叶生产和销售效益,推动茶叶产地交通和互联网设施合理完善,促进茶叶工业可持续化发展。

5.5 解放思想,注重茶叶科技创新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融入于人们日常生活,并且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成本、快速等优势,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有助于茶叶科技创新,解放相关企业、人员的思想。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和引入,让从业人员和企业走出固有思维模式,形成互联网思维,不再仅仅关注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更加关注与其他产品的有机融合。实际工作中,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茶叶产业边界愈加模糊,为跨界融合提供有利调节,相关企业发展不再受到束缚,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他产业联合打造新型产品,还能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对于茶叶生产地来说,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农业经济、农民收入。故此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模式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电子商务方面的操作行为,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及鼓励性政策,吸引更多投资商。

另外,加大科技创新,对原有茶产业模式展开系统化整改,解决茶叶生产经营存在的弊端。具体而言:将农机与“互联网+”相融合,使得在保障茶叶、生产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客户交流,提供线上咨询、视频教学的服务。或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国外经验和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减少生产成本。不仅如此,“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合理化运用,还实现智能化展开茶叶生产经营,打造集生产、经营、运输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推动茶叶企业高效化发展。对于茶叶制造产业来说,应重点引入和运用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和物联网技术等资源,科学地引导和指导生产者,对传统生产模式产业链实行创新改造,促使茶叶生产经营逐渐趋于智能化。

6 结语

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法运用范围愈加广泛,为茶叶领域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如增加了推广营销难度。但伴随着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经营平台的出现,也有效改善了茶叶生产流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如,完善茶叶产地交通设施和互联网设施、拓展产业销售规模、塑造新型产业人才、解放思想、科技创新等等,显著提升了茶叶产业的经营效益,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茶叶销售电子商务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香喷喷的茶叶
电子商务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