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3-08-04丁娟杨毅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商州综合执法执法人员

丁娟 杨毅

(商洛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商州大队 陕西 商洛 726000)

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的精心指导下,商州大队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被区农业农村局表彰为农业系统工作先进集体。

1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1 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营造农业法治氛围。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要求,充分利用“依法行政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执法检查巡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推动法律法规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促进广大群众和管理服务对象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律自信,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先后深入18 个重点集镇宣传法律法规20 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 000 余份,努力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制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制保障。

1.2 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一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主动与上级执法部门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执法人员参加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机构改革后,先后有5 人参加了农业农村部举办的执法骨干培训、5 人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培训、16 人参加农业执法支队组织的“法律大家讲”活动。通过学习培训,有效提升农业执法人员特别是新进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二是强化日常政治与业务学习。坚持周一例会学习制度。每周一上午8:30 召开例会,全体人员参加,先是总结上周工作,学习上级文件及领导讲话,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再是执法业务学习,主要是学习、讨论、讲解新出台的农业法律法规;三是强化岗前培训。在每次执法检查前,各股室负责人对执法检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讲解执法检查技能、技巧以及办案程序方法和应注意事项等,促使其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1.3 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通过市农业农村局官网、服务窗口、融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农业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单位名称、执法人员执法证号、举报电话等信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在具体执法巡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执法办案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送达文书等现场执法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在执法活动中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公开。二是逐步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对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拍照,用执法记录仪录制视频并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三是落实法制审核制度。要求执法人员在行政处罚类、行政强制类案件做出决定之前,向市农业农村局法制科提交书面案件审核材料,法制科对拟做出的行政处罚进行合法性、合理性书面法制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与此同时,还制定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建立农业综合执法与公、检、法之间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查、案情通报等协调配合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实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水平。

1.4 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办案力度。一是开展专项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行动”的要求,组织执法人员在“两个双节”(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之间开展为期5 个月的种子、农药、化肥、兽药、生猪屠宰、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99 人次,车辆98 台次,重点检查集镇市场20 个,农资生产企业5 个,农资门店158家。在检查中共下发现场整改通知书30 份;二是依法查处了2 起无证经营农药行为。一起移送法院强制执行,共计罚款1.1 万元。办理8 起渔政简易程序案件,处罚0.13 万元。其中,一起案件在2021 年度商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全市农业执法案卷评查中,被评为全市优秀执法案卷;三是开展执法监管对象调查摸底。按照上级安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农业综合执法监管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共调查种子经营企业3 家、下辖门店107 家,农药经营企业及门店18 家,化肥经营门店20 家,兽药及饲料经营门店13 家,农机经营门店及零配件维修门店5 家,水产养殖场10 家,境内主要河流14 条;四是扎实开展长江禁捕工作。在商州区长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及长江禁渔宣传车,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广角度宣传禁捕工作的重大意义,向广大群众解读禁捕相关政策措施,对渔政管理及执法人员和镇村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层层传导压力,积极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在此期间,由区禁捕办牵头,先后组织宣传车25 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0 000 余份,初步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公安、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大禁捕水域执法力度和频次,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2 工作中存在问题

2.1 人员划转不到位,执法力量薄弱。根据市编委会1 号文件通知精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商州大队为正科规格,编制控制数18 名,截至目前只划转了16人,还缺编2 人,加之乡村振兴派驻及主管局借调,近三分之一执法人员从事政府中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正常开展。

2.2 单位性质未明确,执法职责界定不清晰。综合执法改革2 年多来,上级未明确单位的性质是事业还是参公或者机关,出现执法单位既有公务员身份又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工勤身份,人员身份混杂,无法进行岗位设置,无晋升渠道和上升空间。

2.3 执法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新组建执法大队法学专业执法人员只有2 名,大多数都是非法学专业,农业综合执法涉及法律法规150 多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

2.4 承担超出职责范围工作任务。根据中共商洛市商州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商州编发(2020)12 号]文件,商州大队职能整合后主要负责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等执法职责,以市农业农村局名义授权执法,但是成立后却不断接到农村乱占耕地建设房屋案件线索,要求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应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核查处理,商州大队无权处理,向上级部门反映多次依然没有解决问题。

2.5 无专项经费,执法工作难保障。按照商州区2021 年部门经费预算方案,将区直部门经费预算划分了五个档次,最高档次2.5 万元/人(公检法司及纪委等部门),最低0.35 万元/人(区直二级部门),而商州大队属区直二级预算部门,没有执法专项费,人均0.35 万元工作经费连日常办公都难以维系,给日常巡查、执法办案带来重重困难。

2.6 执法人员待遇低,保障政策难落实。根据中办发[2018]61 号文件精神,执法人员没有按规定享受执法办案津贴,也未购买人身伤害保险。

2.7 办公条件差,执法装备缺乏。商州大队目前没有专门的办公用房,暂时借住在商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问讯室及会议室;执法装备只有1 辆执法车和1 个执法箱,执法装备严重不足。

3 对策

3.1 继续加强干部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加强干部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塑造农业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3.2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把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专门机构,完善各项制度,抽调得力干部,夯实工作责任,落实经费保障,全面促进执法行为规范。

3.3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组织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各级行政执法专项培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3.4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批示要求,以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农兽药和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为重点,加强市场检查巡查和执法,严格查处农兽药违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促进商州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3.5 持续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巡查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出售野生水产品行为,确保全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3.6 继续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协助帮扶村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好驻村干部办公、生活、人身保险、关爱等方面工作,全面完成驻村帮扶各项工作任务。

猜你喜欢

商州综合执法执法人员
陕西商州:产业脱贫促增收按下小康快进键
敢担当
——商州实干
商州又录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建立以森林公安为主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执法队伍的探讨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印发
畜牧行政综合执法分析
要认清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商州教育记事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